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持股市值超万亿,房地产仍是“池中物”


险资持股市值超万亿,房地产仍是“池中物”

中房报记者 苗野 | 北京报道

一家公司对自己的遭遇,戏谑地称是“水逆的2018”,目前只有华夏幸福。

2018年,通过转让25.25%股权,华夏幸福引入平安成为第二大股东。董秘林成红最近在业绩会上对此称,平安入股华夏幸福是作为财务性投资,平安方面承诺不主动谋求上市公司控制权。

这是险资对房地产重仓的经典案例。华夏幸福被险资举牌也不会是个案。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2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89项,注册规模1245.40亿元。另有数据显示,地产股是险资重仓较多的行业之一,保险资金重仓持有不下50家地产股,持有的数量达252.22亿股,持仓总市值达530.65亿元。万科A、金融街、阳光城是险资持仓市值较多的地产股,在上市房企的前十大股东中多有保险资管持股。

另一个利好来自政策面,1月28日,银保监会官网挂出一篇题为《鼓励保险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拓宽专项产品投资范围,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文章,意在鼓励保险公司使用长久期账户资金,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

前两年让房地产企业胆战心惊的“宝万之争”“金地与安邦之战”似乎远去。一家中型规模保险机构的投资经理透露:“股权比较分散、高股息率、低估值的民企都有可能是险资的猎物,我们也在观察且不断往股票池纳入地产股。主要还是受益于一线城市楼市销售回暖的优质地产龙头股,以及区域战略型估值较低的地产公司。”

偏爱房地产的高收益

险资的地产图谱里,以平安系、安邦系、宝能系最为闻名。碧桂园、朗诗、融创中国、旭辉控股都有“二当家”平安的身影。金融街、远洋地产、金地集团的二股东都是“安邦系”,同时它还持有中国建筑、万科A、保利发展公司的股票,市值大约在千亿元。“宝能系”则重仓过万科,还参与了华侨城A的定增计划。

这些屡屡爆出大宗交易的险资企业,都曾经是举牌潮的弄潮者,在它们的带领下,生命人寿、新华保险等险资新生力军亦带着大批资金进场,常年潜伏A股及H股,伺机而动。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保险资金规模达16.4万亿元,其中11.71%的资金量即1.92万亿元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A股流通市值的5%。截至2019年2月,险资入市资金已经达到20987亿元,“市值”两个月飙升1767亿元,在投资规模中的占比上升至12.51%。

随着A股市场进入年报披露高峰期,险资持股路径浮出“水面”,经记者梳理,这2万亿元险资主要流向了银行、房地产等行业。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收盘,险资共持有159家上市公司合计617.48亿股股票,持仓总市值达10878.65亿元。其中,金融街是险资持股比例最高的地产股,为30.85%。平安人寿举牌华夏幸福涉及137.7亿元的交易资金,是去年险资举牌中交易金额最高的一笔。另外,在去年四季度险资新进个股中,招商蛇口是险资新进数量最多、市值最高的地产股,前海人寿去年新进招商蛇口2587.24万股,按最新收盘价22.64元计算,市值5.86亿元,较去年底的4.49亿元增长了30%。

对于险资偏爱地产股,民生证券发表研报认为,从内生因素来看,随着保险公司保费收入逐年增长,保险公司自身具有不断增长的资金配置需求。从外部因素来看,一方面房地产板块历来具有高ROE(净资产收益率)、低波动性、业绩预期优良等优质属性,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已逐渐步入稳定发展期,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背景下,龙头房企兼具价值与成长属性,对于险资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加仓、债权认购,险资始终在路上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此前透露,中国平安做股票投资主要是选企业、看行业,开展集中投资。股票股价背后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企业盈利和风险溢价,企业盈利是支撑股价的持续性因素。因此平安开展股权投资标准是企业要有好的战略规划、稳健的文化、良好的执行和稳定增长的盈利表现。“满足这些条件的公司确实不多,银行和不动产多一点。”

截至去年年末,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五大A股上市险企投资性房地产余额,合计为849.04亿元,同比增长约11.95%,房地产投资增速颇为稳健。

对比来看,在规模方面,截至2018年年末,中国平安投资性房地产最多,中国人保次之,这2家余额均超过100亿元,其他3家规模均低于100亿元。从增速来看,中国平安与中国太保的投资性房地产较2017年出现微降,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出现大幅增长。中国人寿对此表示,增幅较高源于“新增投资性房地产”。新华保险提到变动原因亦为“新购置投资性房地产”。

这也有案例佐证,2018年11月,平安人寿通过QDII资金出资9000万英镑收购英国伦敦劳合社大厦;3月,中国人寿与天津市天泰置业签订协议,出资19.12亿元,购置后者某写字楼部分楼层,用途为办公用房,部分用于出租。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郝演苏认为,一方面,险企能够通过自有地产项目,协同业务,控制成本。另一方面,目前有部分保险公司自有的地产并非完全自用,而是将部分房产如办公楼对外出租,获取稳定资金收益,同时也是给未来发展规划好使用空间的配置。

虽然房地产投资在险企总的资产配置占比不高,但去年险企地产投资租金收益颇为可观。上述五大险企去年合计租金收入为53.92亿元,同比增长24%。

据记者了解,保险机构对房地产进行投资,除购置海内外地产项目等直接投资外,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间接投资。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布局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2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89项,注册规模1245.4亿元。

多位保险资管人士表示,2019年不动产依然是险企重点投资领域,增加对房地产的配置是新趋势,希望接下来不动产的投资能占到投资组合的10%。

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公开表示,平安的房地产投资,皆具合规性,投资均在银保监会政策允许批准范围之内,而且占比很小。像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的资产类别上限是30%,相对于平安7万亿元总资产来说,不动产房地产投资占比仅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