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追求自由结束婚姻,抛下子女潇洒留学,晚年病重女儿选择不原谅

她追求自由结束婚姻,抛下子女潇洒留学,晚年病重女儿选择不原谅

对于很多民国文学爱好者来说,张爱玲的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耐人寻味的是张爱玲的一家都十分传奇,外曾祖父李鸿章是声名赫赫的晚清四大名臣,姑姑张茂渊与李开弟的爱情传奇也十分传奇。

她追求自由结束婚姻,抛下子女潇洒留学,晚年病重女儿选择不原谅

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人物,正是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黄逸梵的祖上是名门望族,作为官宦千金的她,嫁给张爱玲父亲张廷重也算门当户对。

他们两个人的婚姻虽然是包办,但婚后两人感情却十分恩爱,生下了一子一女。两人结婚头几年也度过了一段幸福浪漫的时光,然而随着了解的加深,彼此之间因为价值观不同经常吵架。

张廷重虽然是新时代的进步青年,但在生活习惯上似乎继承了老一辈八旗子弟的不良作风。由于当时被除了科举考试,他的一腔热血和才能无处施展。

她追求自由结束婚姻,抛下子女潇洒留学,晚年病重女儿选择不原谅

正因为如此张廷重每天抽大烟、逛戏园,俨然是一副八旗纨绔子弟的作风。黄逸梵为此劝说过很多次,但丈夫对她的意见都是耳旁风。

黄逸梵与丈夫不同,她不想在深宅大院内荒废一生,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作为闺门千金的她涉世未深,对外面的一切都充满了求知欲和探索欲。

即使黄逸梵结婚多年并且生下一儿一女,但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从来没有放松。尤其在歌唱和绘画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还结识了著名的绘画大师徐悲鸿。

她追求自由结束婚姻,抛下子女潇洒留学,晚年病重女儿选择不原谅

面对丈夫每天萎靡不振消极度日,最终黄逸梵选择结束了这段婚姻。她决心前往海外留学,像是被囚禁多时的金丝雀,终于得以振臂一挥复得返自然。

也许对于黄逸梵来说,她从来都不是三从四德的旧式女子。因此在终结这段感情后,并没有留恋家中的一切,而是选择潇洒去海外留学,即使两个孩子也没有带上留在了夫家。

黄逸梵的思想富有浪漫主义,在她的心目中对艺术和自我实现的追求是高于家庭的。因此在黄逸梵到骨子里,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

离开家庭桎梏的黄逸梵,来到了她憧憬走到繁华世界。在她登上前往大洋彼岸的游轮时,张爱玲亲自来送母亲。面对母亲的离去,张爱玲心中有不舍,有悔恨也有抱怨。

她追求自由结束婚姻,抛下子女潇洒留学,晚年病重女儿选择不原谅

母亲的游轮离开很久之后,张爱玲依然不愿离去。望着母亲远去的背影,在年幼的张爱玲心中,也许自己和弟弟是被母亲抛下了。

人生就是这样有得也有失,黄逸梵虽然选择风风光光的去海外留学,但是后来经历了家道中落之后,渐渐变得入不敷出。离开家庭后的黄逸梵虽然男友众多,但却一直没有改嫁。

直到后来黄逸梵在欧洲的生活也并不好过,甚至靠变卖古董才能勉强度日。她虽然获得了自由,但却失去了根基和家庭,久而久之在外漂泊也甚是孤独。

她追求自由结束婚姻,抛下子女潇洒留学,晚年病重女儿选择不原谅

黄逸梵到了晚年的时候情况就更加糟糕了,她甚至流落街头。生病住院后因为没有无钱治病,最终穷困潦倒客死异乡。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如此鲁莽,最后悔的事情是愧对一双儿女。

在黄逸梵抛下儿女外出留学后,张廷重又迎娶了一位夫人。但是他却对张爱玲并不好,有时候甚至拳打脚踢,给年幼的张爱玲留下了沉重的心理阴影。

她追求自由结束婚姻,抛下子女潇洒留学,晚年病重女儿选择不原谅

世人都说张爱玲凉薄,但看完他的家庭经历之后,对他的作品和为人也有一些改观,张爱玲很多看似不近人情的做法,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上世纪50年代黄逸梵病重,唯一的心愿就是飞回祖国看一下子女,然而张爱玲却只寄给了母亲100元稿费。也许是张爱玲当时并没有过多的资金买飞机票,或者从她的内心深处根本不想选择原谅母亲。

小编点评:黄逸梵作为张爱玲的母亲,并没有树立好良好的母亲形象。她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毅然决然抛下张爱玲姐弟,潇洒踏上了外出留学之路。

她追求自由结束婚姻,抛下子女潇洒留学,晚年病重女儿选择不原谅

世人都说张爱玲凉薄,但小编却觉得她的性格受到了母亲不小的影响。正是母亲失败的感情,造成了张爱玲敏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的性格。

晚年黄逸梵病重,张爱玲母子远隔重洋,连最后一面都无法见到。在张爱玲心中,母亲才是伤害她最深的那个人,因此也许张爱玲自始至终都没有原来母亲。

各位读者,你们对此如何看待呢?如果你是黄逸梵有什么评价吗?欢迎留言讨论,小编和大家下期不见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