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无兄弟,也奔跑” 处在尴尬状态的综N代

写在前面:

最近刷综艺,发现第二季度很多综N代都亟待回归,《奔跑吧》、《向往的生活》和《极限挑战》,在补足“血槽”的同时,发现整装归来的综艺又纷纷官宣常驻嘉宾“大换血”。

综艺更换嘉宾是常态,但像《奔跑吧》走四留三,以及《极限挑战》“颜王”孙红雷和“青岛贵妇”黄渤的离开,灵魂人物的缺失,让足足等了一季的观众还是大呼失望。

这背后的原因,希望跟大家一起来探讨。

《奔跑吧》“无兄弟,也奔跑” 处在尴尬状态的综N代

2月11日,《奔跑吧》官微宣布,元老级的邓超、陈赫以及陪伴了多季的王祖蓝及鹿晗纷纷告别新一季录制,由朱亚文、王彦霖、黄旭熙、宋雨琦代替,继续奔跑。

《奔跑吧》“无兄弟,也奔跑” 处在尴尬状态的综N代

同样定档在4月26日播出的《向往的生活》第三季,也不得不迎接Henry的离开。3月10日,刘宪华在个人微博发布了《向往的生活》告别信,宣布暂别第三季录制,让一众期待回归的粉丝们高呼不舍。

《奔跑吧》“无兄弟,也奔跑” 处在尴尬状态的综N代

于此同时,在备播状态的《极限挑战》,“鸡条”男人帮也无法成团,黄渤和孙红雷退出录制,由迪丽热巴、岳云鹏及雷佳音取而代之。

《奔跑吧》“无兄弟,也奔跑” 处在尴尬状态的综N代

嘉宾阵容更迭的背后,是综N代在面对政策调整、收视及口碑的多重压力下,不得不寻求的转型之路。

常驻MC发生变化的原因

最直接的影响或许是限薪令的严格落实。从去年开始,“限薪令”、“限娱令”频繁出台,“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19:30-22:30播出的综艺节目要提前向总局报备嘉宾姓名、片酬、成本占比等信息,每个节目全部嘉宾总片酬不得超过节目总成本的 40%,主要嘉宾片酬不得超过嘉宾总片酬的70%”,“

每期节目艺人总共片酬不能超过80万,一季节目所有明星片酬加起来不能超过1000万”,“严格控制综艺娱乐、真人秀、引进境外模式等节目的播出数量、时段、时长,坚决抵制和纠正过度娱乐化、追星炒星、庸俗媚俗等不良倾向”,无疑让头部明星聚集的综N代,不得不在明星艺人选择上仔细斟酌。降低头部艺人比例,合理控制制作费用,增加素人嘉宾参与,做到明星+素人的有机融合。

综艺跟明星“成也萧何败萧何”。综艺的兴起无疑让明星艺人们收割了一大批流量的同时也赚的盆满钵满,据业内人士透露, “超一线明星拍综艺,一期节目500万以上,一季入账5000万-8000万,拍摄不到一个月,相当于拿了一部电视剧的片酬”。

《奔跑吧》“无兄弟,也奔跑” 处在尴尬状态的综N代

而利用综艺二次翻红或复出,也成为艺人营销自己的手段。例如,通过《演员的诞生》走进大众视野的周一围,参加《歌手》的张韶涵,和通过《妻子的浪漫旅行》复出的张嘉倪。

《奔跑吧》“无兄弟,也奔跑” 处在尴尬状态的综N代

但,综艺在迅速堆高演员身价和收入的同时,也反噬着其自身在观众心中的专业形象。

邓超在参加《奔跑吧兄弟》之前,《甜蜜蜜》、《幸福像花儿一样》和《你是我兄弟》豆瓣评分均在7.8以上,属于实打实的实力派演员。在参加跑男之后的参演的《烈日灼心》也贡献了不俗的演技。

可因在跑男中搞怪、自黑、幽默的形象太深入人心,在出演张艺谋《影》时,“后面站一孙俪,旁边站一郑恺,感觉分分钟会喊出we are 伐木累”。

冯小刚也在会上讨论过过度的综艺曝光,模糊了孙红雷的演技,降低了在影视剧作品中的代入感。

《奔跑吧》“无兄弟,也奔跑” 处在尴尬状态的综N代

当综艺热退潮时,回归专业本身,是明星做出的更慎重的选择。

更换MC,拯救下滑的收视率及口碑。步入到N代的老牌综艺节目,无疑得直面“内忧外患”的囧境。内部因生命周期必然会带来的影响力、收视率及口碑下滑,同时外部内容更加垂直、用户定位更加鲜明、品牌契合度更高的综艺又层出不穷,倒逼着综N代不得不革自己的命。逼迫自身在内容上不断升级,打破固有模式,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换嘉宾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无法割舍的综N代

《奔跑吧》“无兄弟,也奔跑” 处在尴尬状态的综N代

在各行业都“关停并转”,积极推陈出新的时候,已奔跑了6年的兄弟们虽疲态尽显,可也有继续下去的理由。

《奔跑吧》曾创下浙江卫视2014年5.2%收视率,虽经历了几次人员变动,演员负面风波及收视口碑的双下滑,但5亿的冠名费用至今仍无人能出其右。而累积了6季的观众群体,也让综艺未播已赢在了起跑线上。话题和口碑

纵观目前市场仍是商业价值及影响力最大的一档节目。

回顾Q1的整体综艺表现,综N代仍主要支撑着市场收视率。在新综艺还没有形成一片天地的时候,平台不得不依靠综N代的影响力守住自身的城池。

《奔跑吧》“无兄弟,也奔跑” 处在尴尬状态的综N代

数据来源:云和数据 数据统计时间:2019年1月1日-3月31日

能否挽救疲软的收视率

嘉宾跟节目即需要相辅相成也需要互相成就。

嘉宾的更换必然会给节目带一波话题,为节目的宣传注入一剂强心针。第五季迪丽热巴代替杨颖加盟《奔跑吧》,就引来一波又一波的关注。从前期的加盟,跟鹿晗组成的“陆地CP”,到杨颖回归跟热巴的正面交锋,一直霸占着微博的热搜话题。

更重要是看嘉宾是否可以跟节目碰撞出火花,让嘉宾的个性跟节目融合在一起。例如同样面临MC更换的《王牌对王牌》第四季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连续10周的收视冠军,似乎并未受到常驻嘉宾更换的影响。通过主咖沈腾、贾玲的带领,及新加入成员关晓彤和华晨宇的积极配合,快速打造了一支高凝聚力,高默契度的“王牌家族”,从而产生了新的化学反映。

MC的变更也撩拨着观众的神经,磨合了多季的嘉宾,已经把个人形象特征深深的融合在节目当中,而成员之间的有趣互动,也是每期必不可少的看点。节目制作方也需综合考虑平衡这部分铁粉的期待和失落。

随着初代流量红利的退潮,明星艺人政策的不断收缩,综N代必须回归内容本质,立足于内容创新,专注在质量提升,以应对市场需求带来的变化和挑战,避免盲目跟风追求高热度和蹭话题的发展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