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注意!這五類人員將迎來漲薪潮!

今年1月,國家衛健委公佈2019年十項衛生健康工作,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加強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遵循醫療衛生行業人才成長規律,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技術優良、品德高尚的隊伍。

那麼在今年的深化醫療體制改革中,有哪些醫學類人才將收穫更多改革紅利?小編分析主要有以下5類。

醫務人員注意!這五類人員將迎來漲薪潮!

一、全科醫生

國家政策要求到2020年,每萬名城鄉居民須擁有2-3名全科醫生。但從目前完成情況來看,離目標還有一定距離。為迅速壯大全科醫生隊伍,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

去年1月,中國政府網發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對我國全科醫生的培養、執業、待遇、職稱評定等多方面提供了眾多扶持政策。

比如,持續加大農村訂單培養全科醫生,專科醫生轉全科增加執業範圍,基層全科醫生工資向縣級醫院看齊,全科醫生優先有編制,縣管鄉用、鄉管村用,擴大全科醫生特崗計劃,給高額補助等,這些利好政策為全科醫生未來穩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今年,全科醫生隊伍建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前不久,國家衛健委印發《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年修訂版)》,明確將轉崗培訓作為緩解當前全科醫生數量短缺與規範化培訓週期較長的過渡性措施,符合條件的基層醫生將按照規範進行統一轉崗培訓。

短時間內,一支合格的全科醫生隊伍將迅速崛起。隊伍建設起來了,相應的配套措施、激勵政策也會接踵而至,為全科醫生在薪酬待遇和未來發展空間提供相應保障。

尤其對於基層而言,全科醫生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待遇也會節節攀升。

醫務人員注意!這五類人員將迎來漲薪潮!

中醫藥事業在這幾年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國家除了重視中醫學科建設以外,還十分注重中醫人才培養。尤其在基層領域,政府為民間中醫的發展開闢了綠色通道。去年,各地相繼發佈中醫專長證書考核通知。正常情況下,大部分符合條件的考生將於今年拿到《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

這本證書除了可以讓民間中醫獲得直接開診所的資格以外,還將發揮其他優勢。

今年3月,我國首部《純中醫治療醫院標準》發佈,該《標準》在科室設置和人員配備方面提出標準化要求,成為新時期中醫藥領域一次劃時代的探索。

據瞭解,《標準》創新引進了中醫特色工作室,在該工作室的設置中可包含中醫專長醫師工作室。醫師只要取得《中醫專長醫資格證書》,就有機會入駐純中醫醫院工作室。

這也就意味著,中醫專長醫師另一條新的發展出路被打開,無論是開個人診所還是入駐工作室,收入都將得到顯著提高。

醫務人員注意!這五類人員將迎來漲薪潮!

三、藥師

近年來,不管是在設立藥師門診還是藥師法徵集意見方面,都可以看出國家越來越重視藥學領域人才隊伍的發展,與此同時,藥師地位也在不斷鞏固和提高。

執業藥師作為藥學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除了在綜合醫院、零售藥店發揮重要價值以外,在參與基層醫療機構慢病管理方面起到的作用同樣不容小覷。隨著國家對合理用藥工作的不斷重視,藥師在執行、監督處方方面的主角光環將得到進一步凸顯。

近日,國家藥監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兩部委聯合印發《執業藥師職業資格制度規定》。該文件指出,專業技術人員取得執業藥師職業資格,可認定其具備主管藥師或主管中藥師職稱,並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務的條件,且單位根據工作需要擇優聘任。

這就意味著,在全國範圍內,所有執業藥師都可以參與職稱評定,被評定職稱等級越高薪酬越高,執業藥師們升職加薪已經近在咫尺。

醫務人員注意!這五類人員將迎來漲薪潮!

目前,我國康復醫療專業人才不足2萬人;開辦康復治療專業的大學本科院校只有75所,專科院校158所,每年畢業生總數僅約8000人,且七成以上為專科學歷。人才缺口和醫療市場急需之間的矛盾讓康復醫學人才出現供不應求、高價難尋的局面。

“老年人的不斷增加、社會疾病譜的改變、失能人士的不斷增多等,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人們對康復的需求不斷上漲,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康復醫學的建設和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來自山東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孫建博提交了《關於加快推進康復大學建設的建議》。針對目前康復治療師供不應求的現狀,他提出應以建設康復大學為契機,使康復治療成為一級學科,康復治療師成為法定執業者。

立足實際,在健康中國的大背景下,康復市場呈現一片藍海,康復治療師的職業上升前景一片光明。

醫務人員注意!這五類人員將迎來漲薪潮!

2018年8月,國家衛健委官網發佈《關於印發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意見的通知》,力爭到2020年,麻醉醫師數量增加到9萬,每萬人口麻醉醫師數提高到0.65人。

《通知》在提高麻醉醫務人員積極性方面強調,將充分考慮麻醉工作特點和技術勞務價值,在崗位聘用、評優評先以及醫療機構績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方面,向麻醉科醫務人員傾斜。

就在上月,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名單公佈,913家醫院經過認定推廣無痛分娩技術。對於這項技術的推廣施行,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曾表示,分娩鎮痛既是患者就醫的痛點,也是醫療服務的痛點。

專家分析,影響分娩鎮痛推廣的主要痛點之一是麻醉師缺口大。短期內,要保證試點單位分娩鎮痛的正常運行,麻醉醫師供給鏈或將持續吃緊,相應的,這類人群收入定會得到穩步提高。

綜合來看,以上這5類醫務人員在今年將會擁有更大的漲薪空間。按照這一系列佈局規劃,相應領域的激勵機制將會進一步完善,更多的機會和挑戰將紛至沓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