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趙長江:迎接全面電動化,打造強大中國車塑造全球品牌

為了共同探討汽車產業發展大計,以“創新、開放、綠色——聚焦汽車產業變革與機遇”為主題的“2019中國汽車論壇”於2019年4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舉辦。在4月18日召開的主題論壇“汽車企業發展策略與佈局”,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做了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比亞迪趙長江:迎接全面電動化,打造強大中國車塑造全球品牌


各位領導,董會長以及各位媒體,還有汽車界的各位領導,大家上午好!

我覺得本次上海車展開幕,我們覺得有這樣一個定調,正處於中國汽車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交匯點,應該是中國汽車工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我們覺得作為比亞迪來講,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格局。

我們看一下今年一季度市場持續的下滑,但是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高達85%的高速增長,比亞迪的增長是150%,從這個數據上可以看出來比亞迪打造了多款的爆款,我們原EV的破局,引領了8個月在細分市場作為銷量冠軍的地位。作為唐DM,我們叫PHEV唐的產品,也實現了中國品牌向上突破25萬級別細分市場的前8,進入到行業前八的水平。唐EV是三個八春季新品發佈會當中發佈的,也是達到了35萬EV的市場。比亞迪已經進入到了跟合資和外資企業共同競爭的高階人群地位的競爭格局。

我們想其實從宏觀面來看,我們看今年也看過去,今年電動車已經突破了5%,去年的12月份已經是接近5%,今年已經突破了5%,回顧這樣一個數據。在2005-2015年這十年期間是從0到1,發展也進入到了一個起步期。從1%到5%,其實是2016-2018年,這隻花了短短三年時間。

短短三年時間,其實每增長1%帶來是20多萬輛市場的份額,或者說市場的容量,可以判斷在三年時間的突破,可以看出中國的市場是從政策單輪驅動變成了政策+市場順輪驅動的局面。

為了迎接全面電動化的到來,我跟大家彙報一下比亞迪做了哪些準備。新技術帶來的產業的變革、技術革命所擁有的先決的條件,如果是商業模式的變革很難帶動產業的變革,所以在我國其實能看到比國外來得更加猛烈和徹底的就是中國的汽車其實進入到電動化帶來的快速道,這樣一個快速道其實迎來的是更多市場的需求,也是多樣性的一線、二線以及低線市場的全面爆發。

我跟大家彙報一下怎麼樣在這樣一個變革期的比亞迪的策略。我們的整體策略就是要打造強大中國車,我們覺得“強”是非常重要的,是民族的使命,也是國家戰略的使命,也是我們中國的技術企業擁有這樣一個基礎的使命。第二是塑造全球品牌,我剛剛看到馮總報告裡面講得非常詳細,其實技術領域廣汽也是做得非常好的,我們跟廣汽也有一定的合作。

強大中國車其實最核心的是掌握科技,十多年前其實比亞迪就掌握了核心的動力技術,七年前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很多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眾多的黑科技,或者說在基礎平臺的技術,三電一芯,到IGBT,包括DM3.0的技術,包括造車平臺,也包括開放創新的移動智能等平臺的打造,包括體驗端的雲服務,讓數字化的服務、數字化的體驗真正跟汽車進行很好的連接。

對我們來講,堅持深化核心技術研發,BNA架構、DM3的平臺,依託核心的技術突破,國際化的造車團隊,全球供應商的一流化的體系,讓我們形成了一個BNA的造車架構。在全球進入矩陣式開發,規模化迭代的平臺化開發的2.0的新階段,很清楚的看到汽車將是不斷進化的,硬件領域做好基礎,軟件領域做好智能化的迭代,這是汽車在技術領域的一個變化。在插電混動這塊也有很多,剛剛我都介紹了,但是這裡面有一個核心的三電一芯的技術,就是IGBT的4.0,將電動化的中國芯其實推向了世界級的水平,很客觀的講,在芯片技術、碳化硅這些,我覺得比亞迪是走在前面的,比亞迪也是通過了十幾年技術的積累,已經在中國,尤其是在比亞迪電動化汽車上面已經搭載了,未來CPU、GPU都會在汽車上面廣泛應用,一個車可能有很多技術。

其實汽車的本質,是一個出行的工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必須要安全的,必須要有品質的,所以強大中國車,要堅守對安全和品質的守護。

我們客觀的講,從細緻入微的品質研發體系,到近乎苛刻的品質檢測的流程,再到一流的供應鏈的相助,其實是品質和安全的體系已經加入到了比亞迪品牌的戰略基因,以往認知的比亞迪還是在以往的十多年前的時代,現在來講,我們堅守品質和安全這個體系。

