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盱眙龍蝦小鎮再迎政策利好

近幾年,“小龍蝦”一度成為美食屆的C位擔當,小龍蝦產業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小龍蝦消費市場持續放大,產業鏈不斷延伸,從上游苗種繁殖、小龍蝦養殖、捕撈到下游消費,形成了一條兩千億元的完整產業鏈。

在強勁的市場“剛需”下,小龍蝦產業從最初的“捕撈+餐飲”逐漸發展成集“苗種繁育、健康養殖、加工出口、餐飲物流、節慶文化”於一體的產業鏈條。從“池塘到餐桌”中間經歷了各種環節,每個環節都相輔相成,在發展過程中相互促進也相互制約。

小龍蝦產業鏈圖

小龍蝦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盱眙龍蝦小鎮再迎政策利好

小龍蝦烹調方式多樣,肉質鮮美,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可以成為餐桌上的美食。近年來,我國小龍蝦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小龍蝦消費持續增長。面對火爆的市場,小龍蝦產量持續攀升。2017年,中國小龍蝦產業加快發展,養殖面積突破1000萬畝,產量突破100萬噸,經濟總產值突破2600億元。據預測,小龍蝦產量將進一步增長,2019年或將達到145萬噸。

小龍蝦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盱眙龍蝦小鎮再迎政策利好

從地區分佈來看,國內小龍蝦養殖產量排名前五的省份為湖北省、安徽省、江蘇省、湖南省、江西省。近年來,該5省份的小龍蝦養殖面積均呈增長趨勢。整體來看,全國小龍蝦產量前五省合計養殖龍蝦產量佔全國總產量超九成。

小龍蝦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盱眙龍蝦小鎮再迎政策利好

*數據以2017年小龍蝦產量為準

盱眙龍蝦小鎮

江蘇省作為中國五大小龍蝦大省,小龍蝦產業一直保持較快較好發展。江蘇省13個設區市均有小龍蝦養殖,但養殖面積主要集中在淮安市、泰州市、揚州市和鹽城市等四市,其中淮安市盱眙縣的小龍蝦更是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盱眙縣龍蝦產業鏈條完整,為了更好地促進發展,當地建設了盱眙龍蝦小鎮。特色小鎮“非鎮非區”,不是行政區劃單元上的一個鎮,也不是產業園區的一個區,而是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結合自身特質,找準產業定位,科學進行規劃,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遊特色和一定社區功能,形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臺。對於小鎮的分類,可以根據小鎮主導產業、地理位置、規模、資源、歷史、文化等進行分類。

盱眙龍蝦小鎮則以龍蝦產業為核心進行發展。

小龍蝦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盱眙龍蝦小鎮再迎政策利好

“盱眙龍蝦小鎮”(核心區)位於盱眙縣盱城街道,是盱眙基礎最好、資源最佳、品牌最響、潛力最大的特色小鎮。小鎮境內建有龍蝦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以及龍蝦大廈、龍蝦大都會、龍蝦博物館、龍蝦廣場、龍蝦品牌店等一系列文化、休閒、觀光、娛樂、餐飲、體驗等場所。經過連續十六屆龍蝦節慶的成功打造,龍蝦產業已成為盱眙的特色產業、支柱產業,龍蝦品牌價值將近190億元。

盱眙龍蝦小鎮重點在技術研發、生態繁育、綜合種養、休閒觀光等方面進行打造,構建“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龍蝦產業發展平臺,帶動全縣龍蝦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文化、旅遊和生產、生活、生態的融合發展,努力構建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功能疊加融合、體制機制靈活的特色小鎮。

小龍蝦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盱眙龍蝦小鎮再迎政策利好

國內龍蝦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盱眙龍蝦小鎮結合當地優勢積極佈局,以打造集“龍蝦產業發展,文化藝術交流,休閒體驗和旅遊度假”為一體的國際級品牌特色小鎮,創建產城融合創新的先導區。盱眙龍蝦小鎮將形成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產業、文化、旅遊融合,帶動當地龍蝦產業發展。

此外,為了更好地促進盱眙龍蝦小鎮的發展,盱眙縣發佈了龍蝦小鎮控制性詳細規劃(2019~2030)的批前公示。據《批前公示》顯示,盱眙龍蝦小鎮的發展目標為打造以“龍蝦全產業鏈開發為核心、文化休閒度假為延伸、研學科普教育為特色、產城融合發展為目標”的標杆級龍蝦產業特色小鎮。功能定位為集旅遊觀光、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等為主要功能的綜合性區域。具體內容如下:

