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付出了很多,你得到了什麼回報?

曉曉筆記


與讀書的緣分久遠而記憶深刻,貫穿了我的整個過往時代,同時也把影響力施加在我的下一代,讓我的孩子也同樣愛上讀書。

可以說,我沒有什麼可以傳承下去的寶貴財富,唯有讀書是我給我的後代最好的禮物。這將變為一種精神財富,不斷滋養著她的靈魂,讓她的內在充實豐盈。

1.

在我上了小學以後,媽媽會經常給我買故事磁帶,也會給我買故事書讓我看。

印象裡聽過的記憶最深刻的故事有《夸父追日》,《神筆馬良》等。

在那時候,我們家裡用的還是錄音機。我把故事磁帶放進去,一遍一遍的反覆聽,如痴如醉。

錄音機裡主播的聲音渾厚婉轉,故事精彩引人入勝。常常是,我趴在錄音機跟前能聽一整天。

媽媽給我買的《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也非常有趣。

我記得其中編有一個《列那狐狸的故事》。裡面的那隻紅色皮毛的機智的狐狸,把包括獅王在內的所有人耍得團團轉,最後還能獨善脫身。讓人覺得他可恨又可愛。

這些書中的故事是那麼有趣,我甚至會把它們拿在手裡,邊走邊看。

有一次差點因為在路上看書而被一輛自行車撞倒。現在想起來還會不禁莞爾。

媽媽在買書上從來沒有吝嗇,像《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上下五千年》等等一套一套的都整整齊齊碼在書櫃裡。至今我還保留著,只是年代長了,書頁都泛黃了。

我現在的語言敏感度,大概就是在那個時期建立起來的。

我很感謝我的媽媽,因為是她在我的心裡播下了一顆文學的種子,造就了今天愛讀書愛寫作的我。

2.

到了我初中的時候,正是言情小說大肆流傳的年代。

以瓊瑤為代表的一大批言情小說家創作了大批動人的作品。我那時候青春萌動,對於這一類書籍既好奇,又嚮往。

作者筆下的女主人公,或靈動,或溫婉,或凌厲,他們的愛情故事纏綿悠長,可歌可泣。我往往看的如痴如醉,一邊幻想著自己的愛情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我在各種小說情節裡穿梭,可以是俄羅斯公主,可以是厲害的女特工,也可以是享受愛情甜蜜的女主……沒辦法參與到的這些經歷,我統統在書中找到了夢想的觸發點。

因為這些“閒書”,漸漸的影響了我的學業。媽媽發現後阻止我看,但是我哪裡聽得進去,不讓我看我就偷偷的看。

經常是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父母都睡了,我就鑽在被窩裡看書,手裡攥一個手電。

因為看的投入,所以很短的時間就能把一本書看完。

我那時候看書的目的也很明確,知道哪種書是看一看就可以放過的,哪種書是可以反覆欣賞,經典留存的。

像這些言情小說,我都是從書店借來看,而真正有價值的一些名著我會花錢去買。慢慢的書櫃裡都塞滿了書。

我也會看一些國外名著,像《基督山伯爵》,《約翰克里斯多夫》,《簡愛》等等。總之我看的書很雜,但都很上癮。

可能因為我看書看得多,所以語文課從來不發愁。我的文章也屢次被老師拿到課堂上面念。漸漸的,我也會學著寫詩,寫小文,寫一些青春故事。

QQ空間流行的時候,我開始在上面更文,寫一些心得體會,可惜的是沒多久就放棄了。

3.

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書很少讀了,寫文也斷了。

雖然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卻因為各種原因分散注意力,再沒有完整的讀完一本書。

2017年是我生命的轉折點,我參加了剽悍讀書營,加入了為期一年的學習營。

這時候,我才重拾信心,再次拿起書本,開始一邊讀書、一邊在簡書上更文。

以前我讀的全部都是小說,現在我開始接觸認知工具類書,拓寬了我的思維邊界,讓我從故事情節的沉迷中轉而開始享受思維格局的轉變帶來的暢快淋漓的靈魂震撼。

我開始做讀書筆記,開始認真思考,並將自己的感悟集結成文字,在寫的過程中重新迭代了自己的新知,也開始相信盡信書不如無書。

可以說,我現在讀書更具系統性,知道了自己為什麼讀書,怎樣讀書,現階段需要看什麼類型的書,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出擊。

4.

