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組隊兩不耽誤,原創不應有“鄙視鏈”

表白組隊兩不耽誤,原創不應有“鄙視鏈”

《這就是原創》確實專注原創,幾乎每期節目都在推行新玩法。來到第七期,本輪環節是原創捕手組隊戰。

但,與其說是“組隊戰”不如說是“組隊愛”,因為雖然事關“搶人”,但節目全程都充滿愛,這主要源自玩法的創意。本期具體設定是16組唱作人為所愛的隊長寫一首表白歌曲,三位隊長通過30秒旋律來對該學員進行判斷並做出選擇,如果最後雙選成功那麼即認定為組隊完畢。

原本應當是刺激甚至是鬥氣的環節,最終呈現出更多的是樂趣跟有愛。

樂趣在於默契大考驗,雖然三位隊長對唱作人們都已足夠熟悉,但30秒旋律小樣的變數太大,完全不足以百分百判斷正確。這也就有了節目中出現隊長分析得煞有介事,但最終結果卻另有真相,諸如袁野夕以及閆澤歡的作品被就各位隊長嚴重“誤判”。

表白組隊兩不耽誤,原創不應有“鄙視鏈”

有愛則在於表白,寫“情歌”對於諸位唱作人而言並非難事,但難就難在寫出新意。所以,此處有愛的含義不止於飽含愛意,更是充滿原創新意。在我看來,本期節目有新意的表白歌曲包括但不僅限於:閆澤歡的《暖》,新在基於個人風格加入808鼓機元素。這可能是對王嘉爾最直白的表白,因為808所代表的當下Rap音樂正是王嘉爾的所愛。宋念宇的《雨中的唯一》,新在歌詞內容巧妙的以“雨”為題來表達對蕭敬騰的愛,各位都知道的,這位正是被譽為“雨神”本尊。同時,歌曲本身也相當美妙,美妙到讓陳粒連呼一串“好聽”。

所以雖然組隊是本期的頭等事,但打造作品已然處於重要位置。無論是此前的音樂辯論還是此番的音樂表白,節目的軸心從來都沒有改變:以作品為重。

表白組隊兩不耽誤,原創不應有“鄙視鏈”

經過多番雙選,最終三位隊長的戰隊正式組建:

蕭敬騰的“虎克隊”,孟慧圓、宋念宇、袁野夕、霓虹花園。

王嘉爾的“對對隊”,Matzka瑪斯卡、秦凡淇、閆澤歡、Round_2。

陳粒的“追夢人兒隊”,唐漢霄、楊眾國、鄧見超、REBBY張書睿。

表白組隊兩不耽誤,原創不應有“鄙視鏈”

以上正好組成《這就是原創》全國十二強的陣容,各位的勝出完全由實力支撐。足夠細心的話就不難發現,當初節目正式開播前的“猛獸原創榜”上,處於top10的唱作人都已正式被淘汰。

本期節目,流局的唱作人陣容中正好有“猛獸原創榜”上的top10,孟楠、西樓、諾爾曼。從當初榜單上的十強到如今的止步全國12強,究竟發生了什麼?

表白組隊兩不耽誤,原創不應有“鄙視鏈”

或許會存在這樣一種解讀,認為他們此前在榜單上的風光只是虛名。我可以負責任地講,這是誤會。他們進入節目,在節目中持續進階,依靠的絕對不止虛名,而是具備說服力的實力。就以孟楠、西樓、諾爾曼三位為例,他們都是極具辨識度的唱作人,功底有保障,風格有突顯。孟楠,在另類風格領域深耕,節目裡曾奉獻出《硬邦邦》這般極具實驗性質的好作品。本期節目裡,以表白之名她創作出一首結合電子音樂、世界音樂、音樂劇等多種元素的《龍之夢》,演出過程中三位隊長全程陶醉。最後蕭敬騰講,一直在等這樣一個作品。

我想,孟楠對於節目,甚至對於樂壇的貢獻在於,她讓我們見識了原創音樂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西樓,節目裡的“蒙面俠”,雖然造型低調但作品足夠有存在感,本期節目《我自己有海》以電子音樂為框架創造出意境突顯的清新作品,他講自己社交很少,我想音樂就成為他跟世界建立起聯繫的方式。所以他出現在節目裡,走到全國12強的位置,能夠告訴所有唱作人,不要害怕“被忽視”,音樂能夠為你打開一個世界。同樣的擁有自己“音樂世界”的還有諾爾曼,一位相當感性卻獨立的女唱作人,本期節目她以民族風味強烈的《你從空中落》展示出出色的樂感跟演唱意識。對於如她這般正處於成長期的唱作人而言,並沒有“淘汰”這回事情,從節目中走出去,她會迎來更寬廣的世界。

表白組隊兩不耽誤,原創不應有“鄙視鏈”

所以我說,“猛獸原創榜”上的top10最終止步全國12強,並非實力問題。具體來講,他們未能更進一步更多是受到三位隊長在選人過程中偏好的影響。

蕭敬騰、王嘉爾、陳粒,三位屬於極致風格的代表,他們各自擁有一整套鮮明的審美體系,由此在進行選人時會呈現出強烈的偏好。這不是偏頗,這是忠於自己的音樂價值觀。

表白組隊兩不耽誤,原創不應有“鄙視鏈”

所以,蕭敬騰會選擇同擁有搖滾底色的霓虹花園。王嘉爾要拿下同屬於節奏領域的Round_2跟Matzka瑪斯卡。而陳粒則是一定要跟楊眾國、鄧見超這般同樣獨立藝術氣質的唱作人組隊的。以此為邏輯來分析最終遭淘汰的幾位唱作人情況就很清晰,他們並非實力不濟,只是風格方面跟隊長有所差異。

