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如何爭搶萬億級“蛋糕”

宁波如何争抢万亿级“蛋糕”

5G,將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新的變化。(劉波 攝)

記 者 殷聰 包凌雁

通訊員 姚堅

本週一,寧波電信和寧波移動分別撥通寧波地區首個5G電話,標誌著我市5G建設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從2017年在國內率先啟動5G外場測試,到如今加快基站建設,開展創新應用,撥通5G電話,寧波5G商用鼓點漸急。面對撲面而來的5G時代,下一步,寧波如何積蓄蝶變的力量,以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為抓手,深入推進5G通信技術應用,值得期待。

高性能衍生“黑科技”

午後的寧波舟山港梅山國際集裝箱碼頭4號堆場內,58號龍門吊操作員聚精會神地盯著遠程控制檯的視頻畫面,輕輕地撥動控制手柄,讓吊具按照指令精準移動……這一看似平常的操作,因為5G的創新應用而意義不同,標誌著全球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成為國內首個運用5G現網網絡進行智慧港口應用的港口。

龍門吊的控制信號傳輸,要的是穩、準、快。5G通信技術大寬帶、大連接、低時延的特性恰好彌補了原先寬帶網絡傳輸線路的不足。全面應用5G通信技術後,港口的龍門吊不必在大範圍移動後重新連接線路。甩掉傳輸線路這條“小辮子”後,港口作業的效率以及安全性進一步提高。

作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動能,5G擁有的特性能夠實現眾多4G無法實現的功能。比如,5G的傳輸速度為10Gbps至20Gbps,是目前4G網絡百兆速度的100倍;5G每平方公里有百萬級的連接數,其延時不超過10毫秒。

“大寬帶、大連接、低時延的特性,讓5G能夠實現更多的應用場景。”在本週海曙區政府和中國電信寧波分公司聯合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華信郵電諮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朱東照說,5G不僅是網速的提升,而且是生活的延伸,將在交通、醫療、能源、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領域擦出融合新火花。

以遠程手術為例,今年1月,福州市中國聯通東南研究院內,一名醫生在5G網絡環境下,通過遠程操控手術機器人,為相隔50公里的醫院內的小豬做了肝小葉切除手術,實現了全球首例基於5G網絡的遠程動物手術。“該手術成功的關鍵就是應用了5G低時延的特性。”朱東照說,在遠程動物手術的基礎上,今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在北京手術室和海南分院之間成功實施了5G遠程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植入手術,應用範圍進一步擴大。

不光是遠程手術,待5G全面商用後,低時延的特性還可應用於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領域。藉助5G,未來數萬輛汽車之間可快速實時互聯,共享實時更新的駕駛情報,協調各自的行駛軌跡。當前方車輛轉彎、剎車時,後方車輛可根據獲取的信息及時調整。

基礎建設蹄疾步穩

無論是已普及的4G,還是已經到來的5G,通信基站的建設都是通信技術發展的基礎。作為國內首個系統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城市,寧波網絡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始終居全國前列。此次5G基站建設,寧波也是率先出擊。

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將寧波列為全國首批5G外場測試試驗網建設城市,並將寧波作為擴大試點城市,與杭州一道作為全省“雙城記”重點部署;中國電信已將寧波列入擴大試點城市;中國聯通將寧波列入“新一線城市”計劃,加快5G基站部署。

截至目前,三大運營商已在天一廣場、文化廣場、南部商務區、火車站、汽車站等重要節點及杭州灣新區、寧波舟山港、寧波大學等重點區域先行部署5G站點,開展無線網、核心網建設規劃,紮實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中國電信寧波分公司已完成5G站點規劃一千多個,啟動站點配套改造近千個,重點分佈於沿江步道、天一廣場、第一醫院、第二醫院、雅戈爾集團、火車南站等區域。在海曙,寧波電信將助力海曙打造全省首個5G綜合應用示範區,圍繞“網絡+連接+內容+應用”,聚焦重點應用,聯合多個垂直行業,重點在智慧城市、遠程智慧醫療、自動駕駛、工業智能製造、智慧生活等方面進行廣泛深入的探索與合作。同時,還與相關單位進行了5G遠程駕駛、無線智能工廠、AR巡檢業務等領域的項目研究,並取得進展,為5G商用築牢基礎。

中國移動寧波分公司在業內率先規劃“一城、一園、一灣、一港”5G網絡先行建設方案,站點已涵蓋高教園區、杭州灣新區、北侖港區以及中山路沿線。其中,七里峙島上開通的全國首個“5G+”微波基站,5G信號已覆蓋寧波舟山港金塘錨地、航線及甬舟高速等周邊區域,不僅在全國首次實現對偏遠海島的5G覆蓋,也標誌著甬江口海域正式邁入5G時代。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5G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業內人士告訴筆者,由於設備更新、基礎保障投入較大,需要大量資金,而商業化回報週期可能較長。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5G和4G將實現共存。5G網絡的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定是先從熱點地區開始,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前進。按照計劃,寧波將率先在核心城區、港區、應用園區佈局5G網絡,實現應用場景的深度覆蓋。

工業應用仍是重頭戲

5G是未來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遷移的一塊“敲門磚”,也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里程碑。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發佈的《5G產業經濟貢獻》預計,2020年至2025年,我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的經濟增加值達3.3萬億元,間接帶動的經濟增加值達8.4萬億元。

寧波如何搶佔這一萬億級市場?據介紹,與杭州、上海等城市相比,寧波在民生領域的5G應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結合寧波獨特的港口優勢以及工業基礎,寧波的5G應用可另闢蹊徑,尋求高質量發展突破口。

據介紹,我市正加快在重點工業、智能駕駛、商業金融、港航物流、科技創新集聚區建設5G系統;依託5G新技術研究聯合實驗室等載體,推進5G聯合創新和產業發展,形成包括芯片、算法、系統、網絡、終端、測試儀表在內的5G產業鏈,打造全國領先的5G產業環境;同時積極建設基於5G網絡的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在試驗基礎上加快實現商用。

目前,我市部分企業已率先開展應用試點。比如,吉利汽車研究院正穩步推進5G-V2X自動泊車和車路協同AVP等項目,在杭州灣新區開展5G智能駕駛應用試點;浙江省海港集團正推動5G在智能港口的應用,並根據港口生產作業應用場景,成立了港口5G聯合實驗室,開展場景應用測試;寧波GQY視訊與中國移動正在聯合開展5G環境下機器人、AR、視訊等關鍵技術的產業化應用;中國電信也正聯合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開展基於5G的工業控制和雲化AGV,聯合鎮海煉化園區打造工業互聯網邊緣雲。此外,寧波在智能醫療、智能旅遊、智能家居等場景應用領域具備較好基礎,擁有利用5G技術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優勢。

與此同時,寧波在5G核心器件配套生產方面基礎較好,尤其在濾波器、激光器、光傳輸模塊、調諧器、毫米波系統集成、光纖等方面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和生產能力,已湧現出華瓷通信、環球廣電、中芯寧波、大臻光電、餘大通信等一批創新型企業。

“5G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催化劑,能夠有效激發產業創造力。傳統行業要充分利用5G帶來的市場機遇,壯大產業規模,推動智能化改造,創造出更多‘效率紅利’。”該負責人告訴筆者,寧波目前正在研究制定5G應用與產業化的實施意見,對5G進行頂層設計,已經展開了多輪調研和座談,徵求了不少好的意見建議。下一步將與中國信通院合作,對實施意見進行優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