我是讀書的受益人。父母並沒有給予我先知卓見,一度我痛苦迷茫,沉淪。

然而冥冥中又有一股力量,始終緊緊拽著我,我幾度在深淵邊界遊離,最終還是迴歸正途。

現在,又是讀書的力量,讓我一步步蛻變涅槃,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得心應手。

我知道了職場的潛規則且如何應對,如何處理生活中繁複的人際關係,以及瞭解了育兒的相關知識並在實踐中屢次得到應證……

讀書讓我彷彿擁有一根巨大的槓桿,足以撬動整個地球。

深知讀書的影響力,自幼,我便給孩子灌輸讀書的概念。

不同階段,我買了大量的繪本書籍,以我對書籍故事的熱愛很自然地滲透在每次跟她的讀書互動中。

我繪聲繪色地朗讀,並模擬不同人物的聲音,還會添加動作讓她印象深刻。

比如,在出現有撓癢癢先生的地方,我就做好架勢,出其不意地撓她。

因為這些影響,孩子愛上了閱讀。有時候到外面玩,也會想著帶一本書出去。

她也愛聽故事機裡的故事,這已經成為她生活中牢不可破的習慣,一種愛好。

我羨慕有的人家裡整面牆都打成書櫃,藏書量驚人,可以自在書海中遨遊。但是因為我家是舊房子,家也小,所以不現實。

這成為我心底潛藏的願望,只要有機會就要這麼去做。

5.

查理.芒格說:我知道的成功的人裡面沒有一個人是不愛看書的。

雖然不一定每個愛看書的人都是成功的,但是讀書會使人掌握智慧之門的金鑰匙,讓人變得豁達,格局增大。

常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你沒辦法用腳步丈量地球的時候,讀書是最經濟讓你看遍世界的手段,也可以溯古參今,與無數先哲對話。

讀書像是一道任意門,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可以給你造夢,可以傳授你學識,可以給你達人的思想用以借鑑。

總之,讀書是一輩子最值得去做的事情,因為它會讓我們生命的廣度無限增加,光彩奪目。


雁旋2018


我想無論是誰讀書付出了都會有回報,可以是考上好大學,可以是找到好工作,可以是賺到很多錢,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有道是:”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也是一種無形的收穫。

我出生在農村,自幼家貧,只有憑藉自己頑強意志力拼命讀書,然後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也就意味著我必須付出比別人多的汗水,我暗暗在自己心裡刻下了十四個字:“刻苦攻讀學知識,發奮圖強跳農門。”

上高中時的同桌是一個名叫武春的男孩,他知識非常淵博,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對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的影響下,我們共同研究《史記》、《論語》、《孟子》還經常在一起嘗試填詞寫詩,共同愛好使我們走的很近很近,而且使我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這個習慣一直把我影響至今。我慶幸在這個期間沒有去玩遊戲,去亂跑。我把別人打遊戲,看電影,談戀愛的時間用在了讀書上,在這個期間我讀了《平凡的世界》、《復活》、《紅與黑》、《穆斯林的葬禮》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作品。還嘗試寫了一些對聯如:風和日麗新春至,國泰民安萬事興。(97年春節);肝膽照人如雪色,品德流香似梅花。(贈雪梅同學);擇佳偶三月新婚,實屬三生有幸;迎新人百年和好,但願白頭偕老。(表哥結婚);《如夢令》:春花秋月佳麗,畫卷紅塵尋覓。有幸偶相遇,此情誰人願理?忘卻,忘卻,還是無情多樂。我還將歷史書編成了許多詩歌來幫助記憶如:五代梁、唐、晉、漢、周,陳橋兵變稱北宋,匡胤定都做皇帝,杯酒釋權都東京,澶淵之盟獻歲幣,元昊西夏稱皇帝,……這一切使我的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高考時我如願以償的考入了理想的大學,我的付出也有了回報。

上大學期間我一如既往的努力讀書,我年年獲得獎學金,我還因為自己填的一首詞贏得了自己喜歡的姑娘的芳心,(長相思,心欲碎,兩地相隔難相會,苦相思,誰人知,內心痛苦何處訴,可憐牛郎淚如雨。情切切,意念念,相思的淚水還未乾。但得書信頻頻傳,希望早將夢來圓。可能相思無用處,無耐難解苦相思。)畢業以後我也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我深信付出了就會有回報。

工作後有一年校慶我寫了一首詩:”潺潺漢江浪飛揚,悠悠古殿訴滄桑。辛勤園丁育棟樑,靜序洋中換新裝。昔日先賢勤勵耕,桃李芬芳香滿堂。如今大任降吾輩,臥薪嚐膽續輝煌!“得到了校長的賞識,使我在同行中脫穎而出,這一切都是我辛苦讀書得到的回報。

總之,辛苦讀書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只要付出就有回報!