盱眙縣龍蝦小鎮控制性詳細規劃(2019~2030)批前公示

一、編制目的

為適應盱眙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響應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號召,指導特色小鎮的建設發展,盱眙縣人民政府考慮地方實際情況,提出編制《盱眙縣龍蝦小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為特色小鎮的開發建設提供技術及法定依據。

二、規劃期限

規劃年限:2019-2030年;

規劃基準年:2019年。

三、規劃範圍

西至新海大道,南至寶山路-甘泉路,東至草澗大溝,北至十里營大道,總用地面積約為336.45公頃。核心區規劃面積116.52公頃。

四、規劃原則

(一)緊湊性原則

緊湊佈置各類用地,根據實際建設需求,適度提高容積率、建築高度等控制指標,在增強土地與基礎設施利用效率的同時,體現精明增長,優地優用。

(二)剛性與彈性原則

充分考慮發展與建設的複雜性和不可預見性因素,處理好剛性與彈性的關係,體現規劃的經濟性和可實施性,保證規劃的適應性及合理發展的彈性。

(三)生態性原則

結合道路綠化、水系綠化,形成生態網絡。創建富有活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規劃區新形象。

(四)可持續發展原則

妥善處理近期建設和遠景目標的矛盾,統一規劃,分期實施,以適應不同階段的需要,並做到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效益的統一。

(五)盤活存量原則

結合片區內建築的建設情況,充分利用已有建築對其進行改造升級,提升片區建築的綜合品質。

五、規劃目標與功能定位

發展目標:以“龍蝦全產業鏈開發為核心、文化休閒度假為延伸、研學科普教育為特色、產城融合發展為目標”的標杆級龍蝦產業特色小鎮。

功能定位:集旅遊觀光、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等為主要功能的綜合性區域。

六、規劃結構

規劃區總體形成“一核、兩軸、三片、多點”的空間佈局結構。

“一核”——龍蝦小鎮功能核心,是龍蝦小鎮的商務辦公、對外展示、酒店、遊覽、冷鏈物流、科創孵化與電商平臺等核心功能的所在地。

“一軸”——沿山水大道串聯起多個功能片區,形成一條統領全區的交通軸線與景觀軸線。

“三片”——由重要道路及軸線劃分的三個功能片區,分別為西部科教生活片區,中部的商業配套片區與商貿物流片區以及東部產業片區。

“多點”——結合主要出入口、景觀點所設置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節點。

七、交通系統

結合規劃區實際的建設需求,規劃區道路分為對外聯繫的高速公路、內部道路兩類,內部形成主幹路、次幹路、支路三級系統。

高速公路

新揚高速從規劃區中部穿過,沿高速兩側各控制不少於50米的防護綠地。

主幹路

規劃範圍內主幹路有四條,分別為十里營大道、山水大道、葵花大道和甘泉路。沿山水大道兩側各控制不少於25米的綠帶,沿十里營大道和葵花大道兩側各控制不少於15米的綠帶。道路紅線寬度控制在36-45米。

次幹路

規劃範圍內城市次幹路有七條,分別為科技路、人民路、寶山路、新海大道、工業路、梅花大道和黃山路,道路紅線寬度控制在24-28米。

支路

規劃城市支路新增規劃一路、規劃二路、規劃三路、規劃四路、規劃五路、產業一路、產業二路、產業三路、產業四路以及華山路,道路紅線寬度控制在8-18米。

公示附圖

小龍蝦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盱眙龍蝦小鎮再迎政策利好

小龍蝦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盱眙龍蝦小鎮再迎政策利好

小龍蝦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盱眙龍蝦小鎮再迎政策利好

小龍蝦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盱眙龍蝦小鎮再迎政策利好

特色小鎮自開展以來,成為各地熱門的發展方向。目前,中商產業研究院在特色小鎮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擁有多個成功案例。中商產業研究院根據十多年的產業規劃諮詢實踐,重點突出可落地可執行,形成“規劃先行,統籌安排,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落地理念。中商產業研究院致力成為全國領先的特色小鎮綜合服務專家,搭建三產平臺:產業基金、產業小鎮、產業龍頭;最終實現:挖掘核心競爭力,成就產業領軍者。

小龍蝦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盱眙龍蝦小鎮再迎政策利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