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每当我们提起香港电影的时候,总是骄傲多于惋惜,因为曾经风光一时的“东方好莱坞”真的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推崇和回味的人和好戏。或者他们当中没有如今烂大街的流量明星们那样所谓的“红”,可他们是一群真正会写戏,懂得演戏,尊重观众和戏的人。我这里讲的戏包括粤剧,电影舞台剧和电视剧。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无论是电影还是舞台剧,既然是“戏”,就得按照规矩来,完整的故事,动人的情节,饱满的人物以及有说服力的感情,缺一不可,好似打麻将一样,少一个人,缺一张牌都不成局。

好戏就是一盘扣人心弦的牌局,那编剧导演演员就是高明的玩家,大家把才华和实力作为赌注互相较量,既是对手又是朋友,一边切磋一边玩乐,这戏才好看,这盘牌局斗得精彩,观众才看得过瘾。

我们来“想当年”,那时候的文艺工作者们还挺会打牌和拍戏,有位叫杜国威的剧作家凭借两套戏名震香江,他组的这两场牌局二十年前让人拍案叫绝,二十年后是提醒后生文艺工作者们什么叫规矩的惊堂木!一部是温婉深情的女人戏《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另一部则是极尽癫狂与傲骨的《南海十三郎》。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毕竟,真情和才华,是世间最迷人的两种天赋,所以拥有这两种天赋的人我们总为他们着迷。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借着江华与邓萃雯戏里戏外亦幻亦真的失落爱情,伴着那一曲悠悠的萨克斯风,至今仍在上海兰心大剧院用新的面孔和过去的歌谣,纪念着家豪与小蝶耗尽一生力气争取和等待仍然成为遗憾的真情。

从邓萃雯到杨怡,那萨克斯风不的吹奏者无论是江华还是吕颂贤,家豪和小蝶的爱情,是我们见过的最美的爱情故事之一。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而天才之作《南海十三郎》则附身于同样天才横溢俊美潇洒的谢君豪身上,同样的惊才绝艳,同样的风光灼华。魅力无限,风光不灭。

在如今这个看戏记不住人脸,看电影几乎将故事虚化的荒诞年代,就让杜先生的《南海十三郎》给那些整天不知道在侮辱谁,以为有几个臭钱就搅乱市场,糟蹋戏的幺蛾子们打打脸。

这部1997年出品的电影《南海十三郎》,由高志森导演,杜国威编剧,谢君豪主演,一部以简单粗暴的叙事,不加任何特技与技巧地为我们呈现出一位天才编剧的浮华半生。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这部剧“糙”得有理,极有说服力又非常迷人。看了这部电影你会明白叫一个演员“小鲜肉”绝不是一种赞美,而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剧作家和演员,体面未必是一件好事。

南海十三郎,听名字就知道是为翩翩浊世佳公子,家底殷实,在乱世就读于香港大学,生性狂放不羁,在艺术方面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天才,是香港大学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穿着旧式长衫跳华尔兹撩妹的奇才,虽然他只看了两眼就在心动的女人面前现学现卖,像个老手那样,娴熟自在,随后他又像我们表演了如何一边撩妹一边快活地跳舞嘴里还一本正经地用英文编着粤剧来唱。

这场看似很滑稽的一幕,看了谢君豪的表演,你只会为他倾倒。

对,南海十三郎就是一个任性到骨子里,肆意挥霍自己的才华,浪漫到极致,心中游戏目中无人的天才怪人!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他总带着一股子少年人的冲动,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而且行必果!一路追随意中人去到上海,后来情场失意,独自浪荡了两年,由翩翩公子折堕成衣衫褴褛的乞丐,之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玩完了回家骗吃骗喝,他就是这样做什么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可他对戏可是认真的。

弱冠刚过,狂性初显,特别是在有戏的场合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他狂,是因为他才华盖世,他偏执成性,源于他爱戏成狂。

别人写一出戏,要苦思冥想,熬灯守夜,他吃个水果喝一杯茶就可信手拈来,在粤剧大行其道的年代,他的剧场场爆满,部部经典。年少成名,春风得意,风头一时无两,粤剧第一编剧的金字招牌响当当,闪闪发光。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他傲慢,娇纵,恃才傲物,不可一世。可是真正有才华和眼界的人哪一个不是这样。

天才总是比时代有出息,时代要靠俗人来发展,所以俗不可耐,处处是献媚和怯懦。而天才拥有的是独立的世界,所以他们须得独尊独占一方才对得起天赐的才华。

战争的突袭,加速了人们庸俗的步伐,他那不合时宜的一丝不苟和大佬官作派自然成为了新时代的众矢之的。

(做戏也做人,戏要启示人生一条正确的路!)不管他怎么拼命,时局已定!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忠肝义胆敌不过花花肠子,庸脂俗粉代替了风华绝貌,一板一眼没有色气的正剧再也打动不了人心。


一上一下,一谐一庄!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照进了现世。

如今见惯了文替,武替甚至被抠图做戏当猴耍的我们。看到这一幕,会不会感同身受?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戏是当代社会的缩影。做戏做良心,没有了良心,戏就只能是杂耍。

我们拥有了和平,我们有足够的物资将物欲填满,可失去的本心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至此,从战争年代熬到和平年代的南海十三郎没有了重拾妙笔的雄心,他将自己彻底放逐,躲到自己至真至美的世界,以乞丐的姿态面世,终日走走停停,半醉半醒,任由满身污泥与恶臭淹没从前的威名与才气。

他以此明志,保住了一个天才最高贵的身段,也让我们看到了天才最本真的样子,干净自重洒脱,不羁又执拗,矜持如赤子。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看到晚期撂倒的十三郎在小巷与大道上游走,却是一种说不出的轻松与自在。然后你会想,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辛辛苦苦几十年,打一份工,浑浑噩噩混两个钱,想尽办法把自己喂饱,将周身穿暖,然后呢?老了倦了,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怕死怕穷怕寂寞,年纪轻轻就把自己委屈成俗世的走狗!

可不可以也壮胆同这个社会讲,老子不喜欢!老子不要这样!

最外后果不外乎死,穷困和寂寞。值得恐惧吗?还未做就已经肝颤,但是十三郎真的敢这样做了,为了他中意的戏,为了他最纯真的自我,疯癫半世,敢爱敢恨,死不放松。质本洁来还洁去,真劲!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活着有什么好,死又有什么可怕,最可悲的是活了一世都未曾心有所属,像狗一样为了什么摇尾乞怜,未有为自己的选择坚持,革命,日日都在重复,将就,看着体面,实则,败絮其中。

南海十三郎真有其人也好,是杜国威妙笔写就也罢,从前的香港有这样一位剧作家做出这样一出傲骨铮铮的好戏为“戏”正名,就已经解释了,我们为什么总在怀念香港电影,谈论香港电影。

有创意,讲良心,编剧会写,导演敢拍,演员会演,大家讲心。不死现在,精气神全无,一缺三,靠技术和钱死撑。

无论如何,就想片尾打出的那句话,文字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们,为了文章有价,交出才华与初心,共勉。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什么叫文章有价?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谢君豪打败张国荣的神作,香港电影无法复制的《南海十三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