陝西盧老師


我的真實經歷~上學上到高中就沒在上學,然後上了幾年班就結婚生孩子了,一直在家帶孩子。沒有太多的工作經驗,現在想上班,感覺找工作好難啊

雖然讀書不一定要求有回報~但是讀書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知識儲備,可以更快的接受學習新的東西

尤其是女孩子,在家帶孩子也要多學習,不能和社會脫軌,孩子固然重要,但是一個有魅力的媽媽給孩子的自信更重要

我就是書讀的太少了~吃虧啊


蝸牛138631445


首先我們應該肯定的是,讀書是人類獲取知識最佳途徑。書的種類有很多,每個人讀書的目的都不同。比如,讀一些專業類的書籍,有助於自己的學業和工作成長;讀一些有趣的小說,能夠豐富自己的生活。畢竟,每個人對於讀書的目的都是不盡相同的。

如果要問我得到了什麼回報,我想最大的回報,就是因為讀書,讓我順利的實現了自己的很多目標。因為上初中高中時讀了很多書,培養了自己許多讀書的習慣,比如我決定一本書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通常是通過看目錄來決定,而不是看內容簡介。

因為我上大學是學的出版相關的專業,老師推薦我們閱讀《老貓學出版》這本書,我用了一個月的自習時間,精讀完了這本書,記了許多筆記和讀書思考。後來我利用暑期先後在一家出版公司和一家圖書電商公司實習,零距離接觸了關於書的製作、宣傳與小說。

因為自己對書的熱愛和有相關的實習經驗,我有幸成為學校校園書店的學生店長,大概做了4個月時間,我把書店做到了利潤幾百元做到了上萬元,聯合學校的文學社去上海書城採訪作家,帶領學生編輯參加作家的線下聚會,獲得了不錯的閱讀推廣效果。最終拿到了上海市十大優秀讀書項目和上海市百佳閱讀推廣組織的榮譽。最後,我如願以償的從一個讀者,成為編輯,服務於書,服務於更多的讀者。

我想,這就是我讀書得到的最好的回報。


丁子健dz


提問者說:讀書的時候付出了很多,我的理解他說的讀書 是指上學那會

作為80後和90後的這兩代人可能讀書的時候付出的都是蠻多的,從初中時代就開始上早自習,晚自習,每天可能除了讀書就剩下上廁所,吃飯和睡覺了,

現在自己回想起來也確實是蠻辛苦的,付出的也是蠻多的

得到的收益也是蠻多的

1.首先,讀書帶給我們的直接回報,那就是工資收益

2.讀書使我們接觸到不同人,眼界更寬闊,精神更豐富,更有內涵,幫助我們建立更廣泛的人脈

3.讀書使我們獲得了文憑,進入我一行業的一個敲門磚

4.讀書讓我們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考角度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能就是對你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 ,互相關注



文山2552


少年不更事,懟天懟地懟神明。到了中年,逐漸從唯物主義到了敬神明不敢再造次。古人云,人的命天註定,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不過不能一味信命,比如了凡,從中年後開始讀書改命,做好事積累陰德。書中有云,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我既是如此被開導了。有段時間萎靡不振,心煩氣躁,於是開始讀了凡四訓,開始讀林清玄,慢慢度過了這段時期。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當真到了這一步的時候,你會覺得書到用時方恨少。多讀書,讀好書,可以讓人的思考方式打開,使人在同一件事物和知識上,悟到的更快,吸收為己用的速度也會更快


易騎絕塵


讀書這件事上,個人認為不能計較付出與回報,如果真的要計較什麼,那讀書將成為一種工具或者途徑。讀書本是一種追求,根據個人喜好而有所選擇的活動,讀書並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就我自己讀書而言,有時候是為了增進自己對專業的補充,但有時候也不失為消遣時間,比如讀文學作品可以教人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讀歷史科可以教人瞭解歷史變遷,追溯過去更好的體驗現在,讀英文可以感受不同語言的魅力,讀心理學可以體會不一樣的心理世界,等等,我讀書不求什麼回報,換句話說,讀的書雖然現在看上去沒什麼現實效果,但是不知在何時,它總會閃現它日積月累的價值。


歷史迷妹小胖渣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可以說大多數人都是希望個人的付出都有回報,我也一樣。可是,讀書往往不一定與付出成正比,正如吃飯有的能幫助身體成長,有的甚至會吃出問題,因此,讀書同樣因人而異。我唯一的回報是處於高考恢復期,獲得人生一隻“鐵飯碗”生活基本有了保障,精神方面比較充實。


天涯共暖


讀書當然有回報了,古代都是十年寒窗苦讀,現在大學畢業的讀書也不止是十年,首先讀書就是長知識,不至於讓自己是個文盲;其次讀書是漲水平,同樣想表達一句話,讀過書的和沒讀過的書的說法和意境都不一樣。從小我們都聽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黃金屋”等關於讀書有用的名言了,雖然我們現在獲取知識和信息大多都來自於網絡,但讀書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其他都是不存在的。以上是本人的個人觀點,請大家支持!


貌美如花的大白菜


我覺得讀書多的人,都會有潛在的影響吧,見識會更廣,知識會更豐富,但是直白的說讀書能帶來什麼,這個也說不清楚吧,除非你是要學習一種知識,去讀那些專業性的書,可以讓你直接的學會一些東西,平時自己沒事讀的一些沒有什麼專業性的書對人的影響應該都不是立竿見影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