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中哪些部位可以放在一起做?

灰灰WallE


大家普遍的訓練計劃都是五分化訓練。

簡單來說就是每天訓練單獨的肌肉群。

比如週一練胸,週二練肩,週三練腿,週四練背,週五練手。

這種訓練計劃真的是非常低效的,但卻是非常多人用的。

如果你想有更好的訓練計劃,想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我建議大家使用推拉腿訓練計劃。

簡單來說,推指的是胸、三頭、前束和中束。

拉指的是背、二頭和後束。

腿指的是整個下半身。

這是最主流的訓練方式,也是中高級階段的訓練者最常用的訓練方式。

這個訓練計劃可以將每個肌肉群都放在同一天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想看我們練胸的時候是不是前束,中束跟三頭都會發力,那麼將這些發力的肌肉群放在一天訓練,不是省了很多力嗎?

關於這方面的專業知識,這裡是不可能說給大家聽的,因為他需要篇幅實在是太大了。

我見大家上網去搜索這方面的訓練計劃,真的可以幫你打開新的世界。

那麼以上就是今天全部內容,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這對你有幫助的話,不要忘了關注和點贊哦,謝謝!祝大家生活愉快!





立志成為回力代言人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根據我個人的鍛鍊經驗,可以簡單分享一下。但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狀態多多少少都有著差異,所以我這份內容也僅供參考,還需要健身朋友們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多的瞭解,自行安排才好。


我本人自從大學開始正式接觸健身,剛開始的一年多時間,除卻因為不正確的鍛鍊方式休息的一段時間外,基本上都是每次訓練都針對同一部位的肌肉進行。而後,逐漸將部分肌肉訓練組合在一起,發現效果還不錯,便堅持到了現在。


胸肌+肱三頭肌

在胸肌逐漸強壯起來後,其實我個人也體會到上半身的肌肉在力量上都有著明顯的進步。所以一般在訓練胸肌的過程中中,我會準備出3-4個動作,專門針對胸肌,而後會另行帶上2-3組三頭肌的訓練。


其實在我們訓練好胸肌之後,不論是臥推、飛鳥或是夾胸等動作後,肱三頭肌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有著“輔助”的帶動熱身作用,也就是在做胸肌訓練的過程中,更好的“激活”的了肱三頭肌,所以我就把肱三的訓練加在了胸部訓練之中。


背部+肱二頭肌

對於背部和肱二頭肌的組合,我主要是保持著划船組合後,再加上肱二頭肌的啞鈴彎舉或是槓鈴彎舉的動作。但是這樣的組合一般會間隔一週後進行。而中間則更多的仍然以單獨的背部訓練,和單獨的肱二頭肌訓練為主。


腿+臀部

這部分的動作主要以深蹲和硬拉為主,當然從我個人的習慣來說,深蹲和硬拉不會在同一次訓練中一起。會分成兩次分別以深蹲或是硬拉為主,畢竟是大重量為主的腿部訓練,每次都已經虐的痛不欲生~還是讓自己好過一點兒吧~


其實這就是我目前為主的幾部分的肌肉組合訓練,但實際上還是以單獨的肌肉訓練為主。這樣也可以對訓練部位肌肉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恢復時間,也是我多年健身以來對自身身體條件理解下的選擇~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其實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自己的身體條件應該自己最為清楚,而在這樣的條件下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健身計劃,保持一個健康活力的身體狀態才是我們不斷走進健身房,一次次擼鐵的動力~


對於健身中的肌肉組合訓練,你還有哪些好的見解?不妨在評論區一起說說吧~


我叫Myja,一個努力成為自由職業者的無業遊民~關注、關注我呦~


我就叫Myja


在我們進行健身訓練的過程中,如果一天的訓練日中只練一塊肌肉的話,有的人可能就會不甘心,想要在一天的訓練日中去多練幾塊肌肉。

那麼接下來,小編我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哪些肌肉部位我們可以在一天的訓練日中去進行,讓我們一天的訓練日更加的充實,更加的豐富。

