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航天点赞,人造太阳,航天站都来了

据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消息,中国人造太阳环流器二号M装置将于今年建成,有望将电流从我国现有装置的1兆安培提高到3兆安培。一升海水里提取的氘,在完全的聚变反应中可释放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的能量,是可供人类使用上百亿年的未来终极能源。攻坚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家坚信:“如果将来有一盏灯会被聚变之能点亮,我相信这盏灯一定、也必须在中国!”此外,中国人造太阳高清全景大图也首次公布


为中国航天点赞,人造太阳,航天站都来了



为中国航天点赞,人造太阳,航天站都来了


据科技日报此前报道,1月17日在位于成都的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内,我国首台30万千伏安立式脉冲发电机组系统通过验收,总体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六相大电流脉冲发电机组,其在工作时约10秒内的放电功率,相当于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秦山一期核电站。”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聚变科学所副所长李强说。

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制的该机组,总重约800吨、总高约15.5米,是为满足我国先进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大功率、高储能供电需求研制的大型脉冲“能量驱动器”。

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是在我国首个具有偏滤器位形的大型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HL-2A)”基础上新研制的又一大型托卡马克装置,其科研目标是探索可控核聚变研究,实现“人造太阳”的人类终极能源追求。该脉冲机组的成功研制,将驱动HL-2M装置的等离子体电流达到此前现有装置的2倍以上、等离子体温度超过1.5亿度,从而为在这个装置上开展近堆芯级参数下的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和关键技术研究提供有力保障。

据报道,目前,我国空间站研制建设稳步推进,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其基本构型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Ⅰ和梦天实验舱Ⅱ,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空间站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期间短期可达6人。


为中国航天点赞,人造太阳,航天站都来了


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由神舟载人飞船提供乘员运输,由天舟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支持。

空间站设计寿命10年,可根据需要,通过维护维修进一步延长寿命。

天和舱用于空间站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以及航天员生活,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问天舱、梦天舱与天和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神舟飞船、天舟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同时,空间站规划了密封舱内的空间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巡天光学舱,支持在轨实施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


为中国航天点赞,人造太阳,航天站都来了


目前,空间站主要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已完成,空间站任务阶段的首次飞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预计于2020年上半年组织实施。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

2018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联合发布了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第一批合作项目机会公告,共征集到来自27个国家的42份项目建议书,目前已完成项目初选,正在编制实施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