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後,領導幹部能兼任職級嗎?

近日,中辦印發了《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規定》,裡邊對各層級的職級數量都作了明確規定。

有網友提出,有領導職務的公務員能兼任職級嗎?

答案是:能。

那麼問題又來了,兼任職級的領導佔用職數比例嗎?

答案是:佔用。

那兼與不兼,兼職多少,對基礎公務員有什麼影響呢?

本文以試點地區某地級部門所屬二級局為例,為大家解讀。因為單位小,利益糾葛較少,好研究分析,大單位可以以此類推。

舉例說明

一、單位規格、領導職務及職級基本情況

副縣級規格,領導低配,編制20人,領導職務+職級數量共25個名額。

領導職務(共11個名額):局長1名(副縣級別),副局長2名(正科級別),科長4名,副科長4名。

職級數量(共14個名額):三調1名、四調1名(上級黨委分配的名額);一、二、三、四級主任科員12名(編制數*60%),其中一、二級主任科員最多6名(一、二級主任科員數量不超過一至四級主任科員總數的50%)。

二、職務、職級待遇排序情況(由高到低)

三級調研員

副縣待遇 局長

四級調研員

一級主任科員

副局長

正科待遇 科長

二級主任科員

三級主任科員

副科待遇 副科長

四級主任科員

三、職務、職級待遇分配方案

(方案一)職務職級完全不兼任。(最天真、最理想情況)

職務與職級兩條腿走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分道走不摻和。職務與職級分別晉升,滿足低層級員工職級待遇後,富餘出的職級可以分配給領導職務的員工。

晉升職級是每兩年才有資格,從科員到享受正科待遇至少要六年;而晉升領導職務,從科員到科長最少只需要5年。但是單位並不是每兩年就研究一下幹部晉升,一般都是三年左右才研究一下,所以職級晉升可能就要更慢,九年才能解決正科待遇;而領導職務晉升卻剛好能卡上步點,六年就能解決正科待遇。因此,有能力且幹得出彩的員工自然選擇走職務晉升,幹活一般的員工或者需要照顧家庭的可以走職級晉升。

(1)領導職務的陽關道(共11個名額):

局長 1

副局長 2

科長 4

副科長 4

(2)職級待遇的獨木橋(共14個名額):

三級調研員 1

四級調研員 1

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6

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6

職務職級完全不兼任的情況下,合計25個名額,單位共20人,還富餘5個名額,可以隨機分配。當然,為了調動主要領導的積極性和責任擔當,三級調研員一般就由局長兼任了,不能指望領導發揚風格,領導也是人,也有提高待遇進而改善生活的慾望,要將心比心。

(方案二)職務職級完全兼任。(最變態、最不理想情況)

最昏庸的領導才能想出這種逆天安排、最反人類,反映出官僚主義大山壓頂,這也是最不可取的,底層員工直接看不到希望甚至是直接絕望,更何談工作。

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後,領導幹部能兼任職級嗎?

名額情況如下:

局長(兼三級調研員) 1

副局長(兼四級調研員) 1

副局長(兼一級主任科員) 1

科長(兼一級主任科員) 4

副科長(兼三級主任科員) 4

這樣完全兼任之後,一主、二主總名額僅剩1個,三主、四主總名額僅剩2個,剩餘8個底層員工只能競爭這3個職級了!!!

(方案三)職務職級適當兼任。(各層級平衡後的實際操作情況)

該情況有多種排列組合,僅以試點地區採取的某幾種實際操作例舉(信息不完全準確,僅供參考);最大限度調動各層級員工的積極性,也讓年紀大的領導退居二線、適當減少工作量,過渡至退休。

年紀大的領導退出領導職務同時讓其晉升一級職級,一般在其到齡退休前兩年(或三年五年,這個當地或本單位可以自己研究制定)退出領導職務。到退休前既佔著領導職務又佔著職級的這種人,人品極差、情商極低,不配是個領導幹部,更不配是個黨員,毫無節操、毫無修養,所有好處他一人佔著,也沒見他多幹活。因為兼職都是向上兼,享受的職級待遇比職務待遇略高一些,而且就高不就低,所以再佔著領導職務對整個單位而言是種浪費,很不人道,底層年輕幹部解決待遇問題就遇到了中梗阻;機關群體收入本就不高,日常開銷馬馬虎虎,底層職工依舊嗷嗷待哺,所以需要釋放部分領導職務或職級滿足底層職工的晉升渴求。

因為單位主要領導是一正兩副,而局長是由上級黨委任命的,不從本單位產生,所以最終會有兩個科長脫穎而出,接替副局長,為培養領導幹部梯隊,一般採取以下兩種方式。

(情況1)交叉跳步式晉升。

按待遇水平,不考慮領導力問題,這樣每個員工到了時間都有機會、也都有盼頭,實幹型幹部在晉升職級上必然獲得青睞,這樣就避免了幹多幹少一個樣、干與不幹一個樣,也能引導正確的用人和幹事創業導向,整個單位的人員待遇晉升也更加流暢。

名額情況如下:

局長(兼三調)1 (最大程度調動主要領導積極性)

四調 1 (兩個副局長按退休年齡梯次晉級)

一主 2 (匹配兩個即將退居二線的副局長)

副局長 2 (脫穎而出的實幹型正科)

科長 4 (當打之年的年輕正科)

二主 4 (科長預備隊)

三主 2 (脫穎而出的實幹型副科)

副科長 4 (當打之年的年輕副科)

四主 4 (副科長預備隊)

(情況2)完全螺旋式晉升。

名額情況如下:

局長(兼三級調研員)1 (最大程度調動主要領導積極性)

副局長(兼四級調研員)1 (兩個副局長按退休年齡梯次晉級)

副局長(兼一級主任科員)1 (進入四調梯次晉級畢竟之路)

一級主任科員1 (解決競爭副局長失敗或純走職級的員工待遇)

科長(兼一級主任科員)2 (培養幹部梯隊,預備接替副局長候選人)

科長 2 (按資歷和實績晉升)

二級主任科員 2 (解決競爭科長失敗或純走職級的員工待遇)

副科長(兼三級主任科員)2 (培養幹部梯隊,預備接替科長候選人)

副科長 2 (按資歷和實績晉升)

四級主任科員 4 (副科長預備隊)

結論

綜上所述,職務職級兩條腿走路,不同的晉升渠道,滿足不同的發展需求。每個層級的員工都有晉升職務或職級的慾望,無論是局長、副局長還是科長、副科長、科員,但級別越低對晉升和提高待遇的渴望越大,所以最理想的情況就是職務職級儘可能的不兼任,這樣能最大程度調動底層員工的積極性。

而如何調動最廣大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一直是一個極端重要的話題,可以從人力資源的雙因素理論裡得到些靈感的指引。其實晉升職務或職級後每月也就多個大幾百元,對改善生活來說杯水車薪,但這是組織的一項暖心工程,能讓基層幹部職工得到些許慰藉,同享經濟社會發展的紅利,擴大了受益人群覆蓋面。

脫貧攻堅,使命在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也在為建設一個更加富強的祖國和更加溫暖的小家而不懈奮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依舊是不變的主題。

願大家都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更多相關資訊關注普洱中公教育peoffcn或普洱人事人才網puer.offc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