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會海為啥反彈回潮?

文山会海为啥反弹回潮?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明確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提出要著力解決文山會海反彈回潮以及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過度留痕等形式主義問題。

文山会海为啥反弹回潮?

為落實中央的要求,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出臺“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若干具體措施”,包括五個方面53條具體舉措,其中明確發給縣級以下的文件、召開的會議減少30%-50%,對縣鎮村和廠礦企業學校的督查檢查考核事項減少50%以上等具體要求。

今天的《成峰觀點》,本臺評論員牛日成、龍俊峰評說:剷除病根,讓形式主義“失寵”。

文山会海为啥反弹回潮?文山会海为啥反弹回潮?

要說形式主義,早已不是新鮮的話題。多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反覆強調反對形式主義、杜絕形式主義,但是,從這次中央和廣東的文件所列舉的形式主義突出問題來看,可以看出形式主義的表現形式既有“舊模樣”,也有“新樣子”。

文山会海为啥反弹回潮?

我們注意到文件中的一些表述,比如:文山會海反彈回潮、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落實工作任務和反映效果過度強調“留痕”,這些問題都很容易從現實生活中找到具體的佐證。

就說文山會海,現在,網絡化、信息化已經給政令傳遞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工作部署快速下達到基層也已經不成問題。但是,一些地方和單位還是會議一個接一個開,文件一份接一份發,導致文山會海出現反彈回潮的現象。

文山会海为啥反弹回潮?

再說各種檢查考核,對某項工作一級接一級、一個部門接一個部門重複檢查考核。每次檢查考核,基層都要準備各種各樣的材料,耗費心機做好迎來送往,生怕“得罪”的檢查組,導致基層單位疲於奔命,苦不堪言。

還有,近年來特別強調“痕跡管理”,要求基層工作適度“留痕”,避免弄虛作假、欺上瞞下,要追究責任也很清晰,應該說有一定必要性的。但是,在實行的過程中,“痕跡管理”又出現了“變異”,演變成為事事要“留痕”、處處要“留痕”。這就造成基層工作人員不管做啥事,不管事情大小,首先都要考慮的就是怎麼留下“痕跡”,甚至會刻意製造“痕跡”,以應對各種檢查考核。在很多地方,原本必要的“痕跡管理”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不正常的“痕跡主義”,滋生出形式主義的新花樣。

文山会海为啥反弹回潮?

這些新老形式主義的危害性都不可低估。它們不僅會造成一些地方領導幹部作風浮誇,抓工作任務落實流於開會、發文、講話這“三板斧”,還會造成一級傳染一級“以形式主義應對形式主義”,導致基層幹部忙於做表面文章,巧於應付上級,不說真話,助長弄虛作假之風的蔓延。

因此,中央到省再次採取具體措施解決形式主義的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文山会海为啥反弹回潮?

要有效解決形式主義的突出問題,需要找到病根,對症下藥。

文山会海为啥反弹回潮?

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中央出臺“八項規定”之後,文山會海的形式主義問題得到了很大的遏制。但是,為什麼又會出現反彈回潮,還存在會議開個不停、文件發了一大摞、檢查考核一波接一波這樣的問題呢?

毫無疑問,根子就在官僚主義上。官僚主義與形式主義就是一對“孿生兄弟”,官僚主義作風必然催生形式主義的做法。一些領導幹部管事做事把功夫下在形式上,以文件貫徹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只管怎麼樣用漂亮的彙報材料“表功”。正如俗話說的一樣:有的官員眼睛長到頭頂上,只會往上看,不會往下看,“只管領導滿足,不管群眾罵娘”。這種官僚主義作風不剎住不行。

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的問題,病根同樣也是官僚主義、功利主義。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為了在管事,甚至純屬是為了顯示權力,刷存在感,而設置各種各樣的檢查考核項目,重複檢查。相反,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沒有及時解決,百姓的正當訴求置之不理,失信於民。

文山会海为啥反弹回潮?

要剷除形式主義的病根,需要科學設置各級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項目,重視實際效果,增加民意調查的權重,避免浮在材料彙報的層面上。評價領導幹部政績,只有以群眾說了算,才能避免不被精心炮製出來的文字材料所矇蔽,才可望避免“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不正常現象。

還要提的一點是,這次中央和省對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定出了減少發文開會數量和督查檢查考核事項的具體幅度,這應當成為硬指標,而且要做到有證可查,杜絕弄虛作假。對於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堅決嚴懲不貸。

說到底,要剷除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頑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必須要下功夫剷除,以消除形式主義帶來的禍害。因為這直接關係到改革發展方針政策的落實,關係到領導幹部隊伍和各級黨政部門作風的轉變,關係到民心所向。

文山会海为啥反弹回潮?

橫看成嶺側成峰,今天的《成峰觀點》就到這。我們下週見。

文山会海为啥反弹回潮?

新銳廣播時評專欄 《成峰觀點》週一至週五8:00—8:30播出。

播出平臺:廣東新聞廣播FM91.4/AM648

文字 | 牛日成、龍俊峰

音頻 | 龍俊峰

排版 | 劉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