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融通讓“一帶一路”走得更順暢


聚焦“一帶一路” | 資金融通讓“一帶一路”走得更順暢


2018年4月20日,北京——花旗集團今日宣佈已與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分別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MOU),旨在加強彼此之間的夥伴關係,通過更緊密的合作來支持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所進行的海外投資和項目拓展。

“商品、資金、技術、人員流通,可以為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和廣闊空間……我們還制定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發佈了《“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為共建“一帶一路”融資合作提供指南。”4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表示。

全球融資服務體系在為“一帶一路”融通商機的同時,“一帶一路”也為其開放和國際合作提供新的機遇。而資金融通之路的不斷深化,則給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

全球融資服務體系的新機遇

“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和地區,佔世界人口60%,佔世界GDP的三分之一左右。這些國家和地區大多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基礎設施建設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但這些區域的工業、農業和進出口近年來都非常活躍,是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發展潛力巨大,與此同時,貿易融資需求也不斷擴大。

根據亞投行《2019亞洲基礎設施融資報告》顯示,亞洲大部分地區仍然具有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機會,目前的基礎設施融資仍主要由銀行貸款驅動。此外,亞洲開發銀行估計,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融資缺口約為每年4590億美元。

4月22日,“一帶一路”領導小組辦公室發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指出,2013年至2018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於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增速,佔中國貨物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27.4%。

“僅在亞洲地區,未來10年至少需要8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在日前舉辦的國際商會(ICC)銀行委員會2019年會上,國家開發銀行運營管理局副局長龔春剛說。

龔春剛分析道,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實現“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是建設的優先領域,投融資貿易合作是重點的內容,“一帶一路”要發展經濟就需要先讓基礎設施聯通起來,讓貿易聯通起來,實現貿易投資的便利化,這其中最重要的是通過金融安排使資金融通起來。這就為國際型銀行投融資合作提供了新的機會。

“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涉及投融資、證券和保險等金融領域各類業務。這意味著“一帶一路”不僅對銀行業是一個機會,它對所有的資金供給者來說都是如此,包括投行、基金、多邊金融機構以及保險等。

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表示,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從大寫意到工筆畫,自貿試驗區快速發展,中國企業融入國際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增加,以企業為中心的綜合化貿易金融服務需求日益旺盛,為中外銀行界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希望中外金融從業者在‘一帶一路’沿線貿易金融和對外擔保,為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提供結算和融資服務,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科技手段創新服務等方面,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加快推進產品、服務和經營模式優化升級。”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我們看到很多電子商務領域的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地走向海外。因此,充分利用好國際銀行廣泛而成熟的全球網絡,對‘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環境、發展機會、潛在風險等進行全面分析,從而提供豐富的產品、強大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以及基於對中國市場的深刻理解,幫助出海的中國企業實現更高效的外匯風險管理,自動收款對賬和實施全球化的現金管理。不得不說,‘一帶一路’倡議為金融業的全球化發展和區域化合作提供了新機遇。”花旗銀行“一帶一路”銀行部主管李蓓蓓說。

中外資銀行合作、融通漸成趨勢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我國銀行保險業在提供金融保障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4月25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資金融通分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指出,截至2018年底,11家中資銀行在28個沿線國家建立了76家一級機構。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花旗銀行把‘一帶一路’作為戰略佈局上的重點。我們跟中國幾家銀行簽署了‘一帶一路’的專門協議,旨在加深我們的優勢互補。花旗銀行在全球160多個國家有經營和網點的基礎上,這160多個國家裡面有100個國家是‘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牽手中國的銀行,能夠助力花旗銀行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更好地服務客戶。”李蓓蓓接受《中國報道》採訪時如是說。

中國整體的金融業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國際化程度相對落後。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除了中國銀行較早“走出去”因而有較強的分行網絡以外,其他銀行的海外分行數量都較為有限,特別是在不發達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分行更少。因此,藉助外資銀行的力量,以便於對當地情況有更深入的瞭解。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讓原本處於競爭關係的中外資行迎來了合作的契機。外資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市場已建立了成熟的業務網絡,中資行更加了解中國企業的需求,雙方聯動境內外金融資源,可以有效拓展業務,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資金融通為“一帶一路”建設框架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供了長期、穩定的融資安排,促進更多項目加快落地,有力支持了項目所在國實體產業的發展,不少項目直接或將有效改變當地人的生活和國家發展的面貌。

比如,2018年9月,中巴經濟走廊首個水電投資項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項目順利實現截流,該項目不僅為巴基斯坦提供優質清潔能源,還可以有效緩解巴電力供應瓶頸,助力該國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據瞭解,在項目總投資的17.4億美元中,絲路基金貸款2億美元。


本文刊載於《中國報道》第5期

採寫:《中國報道》記者 張利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