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縣大橋鄉:黨建引領促發展,產業扶貧聚民心

百姓生活網訊(金光曉 張懷文)“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大橋鄉黨委政府響應黨的號召,根據本地特色,大力打造楊溝村旅遊業、扶持新建村大棚種植、支持個體戶養殖業發展等多措並舉,助推脫貧攻堅。


內鄉縣大橋鄉:黨建引領促發展,產業扶貧聚民心


黨建引領助決心

2017年初,大橋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要在大橋鄉成立扶貧車間,就近安置貧困人員,讓廣大村民能夠在家門口就業,既能照顧一家老小也可以養家餬口。

經多方呼籲,奔走於內鄉縣的各個企業後,鄉政府最終和仙鶴紙廠達成協議,決定在大周村、河南村、程崗村成立扶貧車間。在鄉政府的支持下,徵地、蓋廠房、張貼標語、修建停車棚……一切都進行的如火如荼,2017年12月,三個扶貧車間就轟轟烈烈的開始工作了!

社會力量獻愛心

王鵬,是大橋鄉河南村扶貧車間的負責人。年輕帥氣的他,三十出頭,吃苦耐勞,積極進取,努力創新,聽到廠裡要求到大橋鄉扶貧車間負責,他毛遂自薦,拋下自己年幼的孩子就拿著包袱住在了河南村。

“我知道萬事開頭難,可總要有人去做,脫貧攻堅正是最重要的時刻,我能運用自己的能力為家鄉的扶貧事業做一點微薄的貢獻,也是我的驕傲”。就這樣,王鵬駐紮在河南村扶貧車間,吃住在河南村,手把手的教沒有任何經驗的村民、貧困戶做包裝、做機長,讓他們都順利通過了“新員工培訓期”,成為了仙鶴紙業的正式職工。

王鵬閒暇時間愛看書,簡陋的辦公室裡還放著《邊城》《白鹿原》等書籍,他在閒暇的時候還給車間裡的職工講解鄉村人保持最純美的傳統美德,教育大家要真誠相待、團結一致、吃苦耐勞,用自己的汗水保證自己家庭早日脫貧!

如今,河南村扶貧車間共有工人55人,貧困戶14家,根據工作量不同,最高能拿到3900的工資。看到工人們拿到工資開心的樣子,王鵬的心裡也像喝了蜜一樣甜。

大橋鄉的三個扶貧車間依仗社會企業能助力脫貧,有像王鵬這樣的普通群眾舍小家顧大家,任勞任怨的為家鄉服務,扶貧車間順利開展工作大橋鄉的貧困戶陸續成為“最美脫貧人”。

產業扶貧聚民心

“自從有了河南村扶貧車間,我這個久治不愈的腿傷病人,也能忙裡偷閒掙個一兩千塊錢,給我研究生的兒子和初三的女兒掙點生活費,我再也不是廢人了,謝謝政府,謝謝大橋鄉黨委謝謝王鵬”,這個感動的邊說邊抹淚的村民,就是大橋鄉河南村村民劉煥琴,劉煥琴年輕的時候患了月子病,一直沒有什麼收入,家裡老人因為癌症借貸30萬,兩個孩子爭氣都上學,丈夫身體不好只能靠打零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日子苦不堪言,後來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她也開始在扶貧車間裡幹活,除了照顧週末回家的女兒,收拾家裡裡裡外外的家務,一個月上將近二十天的班在家門口也能掙個零花錢,劉煥琴覺得特別的欣慰。

村民張煥,3月份分切計件共拿到工資3993元。這個普通農村婦女,不怎麼愛說話,手頭功夫確實不錯,眼疾手快,每個月基本上工資都在3500元以上,“在家門口也能拿到這麼高的工資,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多謝鄉政府領導,時不時慰問我們,問我們的近況,遇到的困難。多謝王鵬廠長,手把手教我們分切,不辭勞苦的支持關照我們。我現在按時上下班,和大家相處也很愉快,每個月28號準時收到工資,也是個上班族了!這輩子覺得都沒啥遺憾了!”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張煥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低下頭,紅著臉急忙繼續幹活。

小小一個扶貧車間,聚集著黨和政府的關愛、車間負責人的真誠和普通村民的欣慰,大家的心貼的越來越近,脫貧攻堅的目標也越來越明確。

大橋鄉扶貧辦負責人說:扶貧車間依靠產業扶貧,帶動貧困戶和附近村民就業,不僅創造了經濟效益,增加了貧困戶收入,更凝聚了人心,有利於大橋鄉的和諧穩定和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