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圓柱體規則下裁判為何偏袒勇士,火箭輸球終極因素在這裡!

不知道有多少球迷像我一樣是熬夜看完勇士與火箭的首場交鋒的,自從本賽季NBA季後賽開打以來,這是我唯一一次在凌晨3點30分準時看完的比賽,懷揣著對勇士與火箭兩隻球隊的無比期待,然後拖著疲憊的雙眼熬了3個小時,事實上對於我來說談不上支持哪一個,只是單純的希望兩隻球隊能夠打出球迷們所期待的那種比賽。但是首輪交鋒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這場比賽,我覺得真的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球迷一起探討。

深度:圓柱體規則下裁判為何偏袒勇士,火箭輸球終極因素在這裡!

哈登vs庫裡

裁判的判罰

如果說本場比賽的結果已經無法更改,比賽的內容熱度早已慢慢消散,但是圍繞本場比賽的裁判問題卻一直在發酵。對於大部分球迷來說,尤其是支持火箭隊的球迷來說,裁判的吹罰是嚴重有問題的,用他們的話說火箭隊今天只是輸給了裁判,勇士只不過是受到聯盟的照顧,理由則是肖華要打造勇士三連冠王朝,肖華自然成為了勇士的乾爹。而勇士球迷則相對的比較平靜,平靜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幾乎所有媒體的報道都在為火箭伸冤,勇士球迷只能偶爾從比賽當中去尋找一些火箭球員的犯規問題,然後用微弱的力量表達出:其實火箭隊也有很多犯規,只是裁判沒有吹罷了。

好吧,關於裁判吹罰的問題一直都是季後賽最具爭議的焦點,尤其是當勇士與火箭兩隻球隊相遇的時候,裁判的判罰則被無限的放大,以至於大家賽後爭得面紅耳赤。就拿今天這場比賽而言,球迷爭議的主要焦點在於,湯普森對於哈登的防守到底是否涉嫌犯規,從賽後球迷的態度而言,基本上分為兩派:

支持火箭:哈登在進行後撤步3分投籃的時候,湯普森的防守侵犯了哈登的圓柱體並且有墊腳的現役,而且哈登本人更是已經被侵犯到直接倒地了,所以湯普森真的防守渣,他是下一個帕楚里亞。

支持勇士:哈登碰瓷打法,當他後撤步3分的時候,他的身體有故意前傾的跡象,主要就是為了製造湯普森的犯規,但這是季後賽,裁判的判罰顯然要張弛有度,不能被哈登所欺騙。

深度:圓柱體規則下裁判為何偏袒勇士,火箭輸球終極因素在這裡!

庫裡vs哈登

這裡圍繞的重點問題在於球員的圓柱體,那麼什麼是圓柱體原則呢?為了更合理的接受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個圓柱體規則:

在籃球場上,每一位隊員都有權擁有他所在的地面位置以及在他上面的空間(圓柱體)。這個原則保護隊員所佔據的地面位置和他上面的空間。一旦隊員離開了他的垂直位置(圓柱體)並與已經確立了垂直位置(圓柱體)的對方隊員發生身體接觸,則離開了垂直位置(圓柱體)的隊員要對此接觸負責。(1)對於防守隊員垂直地離開地面(不超出他的圓柱體)或在圓柱體內全面伸展他的雙手和雙臂,則不必判罰。(2)進攻隊員無論是在地面還是騰起在空中,都不得與防守隊員發生接觸,或用他的手臂來擴展他自己的額外空間。

深度:圓柱體規則下裁判為何偏袒勇士,火箭輸球終極因素在這裡!

