朝歌故事——紂王殿練兵

紂王在紂王殿練兵這件事還流傳著許多故事。

紂王殿在淇縣城西的深山中。三千多年前,殷紂王在這裡練兵十二年而得名,至今,村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和紂王有關。現在的紂王殿樹群山環如詩如畫,村內清一色石頭古民宅一棟挨著一棟,錯落有致,濃濃的古朝歌遺風猶存。為此,遊客稱紂王殿石頭城。

村西是連綿的群山,自北向南有桃花潭、三縣堖、小寨嶺、瀑布、奇石、洞穴、峭壁處處是景,三縣堖是淇縣最高峰,三縣堖山頂一塊大石頭形似佛祖禱告,為百姓祈福。山間薄霧濛濛,層林盡染,樹落忽隱忽視,愰如世外桃源。

村南的山嶺上有四條山溝,相傳是紂王練兵屯兵的地方,那裡有騎兵、步兵訓練駐紮的兩條溝分別叫馬兵峪和步兵峪。打造銅製兵器、鐵製兵器的兩條溝分別叫銅爐溝、鐵爐溝。至今鐵爐溝裡還有兩塊相對的梯田,叫南爐臺和北爐臺。1958年深翻土地時,當地村民在此挖出銅、鐵箭頭和冶鐵用的坩堝等跡物。

在那個時候,東南之夷經常在殷商王朝邊境侵擾,搶劫財物,擄走百姓淪為奴隸,東南方時降時叛,服時被封為侯、伯,叛時被征伐。當時就有“四封方”、“三封方”國家很不安定,紂王維位以後上戰場,決心征服東南叛亂,就在古都朝歌西的深山裡紂王殿練兵,伐造兵器,歷經12年,製造出的青銅箭頭鋒利無比,射程又遠,兵強馬壯。當時徐州之夷是個大國,被紂王徹底打敗了,扶擄戰俘億兆。紂王乘勝追擊,一直打到長江下游,東南沿海一帶,東南之夷徹底臣服。紂王的疆域東跨冀遼,西周陳倉,南越蘇浙,北抵蒙邦,已經擁有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山西、山東、江蘇、安徽、內蒙、寧夏、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達十七個省區之多。另外還有很多少數民族臣服殷商王朝,為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在步軍峪和馬軍峪之間的小寨嶺上,現在仍留有一條人工開鑿的石臺階直通懸崖下的一塊平地,傳說這裡是紂王和妲己所居住的西宮下院。建國初期這裡還有石建築群,再往北方有一道溝,名叫白馬溝,傳說是紂王騎白馬打獵的地方,入溝處東側有一塊平坦的土臺,傳說是紂王的刑場。現在紂王殿是人們遊覽的好地方。

一日,住在小寨嶺上的紂王被跳蚤和蚊蟲咬得睡不好覺,便說道,這些蚊蟲都到河裡去,別來煩我!從此,紂王溝兩側的山上和村裡,再也沒有了跳蚤和蚊蟲的蹤跡。

村南不遠處有座皇姑庵,這裡的酸棗樹刺一般都沒有倒鉤。傳說,紂王被敵人追殺,紂王逃到這裡,一個大蜘蛛在山門處結了一個網,封住屯整個山口,追捕到這裡發現蜘蛛網沒有衝破的痕跡,認為紂王不會逃到這裡,就返了回去。紂王的女兒看追兵離去,不放也也來這裡找父親,由於走得慌忙,被山溝的酸棗刺掛住了,扯破了衣服,他女兒著急地說,你們這些酸棗樹的刺不能長直嗎?從此,這一帶的酸棗樹的刺都成直的了。後來,皇姑墜崖身亡,老百姓為皇姑在這裡建廟,這就是皇姑庵。

紂王殿釀的米酒好喝不上頭,是這裡的珍品,羊肉小米飯是這裡的美味佳餚,也是紂王殿人待客的最高禮品。

另外一處紂王殿在朝陽山,人們為了區別兩個紂王殿,將其改為殷故宮,至今仍有遺跡。

紂王在深山裡練兵,很長時間沒有回朝歌皇宮,他的妻子很惦記他,於是就不顧將要臨產的身孕上路了。走到大石巖村西地,口渴了,就在一條小溪邊喝了幾口涼水,再往西走不多遠就覺得肚子疼起來了,又走了一段,疼得不能再走了,於是找了個山沒事住下了,過了一會,小產了,生下一個男嬰。可是,孩子死掉了,於是將小兒埋在就近的一個山頭山,墓早已不見蹤影,讓人們今天還稱這個小山頭叫太子墓,生太子的山沒事叫聖賢洞,喝涼水的地方叫犯涼水。

《啞巴莊的故事》講的是紂王一句話,直到今天這個村裡的青蛙都是啞巴,不會叫喚。《無核棗的故事》,一日,紂王在合宴慶群臣,席間端上來一盤水果——大棗,紂王看著一大盤紅棗,紅如瑪瑙,綠如翡翠,心中高興,拿一顆放在嘴裡就嚼起來,不小心被棗胡咚了一下,紂王說,棗無核最好,至今這裡的棗無核,人稱無核棗,是淇縣三珍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