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凝视深渊深渊亦凝视你,一部剧十集,丈量我们与恶的距离

01

逆行

《流星花园》之后,偶像剧大陆超过了台湾;《琅琊榜》、《甄嬛传》到了台湾,四处霸屏,全岛追大陆剧,情非得已。

不知不觉,中国台湾的电视剧制作水平,落后大陆,已经很多年了。

2019年,竞争突然“逆行”,台剧冒出一部《我们与恶的距离》。剧本很深刻,讲述了媒体、民众、人心、人性与作恶的一线之隔,主题深刻,讲述平民视角,豆瓣打出9.5分。

本文不做剧透,说点个人感受。

它有两条贯穿的主旨含义。

其一,蝴蝶风暴。某个小人物的动作或者事件,随着现代媒体加入后放大,成为一个群体围观的事件,并且超出人们意愿,不断周边发酵。

你凝视深渊深渊亦凝视你,一部剧十集,丈量我们与恶的距离

其二,撩拨人性恶。网上、网下,某个角色一个随手的小动作,就在播撒种子,到了另一个时间线爆发,撩动其他人与恶的距离。

你和深渊,彼此注目凝视。

这两点都很神奇,集中在一部剧中。

02

营销真相

剧中曾老师说:不要挑战人性。

这部剧怎么讲述人性?

人性就是站在自己角度的追索。

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相信自己相信的事实,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信息,只能认知自己认知能力范围内的规律。

换句话说,如果不走出心理舒适区,我们只是生活在自我城堡的孤家寡人。

媒体提供给我们的信息食粮,是根据我们人性弱点精心打造的商业产品,可能根本无关真相。

你可以认为是台湾版的浮世绘,也可以解读为亚太版的“黑客帝国”,你睡在那个封闭舱里,直到死亡都未曾醒来。

你凝视深渊深渊亦凝视你,一部剧十集,丈量我们与恶的距离

拿着媒体职业标准说事,干的都是迎合市场、投靠点击率的活。

既然“每则谣言都有听众”,谙熟公众情绪发泄点媒体,暗中扇动着蝴蝶翅膀,乐意向着世俗甚至低俗投怀送抱。

真是一个很肮脏、看不到希望的传媒时代。

03

精神病

剧中显示,社会有种流行病:精神病。

讲述病态社会,需要真实文艺勇气。

有些人是真得了精神病,也没什么可怕的,病人呗。

有些人没得,但已经表现得像个精神病。

还有更多人,争先恐后要得精神病。

精神病有个特权,剧中称为“病识感”。他们发病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因此不负法律责任。你可以认为得病具备某些特权。

然后很多正常人坠入了病体。

你凝视深渊深渊亦凝视你,一部剧十集,丈量我们与恶的距离

乔安就是这样。她不承认儿子离去,在自我封闭中死撑了两年,家庭濒临破裂,人也变了。不负责任,与主动去作恶,又有什么差别呢?

这样的“病人”我们社会还有多少?

让我想起了好莱坞剧,《丧尸围城》。

其实真相比这个更恐怖——众生皆有病。

04

否定

我们生活多了很多“杠精”。台湾如此,大陆也如此。

他们喜欢争论,喜欢辩出输赢,无非通过否定别人获得自我优越。确实不少人一生下来就是赢家,一路顺顺利利,看别人都是“何不食肉糜”。

不是每个人生下来都可以选择。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只能选择自己今后的路,远近、宽窄,或平坦或崎岖,而且选择权有限,选择面狭小。

人在不断否定中成长。

有些时候能抵抗住外来的压力,有些时候就不那么幸运,压力会侵蚀进来,你会慢慢相信那些观点,那些否定你选择的力量,可能真的左右了你的未来。

社会阶层已经撕裂。

上层人看底层人的拼命,永远是茫然和不理解。

乔安那句“真相永远就只会怪我们的社会体制出了问题”,有点为了表达而表达,实乃不能解释的解释。

05

恶与作恶

剧中有个本源性的事件,人们很容易在情绪的操纵下,一拥而上,辨识这种“恶”。

殊不知,整个辨识的过程,因为人的立场不同,知识文化水平的差异,教育背景的高下,已经退化为对另一种恶的撩拨。

从看客心理到下场作恶,鲁迅先生就批判得很严重,直到现在,公众还是难免这种禁锢,因为人容易掉入情绪化的陷阱,失去理智。

你凝视深渊深渊亦凝视你,一部剧十集,丈量我们与恶的距离

爱因斯坦说:“有两样东西是无限的:宇宙和人类的愚蠢。”

人常见的失误在于,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很聪慧,很主观地分析,较轻率地下判断。

自己不看自己的问题,却热衷于评论别人。

人类学会说话,用了两年,却要花后面的几十年学会闭嘴。

偏见由心生,地狱由口出。

看得见的东西就不用相信,就是因为看不见,我们才更有机会去相信。

绝对认知论的金句。刷新我的三观了。

大家有空多看看别人那里发生了什么,未来可能发生到自己身上,很有可能。

人性的壮美高度相似,人性的缺陷也高度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