一,胸肌訓練搭配肱三頭肌訓練

我們要知道的是,自己在進行胸部肌肉訓練的過程中,有很多的訓練動作,都是會或多或少的帶到自己肱三頭肌的。

也就是說,我們在做很多胸肌訓練動作時,不僅僅自己的胸肌會發力,而且自己的肱三頭肌也會或多或少的發力。

就比如我們在做一個鑽石級的練胸動作,也就是做槓鈴臥推的時候,我們的肱三頭肌就會在這個動作中參與發力。

總之,我們在練胸的時候,不僅能夠有效的強化到自己的胸大肌,而且還會或多或少的強化到自己的肱三頭肌。

但是,如果我們想要在練胸的日子中,去擁有一個更好的肱三頭肌訓練效果,那麼我們就最好在做完胸肌訓練動作以後,再去進行幾個肱三頭肌的訓練動作。

因為我們的肱三頭肌在自己練完胸以後,應該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激活,這個時候去進行肱三頭肌的強化訓練,自己的肱三頭肌會有一個很好的訓練效果。

一般來說,我在做完了幾個胸肌訓練動作以後,可以再去進行2到3個的肱三頭肌訓練動作,就比如槓鈴臂屈伸,啞鈴臂屈伸以及繩索臂屈伸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肱三頭肌訓練動作。

二,背部肌肉訓練搭配肱二頭肌訓練

和胸肌訓練差不多的是,我們在進行背部肌肉訓練過程中,有很多練背的訓練動作,都會或多或少的練到自己的肱二頭肌。、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練背的日子中,進行完背部肌肉的訓練動作以後,就可以去2到3個的肱二頭肌訓練動作。

很多的彎舉動作,都可以很好的練到自己的肱二頭肌,比如槓鈴彎舉以及最常見的啞鈴彎舉等等。

三,腿部肌肉訓練搭配腹部肌肉訓練

我們在進行完腿部肌肉訓練以後,應該會處於一種極度疲憊的狀態,自己的大腿會非常的痠疼。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去進行一定的腹部肌肉訓練,因為我們要知道的是,腹部肌肉是一塊耐力很強的肌肉。

也就是說,即使在我們身體很疲憊的狀態下,我們還是會有一定力量去進行腹部訓練的。在我們進行健身訓練的過程中,如果一天的訓練日中只練一塊肌肉的話,有的人可能就會不甘心,想要在一天的訓練日中去多練幾塊肌肉。

那麼接下來,小編我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哪些肌肉部位我們可以在一天的訓練日中去進行,讓我們一天的訓練日更加的充實,更加的豐富。

一,胸肌訓練搭配肱三頭肌訓練

我們要知道的是,自己在進行胸部肌肉訓練的過程中,有很多的訓練動作,都是會或多或少的帶到自己肱三頭肌的。

也就是說,我們在做很多胸肌訓練動作時,不僅僅自己的胸肌會發力,而且自己的肱三頭肌也會或多或少的發力。

就比如我們在做一個鑽石級的練胸動作,也就是做槓鈴臥推的時候,我們的肱三頭肌就會在這個動作中參與發力。

總之,我們在練胸的時候,不僅能夠有效的強化到自己的胸大肌,而且還會或多或少的強化到自己的肱三頭肌。

但是,如果我們想要在練胸的日子中,去擁有一個更好的肱三頭肌訓練效果,那麼我們就最好在做完胸肌訓練動作以後,再去進行幾個肱三頭肌的訓練動作。

因為我們的肱三頭肌在自己練完胸以後,應該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激活,這個時候去進行肱三頭肌的強化訓練,自己的肱三頭肌會有一個很好的訓練效果。

一般來說,我在做完了幾個胸肌訓練動作以後,可以再去進行2到3個的肱三頭肌訓練動作,就比如槓鈴臂屈伸,啞鈴臂屈伸以及繩索臂屈伸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肱三頭肌訓練動作。

二,背部肌肉訓練搭配肱二頭肌訓練

和胸肌訓練差不多的是,我們在進行背部肌肉訓練過程中,有很多練背的訓練動作,都會或多或少的練到自己的肱二頭肌。、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練背的日子中,進行完背部肌肉的訓練動作以後,就可以去2到3個的肱二頭肌訓練動作。

很多的彎舉動作,都可以很好的練到自己的肱二頭肌,比如槓鈴彎舉以及最常見的啞鈴彎舉等等。

三,腿部肌肉訓練搭配腹部肌肉訓練

我們在進行完腿部肌肉訓練以後,應該會處於一種極度疲憊的狀態,自己的大腿會非常的痠疼。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去進行一定的腹部肌肉訓練,因為我們要知道的是,腹部肌肉是一塊耐力很強的肌肉。

