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總”到“老董”,央企掌門人稱謂變化中的啟示

2017年2月15日,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幹部大會在京召開,會議宣佈了國務院國資委關於集團公司領導班子調整及建設規範董事會的決定。

僅僅在十多年前,央企公司還很少出現“董事長”這樣的字眼。而現如今,國資委監管的102家中央企業,沒有建立董事會的還真是不多了。

這些年來,央企的一把手們紛紛從“老總”向“老董”轉型。不過大家都知道,位高權重的大人物通常不會只有一個頭銜。

從“老總”到“老董”,央企掌門人稱謂變化中的啟示

設立董事會,在央企是大勢所趨

在中國黃金集團的幹部大會上,國資委企幹二局局長姜維亮宣佈了國資委決定:

成立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董事會;任命宋鑫同志為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董事長,劉冰同志為董事;聘任王子民、孫曉文、蘇徵、蔣開喜4位同志為外部董事;同意鮑海文同志為職工董事人選;

提名劉冰同志為總經理人選,魏山峰、王晉定、孫連忠、楊奇、趙佔國5位同志為副總經理人選,朱書紅同志為總會計師人選;國資委黨委任命劉冰同志為黨委副書記。

多說一句,姜維亮明確表示,國資委這一決定,是推動央企建設規範董事會,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步伐,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落地央企深度黨建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那麼問題來了,所有央企都建立董事會了沒有?有沒有董事會區別在哪?這項舉措與混合所有制改革有關聯嗎?

關於第一個問題,2016年8月,國資委在中航、南航、東航、中鋼等央企開展規範董事會建設試點,使建設規範董事會試點的央企上升到85家,這是目前瞭解到的數量。

關於第二個問題,董事長一位、董事一位、外部董事若干(多數為4位)以及職工董事一位,差不多就是央企董事會的標配(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就是這樣)。

中國黃金集團董事長宋鑫,同時也是黨組書記。關於這項任命,對國企略有了解的人都不會感到奇怪。可以說,除少數情況(領導班子有空缺或者代行職責);幾乎所有的央企一把手都是董事長+黨委(組)書記雙頭銜,另選賢能擔任總經理+黨委(組)副書記並在董事會中擔任董事。這一人事任命的考量,仍然可以從中國黃金集團找到答案——

姜維亮表示,此次中國黃金集團建設規範董事會及相應領導班子的調整,是國資委黨委貫徹落實2016年召開的全國國企黨建工作會議精神,根據中國黃金集團改革發展的實際需要,按照國資委關於建設規範董事會的相關要求;

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在中央企業層面全面推行董事長、黨委書記由一人擔任,在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經國資委黨委認真研究、通盤考慮,慎重做出的決定。

可以很明確地說,央企設立董事會,與當前大熱的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關係極為緊密。簡單說,國資國企改革有兩大重點:股權結構和治理機制。其中股權結構改革與現代公司制度完善是相互促進的。

大多數央企為國有獨資,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能較好地解決股權結構過於單一的問題,而設立董事會的作用就在於,保證股權治理處於均衡狀態,有效解決治理結構缺失的不足。

再簡單一點說就是,設立董事會是保護各方權利的基礎,是吸引各方資本進入企業的前提。當然,對那些的確需要國有獨資的企業,通過建立和完善董事會,也有助於形成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法人治理結構。例如董事會設立中,引入外部董事、在董事會引入職工民主選舉出的職工代表董事。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國資報告》撰文,表示:“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大力推進規範董事會建設,制訂加強外部董事隊伍建設的規範性文件,加強出資人機構與董事會的溝通制度化,建立健全外部董事獨立報告、董事會述職並接受質詢、董事會決策失誤問責追責、董事會內部制衡等制度。”

同時,肖亞慶還提出要加快建立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推進企業經理層成員市場化選聘和職業經理人試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