通過上面的圓柱體規則,我們要清楚的知道,圓柱體規則不僅適用於進攻方,其實也適用於防守,所以這裡就引申出裁判的判罰了。當哈登持球單打湯普森的時候,湯普森直接採取的正面防守策略,其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封你哈登的後撤步3分,科爾所希望的防守原則應該是利用鋒線高度去幹擾哈登投籃,如果你哈登投籃真的準,那我也就認了。但是勇士清楚的明白在自己的主場,湯普森只要把手高高舉起,不接觸哈登的投籃空間區域,那麼裁判的判罰就明顯無法抓住犯規把柄。

而且由於哈登投籃的時候,確實習慣性的有前傾動作(大部分球員都有),所以湯普森把雙手舉起,其實也就是在向裁判證明自己在防守者合理圓柱體規則內,所以裁判認定即使哈登有倒地的嫌疑,湯普森的防守犯規其實也不太好吹。當然我要說明的是湯普森到底有沒有故意侵入到哈登的圓柱體內,這其實也是裁判自身認定的結果,如果根據比賽情況來看的話,湯普森的腳與哈登落地瞬間的圓柱體其實有點重合,而且確實多次有繼續向前伸的動作,這也是為何上半場很多人認為湯普森確實有犯規的嫌疑的終極原因。

深度:圓柱體規則下裁判為何偏袒勇士,火箭輸球終極因素在這裡!

湯普森防守有犯規嫌疑

但是有一個很明顯的事實就是,哈登每次後撤步投籃的時候,其實湯普森並沒有明顯的打手犯規動作,而且哈登也有順勢利用圓柱體規倒地的嫌疑,所以裁判若是次次吹湯普森防守犯規,那麼這個比賽就會變得非常不好看。另外裁判本身知道你哈登是一個造犯規的高手,但是如果在3分線外屢次被犯規去罰球,那麼勇士這邊的防守就玩不下去了,要知道湯普森作為一個頂級的外線防守者,而且也是一個全明星球員,你裁判在勇士主場吹湯普森多次這種犯規,那麼裁判面臨的壓力其實是非常大的。而且我稍微統計了下,哈登本場比賽後撤步投籃到底的次數起碼有5次,如果以這種方式去計算的話,哈登起碼要得到15次的罰球機會,而本場比賽哈登已經有了14次罰球,如果哈登真的一場比賽進行30次罰球,這比賽就變得沒有任何意義了,顯然在季後賽這種高強度的比賽當中,哈登的3分線投籃造犯規並不是很實用,裁判確實對這方面的尺度比較緊,就是儘量不給3次罰球的機會。

深度:圓柱體規則下裁判為何偏袒勇士,火箭輸球終極因素在這裡!

杜蘭特打手犯規

事實上本場比賽裁判對於外線造犯規的吹罰特別嚴厲,除去哈登這個爭議最大之外,還有保羅在3分線外面對利文斯頓的投籃,利文斯頓確有打手嫌疑,但是保羅落地動作明顯也過於誇張,有人認為這其實有故意假摔的嫌疑。而哈登防守庫裡的時候其實也有侵入對方圓柱體的垂直範圍,不過裁判也沒吹。至於哈登突破時候打了魯尼反而吹了勇士犯規,杜蘭特在末節連續造3次犯規博取罰球,火箭也被認為是冤枉的。這些所有爭議的判罰讓這場比賽變得完全沒有了那種熱血與激情,不管是勇士受偏袒了還是火箭被冤枉了,我覺得比賽的內容不應該被裁判的判罰所主導。

深度:圓柱體規則下裁判為何偏袒勇士,火箭輸球終極因素在這裡!

庫裡也被有被侵犯的嫌疑

之所以談裁判的問題,避免不了很多爭議,但是事實上如果我們把今天這場比賽的防守強度放在10年前,當年湖人與凱爾特人的防守大戰,或者說04年活塞跟馬刺的防守大戰,那麼裁判壓根就都不會吹。所以仔細想想到底鼓勵進攻是絕對的增加觀賞性呢?還是同時也帶來了哨子的不確定性呢?

火箭輸球的終極原因到底是什麼?

