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絃樂四重奏全集詳解(二)

高翔

絃樂四重奏第2號,Op.17 (Sz.67)

與第1號弦四一樣,全曲也由三個樂章組成,分別是“中板”、“活潑自由的快板”、和“慢板”。


巴托克絃樂四重奏全集詳解(二)


巴托克絃樂四重奏全集詳解(二)


巴托克絃樂四重奏全集詳解(二)


第2號絃樂四重奏創作於1915年至1917年,這部作品與8年前的第1號弦四在音樂風格上已經有比較顯著的區別了。第1號弦四的三樂章安排為,“慢——中——快”的律動,深受晚期浪漫主義音樂的影響。而這一首的律動為“中(慢)——快——慢”的律動,形成了巴托克在其晚期所偏愛的“拱形結構”。

這部作品創作時期,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其慘烈程度僅次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然而巴托克順利的躲過了一次災難,其工作與生活並沒有受到嚴重的影響。在戰前,巴托克一直在東歐各地採集民間音樂,一戰打亂其計劃,他不得不停止大量採風活動,開始獨自整理所收集的資料。

一戰時期他作品並不多,除了兩部舞劇《木刻王子》與《神奇的滿大人》之外,大部分都是在整理、改編戰前所收集的民間音樂資料。第2弦四是在這期間唯一的室內樂作品。

雖然這部作品還是受到了德彪西之印象主義音樂、斯特拉文斯基之新古典主義音樂、和勳伯格之表現主義音樂等流派的影響,但較之第1號弦四,巴托克自身風格更加強烈。

巴托克自己在給友人的一封信裡提到,第1樂章是一個“奏鳴曲式”,第2樂章是一個類似“迴旋曲式”,第3樂章“說不清楚,算是一個三部曲式”。

其實巴托克這些解釋對欣賞這部作品的幫助不大。我們欣賞的時候可以借鑑他的好友,柯達伊的感受。柯達伊認為這部“慢——快——慢”作品展現了生命的週期,第1樂章是祥和的,但又充滿了悸動,但最終還是在平靜中結束;第2樂章充滿了生命的朝氣;而最終樂章是一個壓抑緊張的葬禮,其平緩的長持續音,不斷被陣陣驚悸打破。

看了巴托克和柯達伊的簡單觀感後,我來說說我的個人感受,希望能給廣大聽眾們提供些借鑑。

第一樂章比較晦澀,我多說一點,樂曲在二提和中提的喃喃之聲中開始,大提和一提展現出第一主要動機,一串跳進上行音。告示其整個樂章的氣氛類似一團濃霧,所謂思緒都是朦朧不清的,一切都是問題,但一切都沒有任何答案:

巴托克絃樂四重奏全集詳解(二)


第一動機在虛無中來回上升下降,引出第二動機,是級進音組成,相比有些音調感,紅筆畫圈處:

巴托克絃樂四重奏全集詳解(二)


兩個動機貫穿了全曲,其音樂情感是非常的彷徨、困惑、無處發洩。但巴托克在樂曲中兩處,將第二動機解決為兩段非常優美、祥和、聖詠式的旋律。分別在3分10秒和8分11秒處:

巴托克絃樂四重奏全集詳解(二)


巴托克絃樂四重奏全集詳解(二)


這兩處旋律的出現,類似夏季悶熱的桑拿天裡,突然送出兩次清涼的微風。但巴托克並沒有將樂曲止於和諧,而是讓全樂章結束在無休無盡的問題中,引導聽眾們期待下一樂章的出現。

第一樂章給我的畫面如下,什麼都像,但什麼都不像;什麼都是,但什麼都不是:

巴托克絃樂四重奏全集詳解(二)


第二樂章,基本上就是一個吉普賽音樂的翻版。不同於浪漫主義民族樂派的做法,巴托克並沒有將其套上德奧音樂體系來進行美化,而是刻意將吉普賽流浪者們粗糙、野蠻、放誕不羈的形象復原。讓鄉野中的泥土,破舊,甚至骯髒的氣息撲面而來。這種做法並沒有醜化東歐文化,反而能夠讓那些聽膩了“好聽的肖邦、柴可夫斯基等”聽眾們大呼過癮,其畫面感如下:

巴托克絃樂四重奏全集詳解(二)


演奏者們請注意,在樂章6分10秒左右,有著非常急速的帶弱音器的爬行,似乎很難,但我相信這裡練好後,就不會害怕巴托克最著名的《樂隊協奏曲》終樂章最後一段帶弱音器的絃樂急速爬行了。

第2弦四片段:

巴托克絃樂四重奏全集詳解(二)


巴托克協奏曲終樂章絃樂片段:

巴托克絃樂四重奏全集詳解(二)


第三樂章,這裡出現了巴托克獨有的“夜曲”,前期公眾號介紹巴托克裡提到過,巴托克這個夜曲,並不是肖邦、李斯特那麼甜美、浪漫。巴托克的夜曲是陰森、恐怖、充滿了不詳氣息。肖邦李斯特的夜曲描繪的是玫瑰庭院與紳士淑女,巴托克的夜曲描繪的是墳塋古堡和悲涼傳說。氣流冰涼刺骨,昆蟲發出詭異的光,襯托著未知生物所發出的淒厲尖叫。至此,巴托克的“夜曲”一直出現在他後面各個作品之中,甚至被當今電影導演作為自己恐怖電影驚悚片段的配樂。畫面感如下:

巴托克絃樂四重奏全集詳解(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