面對均可謂優質的唱作人,“選擇合適的”即成為隊長們進行取捨的關鍵標準。蕭敬騰講得清楚,我只有比你們更鑽牛角尖的看你們,才是最對得起你們的方式。在進行評判跟選擇時表現嚴苛,才是對原創音樂最好的負責。也只有嚴格按照自己的審美體系進行甄選,才能夠保證最終組隊的隊員是自己能夠進行指導跟交流的。《這就是原創》是一檔成長系音樂節目,確保協助唱作人獲取更多增量是貫穿始終的軸心。

表白組隊兩不耽誤,原創不應有“鄙視鏈”

當然,情況分析這麼多還是無法避免爭議。本期節目因為全國12強誕生引發的針對“猛獸原創榜”上top10的各種話題裡有一個相當具有代表性:音樂“鄙視鏈”。

“鄙視鏈”在現實中真實存在,比如在市場中攜帶“流量”、“網紅”標籤的作品往往都會被看低。這同樣出現在“猛獸原創榜”上,以top10中的《學貓叫》為最甚,這首“網生”歌曲遭受了諸多非議,已然是處於“鄙視鏈”最底端。處於底端的表現主要有兩條,其一,作品本身被質疑,認為《學貓叫》出現在以原創為核心的節目中實屬不搭調。其二,喜歡作品的聽者被質疑。認為喜歡《學貓叫》就是品位不濟,欣賞能力欠缺。

表白組隊兩不耽誤,原創不應有“鄙視鏈”

這兩條的傷害力頗高,因為它們分別攻擊了創作者的原創能力,以及,聽者的欣賞能力。那麼,到底什麼是“鄙視鏈”?這其實並不屬於任何科學理論或者行業規則,這本質上是個體主觀的產物,“鄙視鏈”之所以存在更多是為滿足個體彰顯“優越感”的需求,以此來標榜品位。具體表現就是聽獨立音樂的看低聽流行的,喜歡嚴肅創作者的無法接受“流量”歌手以及“網紅”歌手。這些本無道理,卻被當作是“金科玉律”。

好在《這就是原創》節目中,我看到了對這種認知的修正。記得在節目第三期節目中,《學貓叫》的創作者小峰峰就曾表達過自己的想法,他講“市場允許我做這種歌,我就可以,不管別人怎麼去說我”。這句話一方面是在表達自己的決心,另一方面表露的就是“鄙視鏈”存在。

表白組隊兩不耽誤,原創不應有“鄙視鏈”

“鄙視鏈”困擾的不僅是聽者,創作者同樣受其害。在我看來,有必要藉助節目對這條鏈進行一次徹底清算,至少爭取讓原創迴歸純粹。《這就是原創》播出至今,並沒有受到“鄙視鏈”的影響,大到節目導向,小到三位隊長的價值表述,都在保持原創的純粹性。從中清晰傳達的核心就是:原創本質不存在高低差別,區別只是在於創作對象跟訴求的不同。有的唱作人為市場而創作,他們希望得到消費者認可,所以作品通常會呈現出大眾化口味;有的唱作人為自我而創作,他們看中的是自我表達,他們的作品往往是高度異化的風格。這兩類,只有審美趣味的差別,“鄙視鏈”的頂端或者底端?這種分類並不存在。

我還清晰記得第一期節目裡的情景,當時是徐徐若楓的作品《熱死了》,他自己並不確定是否能算作原創,蕭敬騰給出肯定答覆,當然算。這句回答堅定有力,可以將其視作是對“鄙視鏈”最徹底的回擊。如果把《熱死了》放到市場裡,放到某些人裡價值觀裡,註定處於底端,但在節目裡它受到了理應的尊重。

表白組隊兩不耽誤,原創不應有“鄙視鏈”

修正類似“鄙視鏈”這種錯誤的認知,就是《這就是原創》的意義所在。

對於原創音樂,不被標籤所誤導,保持最大程度的開放,這才是現代的我們該具備的素養。作為聽者,不要看低任何原創作品,它們只有受眾差異,沒有地位高低。口水歌同樣也可以有深意,要知道在節目裡已經普及過《學貓叫》背後的感人故事。作為創作者,更應該放開視野,抱著學習的態度去嘗試不同風格類型,因為在音樂越來越趨向於Fusion(融合)化的當下,所有元素是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關於這點,在《這就是原創》節目中其實已經得到印證。

表白組隊兩不耽誤,原創不應有“鄙視鏈”

即便只是在第七期節目裡,Fusion都已經算是高亮關鍵詞。前文已經提及的,閆澤歡的《暖》融合了Trap跟搖滾,宋念宇的《雨中的唯一》融合R&B跟電子音樂,孟楠的《龍之夢》融合電子音樂、世界音樂、音樂劇等多種元素,而這些作品中都有流行元素的存在。諸如此類作品正是在實際創作方式證明突破“鄙視鏈”的必要,音樂本就應該回歸純粹,不以高低來審視區隔,要以豐富創作為重心進行包容。

表白組隊兩不耽誤,原創不應有“鄙視鏈”

當《這就是原創》進行到全國12強的階段,包容成為顯而易見的事情。12組唱作人中風格各異,他們不曾被看低,都得到平等尊重。而那些最終未能進入下一期節目的唱作人,也並非因為“鄙視鏈”的存在才被淘汰,更多是因為在節目的語境中,三位隊長根據各自情況進行的取捨。這種取捨對於他們到底有多痛苦?節目裡蕭敬騰對他無法選擇入隊的孟楠說,我有點內疚,隨即走向前深深擁抱了她。

節目規則導致必定有差異對待,但對於原創音樂以及唱作人的尊重,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