其實以心悅心的服務,以心向心的態度,這是我們對於整個汽車的交互,汽車的服務領域做出的一份承諾。

從去年開始,我們提出了向新而行的服務體系,當然我們也在終端提出了6S的服務模式,我們把傳統的4S,加上我們現在的二手車服務和分享體系,大家很清楚的看到新能源汽車的二手車的評估體系、價值體系、交易模式等等其實還沒有建立完善的體系,我們已經在加快步伐跟行業、友商共同去建設二手車的體系。第二是客戶的關懷和共享,形成分享的體系,這個也包括線上的模式,我們有一個迪粉會,用戶已經接近60萬,日活達到了3.7萬的用戶,我們形成線上的快速的交互,讓汽車去連接,讓移動的智能去賦能我們用戶的各個體驗的模式。

另外我們在產品的領域,我們提出來了王朝系列和e系列,雙系列的產品,其實大家能看到王朝系列是中國的文化,我們深耕中國文化秦唐宋元,宋MAX,包括我們在上海首發亮相的宋Pro這款產品,也是在塑造動力平臺的王朝系列,形成中國文化的強大的產品矩陣。在e系列這一塊,e系列更加專注燃油車的需求和電動發展的趨勢,所以我們專注於這樣一個領域。當然e系列和王朝系列在新能源汽車在技術領域是同源並行,我們e系列的技術也是王朝系列去搭載,e系列是極致的科技加上智能的輔助,形成了領先的淨值、愉悅的體驗,包括志趣的陪伴,推動我們汽車,尤其是15萬元以內的燃油車向電動化變革。

再彙報一下我們整個匯聚全球的智慧怎麼做的。我們看到中國的汽車設計,其實正在走在世界的前端,得益於什麼呢,我覺得是全球設計的資源和全球設計的體系,作為比亞迪來講,我們也是跟產業一樣的模式,就是引進全球頂級的設計團隊加入到比亞迪,當然我們跟其他的企業有點不同的是,我們打造的Dragon Face的設計語言,也是農元素的設計語言,但是是中國核心的文化和西方的現代化設計語言的完美融合,也為未來的國際化市場破局當中有一些設計方面的前瞻。

其實這三位大師在上海車展的第一天已經亮相,不但是設計的語言,更重要是設計體系和設計的工具,這些上面是給比亞迪有一個重新的塑造。當然我們在5月21日深圳會啟動全球整個設計體系的大樓。我們也在美國和全球一流的設計學院聯合打造為年輕人,為下一個國際化帶來的設計。我們也在西安建立一個設計和技術的中心,汽車的技術和設計進行結合。很多的設計不但是研製的問題,應該是一個體系。

創造惠及全球,汽車工業的百年變革在下半場,讓中國製造惠及全球,這是我們的使命,技術向全行業的開放共享,這是我們深化技術變革,我們叫做寬度1釐米,深度100公里的精神,我們希望把這些共享給整體的行業,當然也是更多的跟行業共融共智的學習,共同創造這樣一個技術的迭代。

所以我們在網聯這一塊,去年開了汽車行業首個開發者大會,這個開發其實在今年來講,已經有一些應用板塊的輸出,我們手機APP的遙控駕駛,我們的全息透明影像系統,當然這是一些點。在面的上面已經有能夠容納400萬個應用體系,我們有開發平臺接近於2000名機構在跟比亞迪進行合作,創造人車社會共同的生態。

在硬件的自動駕駛領域也是同樣的,我覺得這兩年中國的發展非常快,其實很多車已經能夠搭載L2的輔助駕駛的功能了,我想隨著硬件的迭代和軟件的算法,以及跨界的融合,是會有更大的發展,所以比亞迪是把這個硬件、傳感器包括控制器,進行一個跟行業前沿的企業一起去打造。我們現在是整車全面實現L2級的自動輔助駕駛,我們想在後年,應該是可以達到L3級的輔助的駕駛功能。當然比亞迪還有一些除了行業標準之外的黑科技的體現吧。

強大中國車,全球品牌,這是我們在這樣一個變革期很重要的使命,也是我們的願景。

今天講得比較多,從研發體系到產品平臺,再到整車的品質,從技術變革到用戶的體驗,我們始終以技術創新打造技術的品牌,所以今天很榮幸也很高興代表比亞迪汽車,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淺顯的理解,也很感謝會長和主辦方給予我們這樣一個平臺。

謝謝大家的聆聽,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