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話、中華典故造就山西讓人頂禮膜拜、冠絕於世的“巨人”們


山西表裡山河,人文薈萃,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神話傳說中的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都發生在這裡,堯舜禹也都在這裡建都立業,而關公、孟母、介子推等名人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在山西,就有這麼一些歷史“巨人”,矗立在各個旅遊景區,站成一道風景,述說著中華幾千年的故事……

大同雲岡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其中,高17米的釋迦牟尼坐像,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胸肋以上部位保存較為完整。佛像兩耳垂肩,臉型豐滿圓潤,兩眼有神,鼻直口方,面帶慈祥,雕飾精美,富麗雄健,是雲岡石窟中富有代表性的石雕佳作。

主尊佛像眼部特寫,雲岡石窟第5窟北壁

蒙山大佛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寺底村西北方,蒙山大佛開鑿於北齊天保年間,原是蒙山開化寺後的摩崖佛像。

論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毀。1980年蒙山大佛被重新發現,發現時佛頭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風化嚴重。

古籍記載蒙山大佛高59米,根據實際測量,蒙山大佛兩腿底部至頸部高約30米,按比例估計原來的佛頭高約10米,加上後世重修時補築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約為46米

2007年,太原市政府對其進行修繕保護,新修了高約12米的佛頭。

炎帝像,老頂山炎帝像是一座大型銅像,位於山西省長治市。炎帝像在全世界僅次於美國自由女神像,居世界第二。

炎帝像座落在長治市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中海拔一千多米的老頂山半山腰山上,俯瞰著整個長治市。高39米,是亞洲最高的炎帝銅像。 人們可以由階梯逐級而上,至像頂,遠觀長治全景盡收眼底,縱觀老頂五峰浮現雲端,讓人心曠神怡。偉岸的炎帝像矗立山頭,守護著長治人民。

基座上的炎帝銅像為全身站立像,披髮、赤臂,上身著獸皮,下身以樹葉相遮,微微抬起的雙手捧著一捆穀穗,其面部神態莊嚴肅穆,氣度非凡,是以一個神化了的人的形象設計,塑像雕飾雋美、線條均勻、光潔如玉、熠熠閃爍。 炎帝像雄踞百穀山巔,背靠群山,目視遠方,雍容端莊,栩栩如生,堪稱銅型藝術中的瑰寶。高大的身軀、莊重的面孔、寬廣的胸膛、強壯的臂膀、有力的巨手、金黃的穗谷,無不顯示出先祖的偉大風貌和聰穎睿智。


大禹像,上古大神——大禹像,位於山西芮城,是黃河流域最大的石雕大禹像,大禹像雕像置於望嶽亭東的平臺上,整個像。高12.33米,應該是黃河流域最大的一尊石雕大禹像。由175立方青石疊砌雕鑿而成,雕像上題寫的“大禹像”三個大字,雕像頭戴斗笠,身披錙衣,右手執治水工具耒,左臂平展外伸,雙目炯炯有神,俯視黃河,造型神采飛揚,頗具感染力,為大禹渡的標誌性、紀念性的雕塑 。

介子推像,介子推與母親 當年介子推追隨晉文公流亡十九年,輔佐晉文公回晉國執政後,厭惡朝中的勢利之氣,攜母離開晉國國都。據當地民間傳說,介公母子曾來綿山景區隱居,晉文公放火燒山,也難尋介子推。後來在一棵枯樹下發現介子推和母親的屍骨,晉文公悲痛萬分,遂將綿山改名為介山。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巨大的雕像述說著一代風骨的氣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