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品】我來自三國

【夜品】我來自三國

三國是個遙遠的空間。

傳說那是在漢以後,魏、蜀、吳這三個國。三國裡是沒有我的,不管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都沒記。可能我沒有意識到我當時的存在。或許,我就是呂布,或者小喬;或者是一件兵器,丈八蛇矛,或者是射向草船的一枝箭;或者,就是一顆棋子,孔明跟玄德手談,啪得一聲被孔明拍在棋盤上,提掉一條大龍。這時有人來報:“關羽掛了。”玄德非常鬱悶。

街亭失守,跟我沒關。大概,我那時在許都郊區屯田的地方,吃完了飯跟一幫兄弟踢毬。當我面對一次空門正要拔腳怒射的時候,戰報來了。大體是說司馬將軍被孔明玩了一把空城計。我大笑:“我要是在,一腳毬踢到城門上,非讓孔明玩現了不可。”大夥都笑。

我來自三國,三國是個遙遠的空間,我想回去看看,變成一個棋子把自己拍回去,或者變成個毬自己一腳踢回去。這狀況解決起來有些難度,想想挺可樂,但一想到我沒法去三國,我就笑並鬱悶著。

其實,我知道自己來自三國就足夠了,能不能回去並不重要。真的回去了,一睜眼,雲長的刀正好刺過來……太冤了。

【夜品】我來自三國

三顧草廬圖

《三顧草廬圖》軸’明代,戴進 繪

絹本,設色,縱172.2cm,橫107cm

款署:“靜庵”;鈐“靜庵”。

戴進(1388—1462)號靜庵、玉泉山人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夜品】我來自三國

《三顧草廬圖》軸(局部)

【夜品】我來自三國

弩機

弩機

三國時代,魏,正始二年(241)造

長11.9cm,銅製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正始年間(240-249),曹魏的弩開始由尚方官署的中、左兩個尚方分別承製,一個生產“牙”、“懸刀”、“郭”等金屬部件,一個生產弩臂等木構件。尚方設有監作吏,總負責弩的生產,中、左尚方各由“匠”組織生產,並有具體負責生產的“師”。

這時,魏、蜀、吳三國仍在進行戰爭。三國末年全國人口約1600萬,吳國有230萬、蜀國有94萬,魏國和滅吳以前的西晉則有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三,實力強大。

【夜品】我來自三國

直百五銖

直百五銖

三國時代,蜀國,直徑2.6~2.8釐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213年,劉備攻取成都。但官庫空虛,遂發行“直百五銖”,一枚相當於過去的百枚五銖錢,但重量僅為五銖錢標準重量的兩倍多。同時抑制物價,開辦政府管理的交易市場。不出數月,庫府充實。

【夜品】我來自三國

大泉當千正面

【夜品】我來自三國

大泉當千背面

大泉當千

三國時代,吳國 ,徑4.4cm,上海博物館藏

三國吳孫權赤烏元年至九年(238—246)所鑄大錢,篆書“大泉當千”四字旋讀。泉,即錢,一個大錢可抵當時通行的五銖錢一千。《通志·食貨·注》載:赤烏元年(238)春,鑄一當千大錢,徑一寸四分,重十六銖。故呂蒙定荊州,孫權賜錢一億,錢既太貴,但有空名,人間患之,後權令曰:“往日鑄大錢,雲以廣貨,故聽之,今聞人意不以為便,其省之。鑄為器物,官勿復出也,私家有者,並以輸藏,平畀其直,勿有所枉。”

【夜品】我來自三國

神獸紋銅鏡

神獸紋銅鏡

三國時代,吳國

直徑12cm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鏡背面邊緣有銘文“永安五年十月十九日造作明鏡,可以照形……”。“永安”為吳景帝孫休年號。從東漢中期起,會稽郡(今浙江東部)已是銅鏡製作中心,多產神獸紋鏡。曾作為吳國都城的武昌(今湖北鄂州)是另一個制鏡中心,根據部分出土銅鏡銘文,武昌銅鏡多由會稽匠人制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