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能臣監管下的皇帝:漢昭帝劉弗陵

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化歷史上,說到建立豐功偉業的皇帝,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秦皇漢武,雖然兩者都存在著不少的爭議,但是不得不說他們給我們後世留下的影響十分深遠。秦始皇建立秦朝,開啟了封建王朝的統治,而漢武帝則是將漢朝發展到了一個巔峰,不過漢武帝之後的漢朝開始逐漸再走下坡路。

漢武帝的接班人是劉弗陵,是漢武帝劉徹的小兒子,他的母親是著名的以“奇女子氣”得寵的鉤弋夫人。據說鉤弋夫人懷他時同和上古的堯帝一樣都是懷胎十四月而生,雖然他與其他人有不同,可是原本皇位是輪不到他的,他也沒這個能力,因為他太年幼了,但是後來直到發生了出名的巫蠱之禍。

被能臣監管下的皇帝:漢昭帝劉弗陵

其實說起來這禍亂的源頭是他的父親,武帝喜愛寵幸後宮,所以經常發生嬪妃們先得寵而後失寵的情況,這些妃子們為了得寵便開始利用巫術,後來慢慢事情逐漸開始蔓延到朝堂。丞相公孫賀為了將功補過救兒子,所以自請逮捕經常用暴力觸碰律法的朱安世,但是沒想到的是將其逮捕後被反告,武帝寵臣江充奉命查案,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牽連數十萬人,並將衛氏盟友損失殆盡。

後來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因受蘇文、江充等人誣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敗後自殺,太子一脈只剩下了一個僥倖存活的幼子劉病已,而這件事最終的結局是老臣上書為太子伸冤,武帝悔悟讓案情終於大白,但為時已晚。

在太子死後,他的幾個兒子均不得武帝的歡心,也因為太子之事數年沒有立儲,後來武帝見年僅五六歲的劉弗陵很像他少年之時,甚是喜愛,便暗示群臣要立他為儲,而為了防止外戚干政,武帝便將他的母親處死。

在幾年之後,武帝病逝,劉弗陵登基,霍光奉遺詔成為輔政之一掌握大多數權力,將朝政穩固,但到了他十二歲的時候,輔臣之間矛盾激化,立後一事定下來為輔臣之一上官家的女兒,然而此事以後,霍光和上官家以及另一位輔政大臣的衝突日漸明顯,後來這兩位大臣連同燕王劉旦等勢力就暫時聯合起來,試圖殺死霍光,廢掉他這個皇帝。

被能臣監管下的皇帝:漢昭帝劉弗陵

因此,他們趁霍光休假沐浴時,直接將彈劾霍光的奏章送到了他的手裡,但是他在看到奏章後,並沒有按照這些人預想的去問罪霍光,反而是壓下來,因為他其實看到奏章的內容時,就已經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等到第二天上朝的時候,霍光知道了,便罷朝想要知道他這個皇帝的意思,他召見其進宮並直接當著群臣的面揭露了這些人的陰謀,粉碎了這幫人的計劃。

在使用計策失敗後,上官家和這些勢力開始計劃發動政變,但最後還沒等政變發動起來,便被告密遭到鎮壓,參與其中的大臣皆被滅族,而九歲的上官皇后,因為年紀幼小,又是霍光的外孫女,所以未被廢黜。

此事以後,霍光得到了漢昭帝的全面信任,導致不但霍光權傾朝野,而且也在朝廷內部形成了一個霍氏關係的勢力網,其成為了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這種統治不僅限於朝堂政事,連後宮之事都只能聽從其安排。

原本漢昭帝對於這個皇后就沒什麼感覺,在經歷了政變之事後,對於這個發動政變臣子的子嗣更沒有什麼好感,因此越發冷落。但是,上官皇后作為霍光的外孫女,自然有著不一樣的待遇。霍光在發現這種情況後,為了讓其得到專寵,能夠順利懷孕誕下皇子,禁止任何的嬪妃接近他,而且就連那些宮女也有嚴格要求,為了防止她們得到寵幸,下令讓宮女們穿“窮絝”(有前後襠、繫帶很多的一種內褲,不方便解開)。但是直到漢昭帝去世,皇后依然未有子嗣。

被能臣監管下的皇帝:漢昭帝劉弗陵

其實,劉弗陵十分聰慧,從他十四歲就能從奏章中分析出這些人的陰謀,召集賢良文學,出現了史稱的“鹽鐵之議”等等就可以看出來。無論是平定叛亂,還是經濟文化,他都帶來了比較積極的影響,在政事上也依託於霍光做了不少利國利民之事。

但劉弗陵一生只活了二十一年,而從他八歲登基的那年開始,漢朝的統治權力就不在他身上,他雖然初期有一部分,但是漸漸的權力都被霍光拿走,雖然其並沒有什麼取而代之的心,也讓百姓安居,未有災亂,但其沒有將權力還給漢昭帝,卻是實打實的。

其實他如果成長起來,雖然可能不如漢武帝,但也會是一個賢明仁德的君主,他也足夠有能力自己掌握朝廷的局勢,但是最後他的人生在霍光的完全監管之下戛然而止。司馬光曾說: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詐,固可以親政矣。著名的詩人蘇轍也說到:昭帝享國十三年,年甫及冠,功未有見於天下,其不及成王者亦遠矣。天壽雖出於天,然人事常參焉。故吾以為成王之壽考,周公之功也;昭帝之短折,霍光之過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