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之前有人給我灌輸過「現實主義題材濾鏡」的概念,那就是沒有濾鏡,呈現人物和畫面最真實貼切的感覺。最近在追的《青春鬥》,就還蠻吻合的。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趙導寶刀未老,目前劇情也是延續了一貫不拖沓的風格。它講的是五個性格各異的女孩——向真(鄭爽飾)、錢貝貝(蓋玥希飾)、丁蘭(徐悅飾)、晉小妮(陳小紜飾)、于慧(王秀竹飾),從畢業季到步入社會的青春成長史。

雖然故事才剛開始,但欣慰的是,我們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同款青春」。

#女生宿舍的同款友誼#

當時追JTBC的《青春時代》時,被五個女孩的同居友誼感動到一塌糊塗,感覺每個人物都有幾個側面能戳中自己,就自動代入和她們一起成長了一次。

《青春鬥》裡的女生宿舍友誼也很寫實,我們可以從她們的故事裡一下穿越回當年。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投幣洗衣機和盥洗室引起極度舒適

是不是每個宿舍都有向真這號人物,到處操心姐們的感情生活,發現目標就開始拉郎配。哈哈大家都是這樣嗎?四個人裡如果三個人都有男朋友,那對第四個人來說是很危險的事情,有人無時無刻會給你念經。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宿舍有人分手,是根本藏不住的,但凡有點蛛絲馬跡,都會被其他三位翻個底朝天。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看彈幕說特別羨慕她們的磨合度,就算前一秒吵翻天,下一秒誰出事了,其他人一定飛奔過去,必要時候男朋友自動讓位。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時不時都會湊在一起開比慘大會,說著"以後姐混出來了帶你們一把"的豪言壯語。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相處四年,大家已經到了可以分享秘密的時候,雖然成長環境和性格不一樣,摩擦一定有,也經常因為小事在心裡打結,但還是隨著撕x結束而被解開。記得當時我們宿舍氛圍也很好,大家商量著有什麼問題一定解決完再睡覺,如果都悶不做聲,矛盾會積壓起來,真的想解決的時候卻無從下手。

看她們的相處模式就想感嘆,如果青春時代有過一段很棒的宿舍友情,往後各奔東西,這種"幸運感"還是會時常伴隨著你。

雖然劇裡調侃說,閨蜜就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拆你的臺。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但其實還有後半句要補上,我拆的臺,我親手給你搭好。

#青春,帶點衝動和酸澀味道#

初戀、失戀是青春裡逃不開的關鍵詞,這劇從開場到現在一直在上演畢業季戀愛的美好與破碎的交織感。

校園裡的我們,談戀愛特別純粹,開始就開始唄,後來回想似乎夾雜著一絲衝動。那又怎樣呢,快來品品學霸是怎麼談戀愛的,靠分數追!我喜歡你就努力考第一名,打擾了打擾了,我的成績不該現在才超過你: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丁蘭有學霸女孩的高傲和自持,但在愛情裡不端著,不來不主動,來了就接著。

劇中幾位女生的戀愛觀還是不一樣的,性格風風火火的向真,在愛情裡也是主動型。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前幾集她和趙聰的香蔥cp我是磕得很開心的,聰哥慘!作為大一軍訓隊伍裡唯一長相順眼的男孩,向真挑中後便開始猛攻,歡喜冤家式地相處了四年。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錢貝貝是被動型,她對感情的態度還是延續她的孤傲高冷,不喜歡就不留情面: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她是渴望戀愛的呀,只是一直端著,看到自己暗戀的男孩和別的女孩子在一起,瞬間又很自卑。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直到程宇出現,一番死纏爛打,她才稍微把心門打開一點點。

而晉小妮呢,愛得太卑微,男朋友和于慧因為工作關係走近一點她都要跟蹤,這樣是會給對方造成情感壓迫的。

男朋友和她提分手,她也選擇很極端的方式應對,再要麼就是逃避,自我欺騙。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畢業季的戀愛純粹,但最後都充滿酸澀感?

最新劇情裡,趙聰因為牽涉詐騙案而失蹤,向真強行"被分手";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好不容易投入一段感情的貝貝,也沒那麼好運。

這時候程宇已經顯現出了嚴重的心理障礙,他缺乏安全感,在戀愛關係中是低自尊的,但偏偏佔有慾太可怕,為了讓貝貝多陪自己,他把房間門鎖上,扔掉鑰匙,這種程度算軟禁了吧?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現實中這種極端的蠻多的,看彈幕很多女孩在吐槽前男友和程宇一模一樣,因為心理缺失,表現得非常幼稚,這份愛讓人太有負擔了。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家庭觀念並不同的丁蘭和高原,能走多遠?感覺也是搖搖欲墜。

所以說很多人羨慕從大學校園裡走出去還依然蒼翠欲滴的愛情,因為都知道挺得過畢業季、家庭、自己...這些大關有多難得。

但是我們心裡清楚,當時我們不完全懂愛是什麼,但選擇開始的時候就沒想過淺嘗輒止,都是奔著義無反顧去的。

那些看似懵懂、雖然短暫卻拋出過真心的青春時代的戀愛,你們還記得麼?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和自己"鬥"#

