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財富軸線鉅變!從東西,到南北

石家莊財富軸線鉅變!從東西,到南北

點擊播放 收聽語音 ↑↑↑

解放初期,石家莊的城市基本框架是沿著產業空間東西向發展的。而處在京廣鐵路上的大城市,基本都是沿著鐵路線,也就是南北向的主流經濟軸來發展的。

中規院制定的《石家莊城市空間戰略規劃》,就是幫我們理順了東西曆史軸線和南北發展軸線的關係。

上回我們說到,《欒城,請出列!》,在一份由中規院2003年制定的《石家莊城市空間戰略規劃》中,欒城將在2020年後成為石家莊南部新的中心城區。

石家莊財富軸線鉅變!從東西,到南北

有人說,時間都過去16年啦,現在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份《戰略規劃》還管用嗎?

這個真說不準。但我們能說準的是,它提出2010年之前的“1+4”模式,和2010年之後的“1+3”模式,都被實際應用到了石家莊前兩次的《城市總體規劃》中。

石家莊財富軸線鉅變!從東西,到南北

2020年後,是否會繼續採用它的“1+2”模式,把欒城也納入到中心城區範圍內,等待新的《城市總體規劃》出爐後,就水落石出啦。

目前得到的消息,制定2020-2035年石家莊城市規劃的核心團隊,還是來自中規院。

有人留言打趣,說石家莊的發展方向,東西南北都輪一遍啦,到底哪兒最靠譜?

其實,哪兒都靠譜。不是我和稀泥,這話說起來可就長了去啦。

早在剛解放的時候,中央很看中石家莊,畢竟是全國第一個解放的大城市,而且新中國還是從西柏坡走出來的,1952年就想把省會搬到石家莊。

雖然迫於當時的經濟條件太差,沒有搬成,但是在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規劃”中,國家給了我們不少重點投資項目,棉紡、製藥、熱電、化工。

現在你數數石家莊的國有大企業,也還是這幾家。而這些企業當初的選址都是東西向一字排開,導致城市的基本框架也就沿著產業空間的方向發展了。

石家莊財富軸線鉅變!從東西,到南北

這其實是比較另類的。

怎麼就另類了呢?

因為凡是處在京廣鐵路上的大城市,基本都是沿著鐵路線,也就是南北向的主流經濟軸來發展的。

有人不服,說我們東西向也算是沿著石太鐵路發展的呀。

石太和京廣可沒法比,京廣鐵路線是國家一級軸線,“兩橫三縱”之一,而“兩橫三縱”五條軸線,撐起了全國城市化的戰略格局。

石家莊財富軸線鉅變!從東西,到南北

石家莊財富軸線鉅變!從東西,到南北

大城市都沿著鐵路線發展,有什麼好處呢?

物資豐富,且物流成本低。

石家莊西邊是山,北邊是河,最經濟的拓展方向就是往南。我們一直都存在雙軸錯位的問題。

2003年,中規院制定的《石家莊城市空間戰略規劃》,就是幫我們理順了東西曆史軸線和南北發展軸線的關係。

石家莊財富軸線鉅變!從東西,到南北

還有人質疑,我們中心城區還沒搞明白呢,怎麼老想著往外跑?

之前我們介紹過,石家莊城市框架的底盤,當年打造得太小了,沒想到後面能成為省會城市,導致中心城區內,工業廠房散亂在各處,城中村更是星羅棋佈,還有很多你動也動不了的單位。

多少年來,我們都是以老火車站為中心,一圈一圈地往外“攤大餅”。

石家莊財富軸線鉅變!從東西,到南北

北京“攤大餅”很快,各種資源隨意調配。石家莊攤不起,一是因為我們的中心城區規模太小,僅佔整個市域面積的2.88%,對周邊縣市的輻射能力相當有限;二是因為周邊縣市的經濟基礎普遍較差,也支持不了中心城區的發展。

用中規院專家的話說,在“市帶縣”管理體制下,石家莊就是“小馬拉破車”的典型案例。

我們2003年之後提出“組團”發展,2014年實施行政區劃調整,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突破舊有中心城區的狹小格局。

石家莊財富軸線鉅變!從東西,到南北

在即將出爐的《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中,是否會強調石家莊作為冀中南經濟圈經濟振興中心的地位,是否會將欒城區納入中心城區的規劃範圍,趨勢造就財富,讓我們拭目以待。

關注楊濤有料,下期我們要說的是,北京的學區房眼看要黃了,石家莊還遠嗎?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