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玛才旦再拍藏族电影,《撞死了一只羊》不搞廉价的高原鸡汤

万玛才旦导演的电影《撞死了一只羊》全国上映。万玛才旦导演善于拍摄藏区题材的影片,在讲一个藏区故事的同时,为电影带上不少的宗教色彩。浓厚的宗教味道,让这位导演的电影偏向于深刻。而其实,世界各地,最为深刻的电影,都带着宗教的宿命色彩。万玛才旦镜头下的藏区民众和藏区佛教,是其电影助飞的两翼。

万玛才旦再拍藏族电影,《撞死了一只羊》不搞廉价的高原鸡汤


《撞死了一个只羊》,依旧是藏区民众的生活,加上一种宗教的命运观念的“句式”。万玛才旦导演将两个故事融为了一个。第一个故事,则是一个藏区开车的司机撞死了一只羊,他请僧人为这只羊超度。第二个故事,则是康巴的汉子要去找老仇家复仇,最终是否血刃了仇家,成为谜一样的存在。

对于撞死一只羊的故事,司机金巴选择请僧人为羊超度,对非藏区民众来讲,多少带着宗教的色彩,甚至于会蒙上一种“谜一般的膜拜”。这种膜拜,与我们对藏区民众的步行朝拜有着谜一样的好奇一致,都是将其神圣化处理,并且认为这是信仰的力量。我们善于这种廉价的感动,却很难进入一种对藏区文化的真正认知当中。

万玛才旦再拍藏族电影,《撞死了一只羊》不搞廉价的高原鸡汤


而杀手复仇的故事,则被开篇名义。《撞死了一只羊》在开篇便用字幕的方式告诉观众,在藏区,有仇必报,杀我亲人者,我必血刃之。这个复仇的故事,倒是和这个给羊超度的故事形成了互文关系。超度羊,看似体现的是宗教式的仁慈。而血刃仇家,也是藏区藏民的一种传承精神。这两种意志,又是如何在这个族群当中传播并且并行不悖的呢?

按理说,仁慈和复仇,是截然对立的。撞死了一只羊,并且请僧人帮助其超度,送它上天葬台,让它被鹰隼啄食,从而带到天国,这是一种仁慈。而这种仁慈,则是一个常年在外跑运输的火车司机所携带的。这种仁慈,是藏区特有的精神,还是货车司机遭遇藏区之外的文明之后共振出来的呢?

万玛才旦再拍藏族电影,《撞死了一只羊》不搞廉价的高原鸡汤


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因为电影当中,有一处司机和老板娘的对话。老板娘认为,司机与“我们这个地方的人不太一样”。这种仁慈,借助僧人的超度完成,以藏区佛教的方式展开,但却又并非完全隶属于自己的固有文化形态。反倒是复仇主义,被《撞死了一只羊》开篇名义,直接定义为,这是我们藏区的传统。

所以,在司机身上,有着一个矛盾共生体存在。他一方面不希望杀手复仇成功,所以自己开车追过去。一方面,又有一种潜意识当中的复仇快感。当司机驾车离去,半路抛锚的时候,他躺在车轱辘旁边小憩,有了一段梦境戏份。在这段梦境当中,司机成为复仇者,并且血刃了仇敌。

万玛才旦再拍藏族电影,《撞死了一只羊》不搞廉价的高原鸡汤


影片最终的梦境,让整个故事合二为一。它讲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矛盾共生体”。我们一方面讲求人次,一方面又讲求报仇雪恨。这其实正是全体人类面对文明形态的共同特点。万玛才旦《撞死了一只羊》讲的是藏区故事,演的是藏区生活者面对的矛盾困惑。而这种困惑,也是全人类的。

我们是选择仁慈的宽容,还是复仇的快感呢?于藏区而言,后者是其祖训。于世人而言,前者又是大家所公认的价值观念体系。所以,这种传统的藏区意识和现代的外界意识,在走南闯北的司机身上,形成了矛盾体。也便产生了他最后的梦境。

万玛才旦再拍藏族电影,《撞死了一只羊》不搞廉价的高原鸡汤


在影片当中,传统与现代有过多重影像符号的表达。比如,天葬台上,本来是秃鹰群飞,但突然间,便变成了一架行驶而过的飞机。如果说秃鹰是传统符号的表达的话,那飞机则是一种现代的代表符号。两者以一种梦幻的方式交替。这是文明转型期的时候,大家普遍面对的哲学困境问题。

《撞死了一只羊》讲的正是人类生存意志上的哲学小困境问题,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如何抉择。万玛才旦导演的镜头语言非常朴实,甚至于朴素到让很多观众看不懂的程度。尤其缓慢地叙事表达,对不少观众构成审美挑衅。吃惯了爆米花,来品《撞死了一只羊》这样的味道层次过多的电影,不容易接受。

万玛才旦再拍藏族电影,《撞死了一只羊》不搞廉价的高原鸡汤


而对于万玛才旦导演来讲,他的作品一直在讲述藏区民众在当下的哲学生存困境问题。包括2015年的《塔洛》等等,都是传统与现代的迷失问题。这一主题当然是深刻的。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大师应该不仅仅是关注这些哲学上的生存困境,而且应该以社会学的角度展示族群关系图谱当中的诸多困境问题。

万玛才旦导演的诸多作品,困境都是个人的。我相信,这位导演在酝酿大部头,他离真正的大师,还差一部族群困境的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