也就是說,即使在我們身體很疲憊的狀態下,我們還是會有一定力量去進行腹部訓練的。


增肌訓練課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賽普健身導師李吉寬。

抗阻力訓練時,我們一般練胸的時候帶肱三頭肌,或者三角肌前束,因為練胸經常做的動作是臥推,在臥推訓練中。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束是胸大肌的協同肌,如果胸練的很充分,協同肌也會非常酸脹,那麼此時,不需要熱身用很少的時間和力量練一下肱三或三角肌前束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樣的道理,我們練背的時候一般常做的動作有划船和引體向上。如果練完背背闊肌非常酸脹,我們的三角肌後束和肘關節屈的肌肉如肱二頭肌,肱肌,肱橈肌是背闊肌的協同肌,這些肌群在練背的過程中發揮助力的作用,練完背部再練這些協同肌群也是不錯的選擇!

練完深蹲我們的臀部也會參與,所以股四頭肌帶臀一起練!

練完膕繩肌我們的小腿一般也會有參與,比如練完俯身腿彎舉後我們的小腿也會非常酸脹。那麼我們練完大腿後側的肌群再帶一下小腿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如果強度不是特別大,還可以超級組的形式相拮抗的肌肉一起練,如三角肌的前束和後束,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腹肌和豎脊肌。大腿內收肌和臀中小肌。手腕伸肌和手腕屈肌等,這樣練完我們的身材更勻稱,肌肉更平衡。

更多健身乾貨,請大家關注我們!


賽普健身學院官方賬號


最常用的同時鍛鍊兩個部位的方式有:

胸部+肱三頭肌;

背部+肱二頭肌;

腿部+臀部;

肱二頭肌+肱三頭肌。


原則:先練大肌肉群,後練小肌肉群。

大肌肉群5組左右,小肌肉群2-3組即可。


在鍛鍊大肌肉群的動作中,相對的小肌肉群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因為大肌肉群中牽扯到的小肌肉群也非常多,特別像背部、腿部這種。此時再增加適當的小肌肉群的鍛鍊,會有一個更好的訓練效果。

並且這種訓練模式既有利於增肌、也有利於減脂。


但是這種模式並不是固定的,只能說比較常見,比較適合大多數人使用。還有一種根據身體的對抗肌群來訓練,比如剛才說的肱二頭肌+肱三頭肌,還有背部+胸部,股四頭肌+股二頭肌等,這種訓練方式需要一定的基礎。

沒有長久固定的訓練方式,身體在改變、訓練也要適時的做出調整。


雕刻你的美


特別好的問題。

當前人們生活日趨繁忙,真的沒有太多空閒時間訓練。

因此,把合適的肌群放在一起練,是可以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的。

我簡要說說幾個原則:

1.小肌群+小肌群

最常見的就是二頭和三頭放在一個訓練日。

因為小肌群訓練大都是單關節運動,安全係數高。

同時,小肌群消耗體能少,因此可以兩兩結合訓練。

類似於小臂,小腿,二頭,三頭這樣的肌群,可以按照興趣組合。

2.大肌群+小肌群

最常見的有二頭和背部一起訓練

以及三頭和胸肌一起訓練

這都是合理的。

前提是,你有充足的體能駕馭這些訓練,而且不要影響明天的訓練計劃。

3.任意肌群+核心肌群

腰腹核心肌群,主要以紅肌纖維為主。

也就是以耐力肌纖維為主。

這部分肌肉,可以承受比較頻繁的,多次的小負荷運動。

在任意肌群訓練完畢後,只要體力還夠,做幾組腹肌訓練都是可以的。

以上三類就是最常見的肌群組合訓練法則。

按照自己的訓練習慣好好搭配吧!


