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康熙“克後”的傳說,誰當皇后誰就死歷史事實如何?

許章杭


康熙一生建功立業、開疆拓土、開創康熙盛世,成為“千古一帝”。但是這就給他的後位提出了難題,什麼樣的女人才能壓的住這個位子?

所以康熙一生,雖然8歲即位,12歲結婚,後宮佳麗數不勝數;但是在皇后這個位置上,越讓康熙種下了心病。因為古人相信這就的命太硬,就容易克另一半的命。而康熙一生共有4個皇后,其中3個都是康熙生前封的,1個是他兒子雍正追封的。分別是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及雍正的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因此成為有清皇后最多的一位皇帝。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陪伴康熙從虛位之君到實權之君,經歷了“擒鰲拜”,崩於“三藩叛亂”之際,的確算是康熙的患難夫妻,但只陪伴了康熙9年。

康熙4年,孝莊太后給康熙娶了輔政大臣索尼的12歲的孫女赫舍里氏。將赫舍裡家族綁到了康熙的戰車上,使得康熙在接下來的4年裡親政、剷除鰲拜,徹底掌握實權。康熙8年,在剷除鰲拜的同時,他們有了第一個愛情結晶,嫡長子“承祜”;然而康熙11年,這個兒子僅僅兩歲半就夭折了。愛子的早夭給赫舍里氏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使得她的身體也每況愈下,康熙的日子也不好過,真可謂是患難夫妻。

康熙12年春,康熙下旨決定撤藩;同年11月吳三桂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三藩之亂”爆發。而且發展形勢非常迅猛,很快就形成蔓延之勢。

康熙13年6月,赫舍裡在坤寧宮生下胤礽,這對康熙而言是一針強心劑,因為康熙終於有活著的嫡子了,這對於大清來說也就是有國本了。這也是近一年來早就聽到的唯一值得開心的事情。然而噩耗也接踵而至,赫舍裡卻不幸因難產喪命,年僅21歲。康熙甚感悲痛,為此輟朝5日,每天都要去赫舍裡的梓宮前哀悼。此後3年,康熙未立後。

孝昭仁皇后鈕鈷祿福薄命淺,未能承擔起和康熙共同奮鬥的目標,封后僅6個月後就病逝了。

康熙16年8月,孝莊又給康熙立了個皇后,不是別人,正是早先和赫舍裡一起進宮的前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兒、鰲拜的乾女兒鈕鈷祿氏。

此刻立鈕鈷祿氏為皇后,其實目的也非常明確,適逢“三藩之亂”,必須要拉攏滿洲武人勢力。連鰲拜的乾女兒都當皇后了,自己內部矛盾還有什麼不可原諒的?

但是後來擒鰲拜,遏必隆受到了牽連,這導致了鈕鈷祿氏在後宮就像小媳婦一樣,謹小慎微,大氣都不敢吭一聲。現在赫舍裡崩了,鈕鈷祿氏突然轉正了,還真就不怎麼受用。康熙17年,康熙剛接到江西已定的捷報,2月份康熙正在乾清門聽部院各衙門官員面奏政事,就從宮中傳來了皇后崩於坤寧宮的消息。孝莊對鈕鈷祿氏的喪禮非常重視,她移駕乾清門外準備進宮奔喪,然後被康熙勸了三次才勸回去了。這次康熙罷朝5日,親自把大行皇后梓宮安於武英殿,後來的皇后再也沒有住過坤寧宮。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皇貴妃的身份主六宮之事8年,只當了1天皇后就崩了,由此康熙生前再未立後。

康熙20年年底,康熙自己突然立了一個皇貴妃。是自己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弟弟佟國維的女兒,佟佳氏。也就是說佟佳氏是康熙自己的表妹。主要因素還在於三藩之亂平復之後,康熙的聲望開始如日中天了,而幾乎孝莊也再也不過問政事了。

康熙22年,佟佳氏為康熙生下皇八女,可惜不到一個月就早夭了,自此佟佳氏就再沒有生下過孩子。為了不讓愛妃佟佳氏沉浸在喪女之痛中,康熙便將皇四子胤禛(雍正)交給佟佳氏撫養。這導致了後來胤禛和佟佳氏親,和烏雅氏不親。

康熙28年7月初8,皇貴妃佟佳氏突然就得了重病;7月初9,封佟佳氏為皇后;而在7月初10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卻崩於乾清宮。然而同年還有另外一件事情,佟佳氏的伯父佟國綱正在作為副使跟隨正使索額圖率領使團前往尼布楚,與沙俄使臣談判議定邊界,為次年康熙親征準噶爾做著準備工作。孝懿仁皇后這個尊號不白給,康熙29年,佟國綱隨康熙帝征討噶爾丹,佟國綱為了救康熙,陣亡於烏蘭布通。自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後,康熙30餘年未曾再立過皇后。

雍正的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生前一直拒絕皇太后尊號,不肯參加晉封儀式,也是隻當了1天皇太后就死了。

雍正的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原本是康熙的“四寵妃(惠宜德榮)”排名第三的“德妃”。但是因為兒子胤禛當了皇帝,因此她就成了“聖母皇太后”。所以不管烏雅氏願不願意做皇太后,她都是皇太后。

雍正元年5月22日,63歲的烏雅氏突然就生病了,雍正為烏雅氏擬定徽號為“仁壽皇太后”,可是烏雅氏還沒來得及搬到寧壽宮養老,就於雍正元年5月23日醜刻崩逝於永和宮。死後被雍正追封為孝恭仁皇后。

從康熙的四個皇后的結局看來,似乎康熙真的是命有點硬,比較會“克後(方老婆)”。但是實際上細細分析一下每個皇后的立後背景,就可以看出來,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太大關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