事實上我們排除裁判因素,本場比賽火箭隊之所以輸球,其實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火箭隊自身的3分球沒有打開,全場比賽火箭隊用47次的外線出手只命中了14個3分球,外線命中率僅為30%,而在首輪系列賽裡面,火箭隊的外線命中率達到了36.5%,顯然這6.5個百分點的差距其實也是火箭今天未能打開局面的原因。當然說到這個3分球,很多球迷依然會想起裁判,但是火箭隊球員自身在外線空位的投籃機會沒把握住,這就不能怪裁判了。要知道除去哈登之外,本場比賽戈登外線僅有13中4,命中率為30.7%,而豪斯與香波特都是4中1,命中率為25%,所以火箭隊的外線幾桿槍自己不準,輸球也就在所難免,畢竟火箭隊的進攻嚴重依賴3分球,本場比賽他們的3分球出手佔比依舊達到了66.2%,真的可怕。

深度:圓柱體規則下裁判為何偏袒勇士,火箭輸球終極因素在這裡!

火箭外線需要繼續提升

---火箭隊內線問題依舊非常嚴重,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困擾了火箭隊一整個賽季,但是目前並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而且他們也無力去解決這個痛點。本場比賽火箭隊在內線只得到了30分,而勇士隊得到了42分,至於籃板球方面勇士以38比26完全壓制火箭隊,具體到前場籃板的話,勇士也比火箭隊多了5個,最終轉變為的二次進攻得分為14分,比火箭隊多出了10分。事實上火箭之所以在籃板上吃虧,主要是球隊的陣容相對極端,一般情況下,火箭首發的是“一大四小”陣容,這裡卡佩拉是火箭隊最高的球員,但是也只有2.11米,除去卡佩拉之外,火箭其他球員都在2米以下,根本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就像本場比賽勇士直接首發死亡五小,卡佩拉雖然是一個高點,可是面隊杜蘭特與格林的瘋狂卡位與夾擊,勇士隊在一個點上的劣勢其實並不會被放大。反之勇士死亡五小當中有4人都在2米以上,這就意味著一旦雙方投不進籃,那麼勇士則會優先拿下籃板球,要麼形成防守反擊,要麼形成二次進攻。而且勇士可以將魯尼換上去,這樣球隊高度就會更加提升,而卡佩拉在於魯尼的爭搶籃板中其實佔不到啥便宜,何況還有協防的格林。

深度:圓柱體規則下裁判為何偏袒勇士,火箭輸球終極因素在這裡!

火箭內線被爆

---杜蘭特這點防不住,事實上火箭隊“一大四小”陣容是無法跟上勇士“死亡五小”的節奏的,所以卡佩拉最終只能被撤下,德帥被迫變陣為小個陣容,這個時候當198公分的塔克出任五號位的時候,其實火箭隊籃板球就更糟糕了,引申出的效果就是火箭內線問題變相的變嚴重。值得提一下的是勇士隊由於身高遠高於火箭隊,特別是杜蘭特這點,儘管火箭隊能夠無限輪換掐死勇士的傳切配合,但是卻切斷不了杜蘭特的錯位進攻,尤其是低位的背身單打簡直就是無所不能。無論是豪斯,香波特還是塔克,火箭鋒線無能能擋杜蘭特,而且塔克早早身背五犯,他對杜蘭特的限制就更難了。

深度:圓柱體規則下裁判為何偏袒勇士,火箭輸球終極因素在這裡!

杜蘭特無解

---勇士的防守策略非常成功。整場比賽湯普森作為主防哈登的功臣,他雖然得分不多,可是在防守端真的賣力,而且湯普森直接正面防守哈登,就是讓你哈登投射3分,直接賭你的手感。倘若哈登往裡突破的時候,勇士隊的策略跟爵士差不多,就是5號位提前上去延阻,然後鋒線球員過來協防,不同的是勇士鋒線資源太豐富,機動性能屬於聯盟頂級水平,所以哈登的突分效果並不好。而且勇士協防的重點就是放哈登的右路,儘量去夾擊他,逼迫哈登將球傳到不靠譜的右邊,事實上哈登有個缺點,那就是他往左邊傳球的成功率遠高於右邊,這也充分驗證了哈登一直左手持球基本上被對手研究透了。

另外勇士的無限輪換陣容也比火箭更強,整場比賽哈登一直錯位尋找庫裡,目的就是針對庫裡防守較差的問題做文章。可是問題在於火箭隊的掩護質量真的不高,尤其是撤下卡佩拉之後,火箭隊靠塔克提上前去掩護,這掩護太容易被伊戈達拉跟湯普森擠壓過去了。所以你會看到即使哈登想單打庫裡,但是伊戈達拉,湯普森一直通過積極的輪換再次將庫裡保護起來,這也許是死亡五小的默契,所以哈登單打庫裡機會並不多。

深度:圓柱體規則下裁判為何偏袒勇士,火箭輸球終極因素在這裡!

