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地狱与酆都地狱

古代的人逐渐相信人死后的亡灵皆可永存,于是人死后的归宿到哪里并成为一个问题。人们开始想象,是不是有地下世界,可以容纳那些死后的灵魂,所以地狱的观念由此产生。

早期道教掌管地狱的是皇地祇,是地皇,四御之一。此神执掌阴阳生育、山川大地。既然是地下世界,那并属于地皇管理。

泰山地狱与酆都地狱

不过到了汉代魏晋时,人们开始信奉五岳的泰山神为执掌地狱的大神。这主要是因为汉代流行阴阳五行之说而来的,东岳位居东方属木,是太阳的起点,同时又是阴阳交汇处。《古乐府》有诗曰:“齐度游四方,各系泰山录。人间乐未央,忽然归东岳。”《孝经摄神契》中也说道:“泰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故知人生命短长。”东汉慎墓文中也提到:“生人属西长安,死人属东泰山”等说法。所以人们相信泰山有主生、主死的功能。

人们想象出泰山地狱有十八层,有三十六地狱,主要是对人死后的罪行进行审查的地狱。不过泰山神还有其他职务,如“掌人间居民贵贱高下之分,禄科长短之事”,并不是全权掌管“十八地狱六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后来佛教的引入与中国传统鬼神信仰经过长期的融会,至隋唐时产生《佛说十王经》,形成了“十殿冥王”之信仰,而泰山王变成十殿阎王之一,为第七殿。

泰山地狱与酆都地狱

此殿司掌燋热大地狱,罪业为杀、盗,或邪见、邪行、饮酒、妄语等业,而又没有忏悔之意的,其人死后就坠入此地狱。此狱之苦更胜于前六殿,业火烧不尽。三百世会堕饿鬼,二百世会堕畜生。若能进入人道,则与父母不生敬重,无惭无愧,无羞无耻,贱陋与狗食同行,手足粗裂,常依他食,尽其身命空无福德。

除了泰山地狱,民间道派又提出了罗酆山六天宫治鬼的新观念,来至上清派的《真诰》。《酉阳杂俎》就也记载:有罗酆山,在北方癸地,周回三万里,高二千六百里。洞天六宫,周一万里,高二千六百里。洞天六宫,是为六天鬼神之宫。这六宫分别为:第一宫名为纣绝阴天宫,第二宫名为泰煞谅事宗天宫,第三宫名为明晨耐犯武城天宫,第四宫名为恬昭罪气天宫,第五宫名为宗灵七非天宫,第六宫名为敢司连宛屡天宫。这六天宫都是管理和考校鬼魂的总部。

泰山地狱与酆都地狱

其实还有酆都十八霄地狱、酆都八大地狱、酆都三十六地狱、酆都三官二十四地狱、五岳地狱、四渎地狱、十二河源地狱。

唐代道书《三洞珠囊》中言酆都之山有二十四地狱,即:山上八地狱,即监天狱、平天狱、虚无狱、自然狱、九平狱、清诏狱、天玄狱、元正狱。中央八地狱,即玄沙北狱、皇天狱、禁罚狱、玄沙狱、形正狱、律令狱、九天狱、清泠狱。山下八地狱,即无量狱、太真狱、玄都狱、四十九狱、天一北狱、河伯狱、累劫狱、女真狱。

宋代道书《无上黄篆大斋扭成仪》告地狱主者中,有九幽地狱只说:东方风雷地狱、南方火翳地狱、西方金刚地狱、北方溟洽地狱、东北方懂汤地狱、东南方铜柱地狱、西南方屠割地狱、西北方火车地狱、中央普掠地狱。可见,酆都地狱也是个庞大的系统。

泰山地狱与酆都地狱

酆都设置如此多的地狱,是为了考核每个人生前的是非,他们按不多罪恶设置不同惩罚,如南宋王契真所编《上清灵宝大法》中所说的二十四地狱则为:镬汤、刀山、铜柱、铁犁耕舌、铿身、毒蛇食身、熔铜、炉炭、铁轮、运石、铁床、剑林、寒冰、四铁钉钉身、乱考、大石压身、针锥、铁丸、食炭、喂磨碓捣、恶汁灌身、拔舌、铁锁锁身、锯解。想想实在恐怖至极。做人还是要善良一点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