對我們這代人來說,青春就是個大型角鬥場,我們好像沒有一刻停止過「鬥」。

這種"鬥",更像是對現實和生活的抗爭與衝撞。雖然我們這代年輕人不像上一輩,沒經歷過什麼大環境的改造,比如下崗潮啊之類的,大體上青春時代沒有沉重的色彩,保留著特有的個性與張揚,但我們也不是一路坦途的。

因為擺在年輕人面前的矛盾確實很多。

我們要和自己鬥。在關鍵轉折點,快速從學生變成社會人,尋找未來方向的時候,特別迷茫,好多事情都是腦子一熱就做了。

趙聰給向真分析考研or就業的利弊的時候,也像是給大四學生們剖析著未來。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于慧一身熱血,投入到畢業生創業風潮中去,她是從小地方來的,渴望成功,就是不服。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太真實了叭,向真一聽說姐們兒要開公司,也不管有沒有經驗和錢就嚷著入股。看到這裡的時候還是蠻有共鳴的,動過創業念頭的年輕人都懂,可以和朋友們輸出一百多個項目思路,只是無疾而終哈哈。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公司倒閉了,有人和她們說小地方也挺好,也有人把她們打擊個粉碎,說想開公司還差火候,她們揚言打死也要在北京拼下去。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去哪隻是個人選擇問題,但這種遇挫後重頭再來的勁兒還是讓人感動,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啊。

有人還在和家庭鬥,也可以說是在和壓得喘不過氣的「精神煩惱」鬥。昨晚的劇情中,丁蘭的原生家庭之痛被揭開。

她興沖沖地抱著慕尼黑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回去,母親一口否決,你還上學?

二話不說跑到廚房燒掉了護照和機票。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這種思想固化的母親,反過來指責子女不負責,實際上是在掩飾自己的專治和霸道,她想的並不是女兒的前途,而是束縛她的手腳。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不是我說,這媽太可怕了,為了防止女兒留後手,把她的身份證搗得粉碎。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甚至把女兒的男朋友叫過來,手把手教學讓他放棄...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這種強勢型母親形象,現實生活中並不在少數。我想起有個朋友和我們分享過的故事,她媽媽個性很要強,從小對她方方面面要求極高,穿什麼衣服鞋子,什麼時間學習,和什麼同學玩...全部要管,如果女兒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就會變得非常抓狂,她現在還能回憶起學生時代有次考試失利,她媽媽二話不問操起菜刀追著她砍(當然是刀背)。

不過她已經很釋然地說這些,因為後面她媽媽還是想通了,慢慢調整,後來母女關係變得很和諧,這種結果是最好不過。

有時候,父母強勢加在子女身上的東西,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倫理觀念上,這種情感綁架,子女想要嗎。

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多大?《天空之城》裡那位強勢的媽把兒子當做全部的精神寄託,不懂力量均衡,最後兒子還是失控了。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看《青春鬥》目前的劇情裡,丁蘭已經顯現了一小部分,她對自己苛刻到變態,不允許出現破綻,考試只能第一,考了第二就會陷入自責而驚慌的情緒中。

我覺得是因為她太想證明自己,因為母親覺得她學哲學專業=完蛋了,這啥破玩意兒沒用的。(父母輩只希望兒女安安穩穩,學所謂好找工作的專業)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還有個情節是她去宿管那兒找錄取信件,沒找到,突然崩潰,把高原晾在宿舍樓下,後來向真說順手給她取了,她立馬飛奔下樓找高原和解。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她大多數的時候都在隱忍,但有時候也會非常情緒化。

看向真和向真媽的相處就讓人放鬆很多,一通電話就能感受到,家庭的溫馨感對向真個性的加持。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強勢媽媽不一定能把女兒管教得服服帖帖,這種帶有"馴服"意味的教育方式,只會起到反效果,而積壓起來的這塊陰影,往後都很難淡化。

我們也在和時代鬥。想起有人說過,"這些畢業生就像什麼呢?如同千萬根針走向了大海。"

在別人看來這些年輕人叛逆又自大,但其實他們清楚,在時代面前自己的渺小,要靠自己去和所有不確定的因素鬥爭。

欣慰的是,我們生長在不同的境遇下,但生活最終還是公平的:跌倒過、走過彎路、自我較勁過,才能逼出身體裡的能量,解鎖全新的自己。看到有個朋友說得超貼切:恐慌和希望的博弈,成就了我的青春。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大概《青春鬥》戳人的意義也就在這兒吧,這部劇就像我們這代人生活的書寫者和記錄人。如趙導所說:"青年是未來的希望,我只想記錄這一代的年輕人。"

故事裡的每個角色都是鮮活的普通人,正面臨著我們年輕人需要面臨的生活現實,而我們也像他們一樣,活得姿態各異。

就像劇裡有句話說的,生活總會有各種阻撓,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對抗方式。不管怎麼鬥,"鬥"就對了啊。

在恐慌和希望中博弈才是我們年輕人的常態?

最後安利~這劇播出環境也是慘,首播撞上《都挺好》大結局,又接檔了年代劇《芝麻胡同》,前後收視群體差距是比較大的,但我們看到《青春鬥》還是能打,目前劇情節奏很穩,再加上現實題材不缺討論點,同期播出劇裡,還是挺看好的~(北京&東方衛視,四大網播平臺同步更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