格林積極防守

另外格林的站位其實也非常詭異,一旦哈登真的形成了單打庫裡的的情況,他防守塔克的時候就有明顯的傾向性選擇,那就是往哈登這邊靠一點,目的就是及時去夾擊哈登,必要的時候格林甚至願意放棄對塔克的防守。而且格林聰明的地方在於他合理的把控了火箭隊進攻時間,經常當火箭24秒進攻快到手的時候,堅決夾擊哈登,逼迫對手違例或者失誤。這是勇士隊全場執行的比較好的防守策略,畢竟火箭隊的進攻發起點只有保羅跟哈登,如果能夠掐死其中一個人,那麼火箭隊的進攻就會變得全面被動起來。

火箭隊該如何調整?

火箭隊調整的地方其實並不是很多,一方面火箭就是想無限輪換切斷勇士隊的聯繫,逼迫他們進行一對一單打,但是問題在於火箭隊解決不了杜蘭特這個點,所以也就無法限制住勇士隊的得分。另一方面火箭隊自身的投籃強點只有哈登,可是哈登面對多名球員夾擊的時候,他的單打能力是不如杜蘭特的,而且哈登如果換防不到庫裡的話,他的後撤步3分將會再次遭遇對手的封堵。這種極端情況下,火箭隊打開局面的地方在於球隊外線一定要準,只有足夠準的時候,勇士的防守就不敢收縮,與此同時哈登跟保羅單打時候的防守壓力就會分散,他們的進攻效率也會提升。

深度:圓柱體規則下裁判為何偏袒勇士,火箭輸球終極因素在這裡!

湯普森

不過火箭隊還有一個強點值得關注,那就是他們的整體防守效果很好,尤其是在勇士隊員持球推進的時候,火箭隊造對手失誤的能力非常強,這是他們最大的優勢,本場比賽火箭隊勇士隊有多達20次的失誤,在利用失誤得分方面,火箭隊也是20比10領先。事實上火箭隊在整個第二節就是利用勇士隊忙中出亂的失誤,然後由戈登與哈登在外線連續命中反擊3分,這才將比分慢慢追上來。所以火箭隊下場還是必須要抓好這點,因為勇士隊習慣性在領先的時候專注度不夠,喜歡掉鏈子,火箭這點需要充分利用起來。

最後就是火箭隊的替補一定要在銜接段發力,本身勇士隊的銜接段就靠杜蘭特跟湯普森帶隊,但是他們倆同時在場的時候效率並不好,一方面這個陣容的進攻嚴重依賴杜蘭特和湯普森,另一方面吃去發起點相對少,勇士銜接段基本上就是靠杜蘭特單打,或者給湯普森製造一點無球機會投籃,球隊整體進攻上不如火箭隊。所以火箭隊的豪斯,格林,裡弗斯,內內等人還是要把握住機會才好,畢竟從實力上看,我覺得火箭替補還是要強點,畢竟勇士現在除了伊戈達拉還能打之外,利文斯頓基本上廢了,其他球員基本上不會上場。

深度:圓柱體規則下裁判為何偏袒勇士,火箭輸球終極因素在這裡!

火箭隊

總之首戰比賽火箭隊打的足夠頑強,而且在這種困難情況下,火箭隊只輸了4分球,這說明火箭隊的實力完全不落下風,只要在外線再給點力,卡佩拉在內線不像今天那麼衰,我覺得火箭隊下場其實還是大有機會的,至於勇士隊的話,還是希望水花兄弟再準點吧,畢竟只有他們倆準起來的時候,勇士的整個進攻空間才會更加舒服,球隊的整體進攻也會更好,當然贏球的希望也就會大很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