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這次“長陰”?股民怎麼辦?

如何看待這次“長陰”?股民怎麼辦?

昨天(4月25日),滬指放量下跌超過2%。當天,滬深兩市有3300多隻個股下跌,上漲個股數量不到300只。收盤後,又有媒體統計了,說是A股市值蒸發了1.6萬億元,股民這一天人均虧損1萬元。估計當前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這次調整到什麼位置?現在怎麼辦?

如何看待這次“長陰”?股民怎麼辦?

牛市多長陰

昨天滬指一根大陰線擊破多條均線,這種光頭光腳的破位長陰,跌勢十分凌厲。一提起暴跌,大家都覺得可怕。首先,暴跌導致資產在短期內大幅縮水,股民心裡很疼。其次,暴跌大都伴隨著籌碼大量被拋售,市場情緒很慌。最後,暴跌之後,大家對後市看法更悲觀了,散戶很絕望。但是,暴跌其實是“牛市”中經常發生的事情。

老股民或許都聽過一句話——牛市多長陰。遠的不說,就說今年3月8日吧,滬指一天就跌了上百點,當天跌幅達到4.4%。如果那時候你慌了,後面的上漲可能就沒你什麼事兒了。

3月8日至今,跌幅1.5%以上的大陰線:

如何看待這次“長陰”?股民怎麼辦?

而從3月8日到4月25日的34個交易日中,滬指單日跌幅超過1.5%的交易日就有5個。

那麼,為什麼“長陰”會頻繁地出現在牛市裡?

普通投資者“追漲殺跌”的行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A股市場歷來是散戶較多,機構佔比較低。當市場從熊市末期中走出,開始反彈到一定高度之時,部分投資者會懊惱為什麼沒有早點抄底,想著不能再錯過下一波行情,於是趕緊買入。此時,由於建倉成本較高,市場稍微一波動,資產就會面臨浮虧。因此,這些投資者普遍恐懼而多疑,一旦市場出現風吹草動就會驚慌踩踏,市場轉回下跌的軌道中,出現牛市的“長陰”。

調整到什麼位置

長期,慢牛的根基沒有變化,這裡的調整並非牛市的結束,而是慢牛中的大調整,波浪理論稱之為B浪調整。

如何看待這次“長陰”?股民怎麼辦?

短期,B浪調整已經確立,很多股票會深幅調整,目前仍然在高位的股票,比如白酒、豬產業鏈的個股也會調整,只是什麼時間調的問題,當豬和酒開始大幅連續調整的時候,意味著整個市場的調整快要結束了。

類似於去年10月份,貴州茅臺一直很抗跌,但是10月開始出現調整,而創業板和中證1000指數正是在10月份見的底。

具體點位上,對比2008年以來反彈力度超過10%的春季躁動行情,可以發現:

第一,歷次春季躁動的平均反彈幅度為24.52%、持續時間44天;

第二,躁動後的調整期平均26天、向下調整幅度超過10%

所以說,滬指跌幅達到10%的調整,這是歷史平均水平。

如何看待這次“長陰”?股民怎麼辦?

現在怎麼辦?

總的來說,4月25日的“暴跌”到底是不是可怕,最終還是取決於你對市場的認知以及操作風格。

如果你相信趨勢的力量,對牛市有信心。那麼,短期市場調整雖然猛烈,也只是牛市中的一小段波折。如果持有的是基本面非常優質、並且漲幅不大的股票,跌下來還會再漲回去,只是這段時間要煎熬一下。

如果是力求把握每一次波段的節奏的短線客,總想著抄底逃頂,那麼面對當前A股市場的不確定性,降低倉位等待形勢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