虎山行不行


一般都是大肌群搭配小肌群,或者相關的小肌群搭配在一起做,也可以讓兩塊完全不相關的肌肉一起鍛鍊,一般來說沒有絕對不能在一起鍛鍊的肌肉。

一般來說大小肌群的搭配,最好選擇鍛鍊大肌群時輔助發力的小肌群鍛鍊,這樣鍛鍊小肌群可以取得更好的鍛鍊效果。

比胸肌最好搭配肱三頭肌一起鍛鍊,背闊肌最好搭配股二頭肌一起鍛鍊,或者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一起鍛鍊,腿部肌肉可以和三角肌一起搭配,雖然兩塊肌肉沒有任何關係,也可以一起搭配鍛鍊。

我有時候會把三角肌搭配前臂肌群一起鍛鍊。我是大肌群分開專門鍛鍊,小肌群搭配鍛鍊的。胸背和大腿都分別鍛鍊,肱二肱三一起練,三角肌和前臂一起練,豎脊肌和斜方肌(練的相對較少)一起鍛鍊。每週兩到三次腹肌,兩三次慢跑。

具體鍛鍊計劃可以參考健身寶典。




行遠健身


肌群合練一般採取兩種方式,你都知道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263b62421710dc078d6976b9920f09e8\

旺旺大法師


嗨嘍,大家好,這裡是KI健身,我是健身段子手渣ki。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問題是:健身中哪些部位可以放在一起做?

健身中多個部位的組合是多變的,也是非常靈活的,具體的要結合自身的訓練基礎和訓練目的而決定。

簡單的叨叨幾種比較常見的組合。

1協同肌組合

所謂協同肌就是能夠協助發力的肌肉。

比如在進行胸大肌訓練的時候,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束會輔助發力,所以他們就是胸大肌的協同肌。

協同肌放在一起訓練訓練的好處是,在進行前者的力量訓練中,協同肌已經被充分的激活,再去訓練能夠得到非常好的泵感。

常見的協同肌組合有:胸+肱三頭肌,背+肱二頭肌。

或胸+三角肌前束,背+三角肌後束等。

剩下的部位可以和腿組合,或者單獨拿出一天進行訓練,具體安排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

2非協同肌組合

協同肌組合確實非常優秀,但是對於一些訓練基礎一般的童鞋來說,在練完胸之後,作為輔助的肱三頭肌已經疲勞了,再去訓練的話,難免降低質量。

大家都是年輕人,誰都有力不從心的時候,不是!

所以就有了非協同肌的組合,比如胸和肱二頭肌,背和肱三頭肌。

因為練胸的時候,肱二頭肌參與度比較少,所以能夠比較好的完成訓練。

3拮抗肌組合

所謂拮抗肌簡單點說就是在功能位上,功能相反的兩個肌肉(群)。

比如最常見的就是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這兩兄弟,還有就是胸和背。

膕繩肌和股四頭肌大多會放在一起,分開的反倒不多,就不叨叨了。

當肱二頭肌收收縮的時候,肱三頭肌處於舒張狀態,反之亦然。

拮抗肌的組合多用於超級組,一個發力,另外一個被動拉伸得到休息,然後轉換。

也是非常好的訓練方式。

不過在這裡ki並不推薦新手選擇胸和背的組合。

這兩個都是大肌肉,對於新手來說,沒有那麼好的體力和控制力,去完成這樣的訓練。

體力不好就不要硬撐嘛!

不過凡事無絕對,也有例外情況。

4多種參與組合

在新手的適應期和老手的恢復期,會安排比較多的肌肉參與,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適應和恢復。

以這個訓練目的去安排的話,是可以考慮兩個大肌肉的組合的。

除此之外

比較常見的推拉腿分化的訓練,囊括的部位也是比較多的。

有的會將胸+肱三頭肌+三角肌前束,這樣組合在一起,背+肱二頭肌+三角肌後束,這樣組合在一起。

還有比較高能的上下肢的分化,放在一起的部位就更多了。

5腹部

最後叨叨一下腹部,腹部的訓練可以和任何一個搭配,一般建議是放在力量訓練之後。

具體安排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

以上就是KI健身關於您“健身中哪些部位可以放在一起做?”這個問題的回答,一家之言,難免偏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KI健身


一、按照訓練肌肉與協同肌肉一起訓練的原則:

胸+肱三頭肌

背+肱二頭肌

股四頭肌+臀大肌

膕繩肌+小腿

二、按照拮抗肌的超級組

三角肌前束+後束

肱二頭肌+肱三頭肌

腹肌+豎脊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