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長勝將軍趙子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封號?

壹碗情工作室


其實在正史劉備擊敗了曹操,佔領了漢中後,封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各為前、右、左、後將軍,魏延為漢中太守,而趙雲則並沒有在賞封內。

《三國演義》裡說,趙雲也被任命為中將軍。與關,張,馬和黃忠並稱為五虎,其實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趙雲的地位其實類似於曹操的許褚,他既是主公的守護者,也是被禁軍的隊長。

這個位置當然肯定是讓國王極為信任的人才可能擔任這個職位,但由於這個職位的性質,那帶領軍隊在外面戰鬥的機會自然就會大大的減少,更不用說立戰功打勝仗這些了。

趙雲少有機會可以指揮大軍,因此也很難評論他領導軍隊的能力。然而,從正史和野史中可以推斷,趙雲的政治思想是相當不錯的,打仗時有勇有謀、性格上又沒有關羽和張飛這二人不敢恭維的缺陷。所以毫無疑問的,劉備是非常信賴趙雲的,所以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是交到他手上。

在劉備臨終時,趙雲也是當時極少數被託孤的人選之一。有這樣好的一個背景下,難怪《三國演義》會極力的將其美化,還幫他升官說是五虎將之一,其實趙雲的官位並不高,只能說是君王身邊的紅人。

還有一個也算是顛覆了一直對趙雲的固有印象,其實趙雲的年齡是比劉備大的,但是我們在戲劇裡面看到的往往都是垂垂老矣的劉備和正值當年的趙雲。這些史料顛覆的情況除了趙雲和劉備,項羽和劉邦也有相同的情況。

劉邦比項羽大二三十歲,但在戲劇中,項羽成了一個滿臉鬍子看起來是個老生的角色,劉邦則成了一個白臉小生。

順便說一下:在歷史記載中,曹操就真的有五虎將。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被封為五虎將,可以說是武將至高的榮幸,曹操也用這個來攏絡這些人才的向心力。


酒桶看老照片


趙雲投效劉備後參與過的,有史料記載的大小戰役:


博望坡之戰,生擒夏侯蘭;

當陽之役,從5000虎豹騎中保護並救出了阿斗和甘夫人,但是劉備兩個女兒被俘

赤壁之戰後,趙雲隨劉備奪取桂陽、長沙等四郡;

西川之戰,諸葛亮率領趙雲,張飛分路進攻西川,至江州,破巴郡等,趙雲自外水至瀘州,分定資中、嘉眉等地,最後在成都會師,合圍成都;

漢中之戰,曹操自長安出斜谷,至漢中。趙雲破其軍於漢水(成語:偃旗息鼓,即出自趙雲身上)

夷陵之戰,劉備敗退後,趙雲乃進軍至永安以保衛先主,吳軍退卻。

諸葛亮第一次出師北伐,趙雲與鄧芝往拒曹真。

直到建興七年(229年)趙雲病逝,基本上沒有提及趙雲有失敗的經歷,因此稱其為常勝將軍應該是很恰當的。


斌格謙


子龍生平未嘗一敗,特別是長坂坡一役堪稱孤膽英雄!在以寡敵眾的戰鬥中有勇有謀,進退自如!突圍的能力在整個三國首屈一指,呂布關羽在這方面比他弱得多。在子龍的巔峰期應該不比呂布差,關羽的巔峰期其實很短,無法和子龍比!縱觀三國,呂布,關羽,馬超,子龍,在巔峰期都是天下無敵的狀態,只是其它三人巔峰期都不是很長,唯有子龍應該說從汝南跟隨劉備後逐漸達到其巔峰狀態一直到爭奪漢中,子龍都處於其巔峰期。曹營好多將領好些時候都是迴避子龍的,因為他們知道不是子龍的對手,典型代表是子龍救黃忠時,張頜與徐晃主動躲避!


盛唐風韻



丶六六2


是常勝。

這個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慢慢才有的稱號。因為這個時候,女性地位不斷改善,各種文學作品需要女性消費者捧場。三國作為一個經典故事很多的時期,需要塑造一個被廣大女性喜歡的英雄人物,趙雲就被塑造成了一個年輕帥氣,武藝高強,百戰百勝的形象了。

本來是給女性們造的英雄,可悲的是卻被很多青少年迷上了,這個是我們文學界的一大笑話。適當喜歡就可以啦,太迷戀了會被人說娘炮的,懂不懂,年輕人~


嘎嘎大饅頭


三國演義趙子龍常勝將軍,應該是實至名歸。三國志趙雲可謂是虎膽將軍。資治通鑑記載,趙雲出彩的地方有三個地方。一長坂坡於曹軍五千騎兵追剿之下,保全了糜夫人、阿斗全身而退。二漢中爭奪戰中,率領十餘騎突遇曹軍,邊打邊退,退回營中,偃旗息鼓,嚇退曹軍。三孔明一次北伐,和鄧芝為偏師出斜谷道遭遇曹真,敗退,由鎮南將軍貶為鎮軍將軍。子龍身為中護衛,翎軍將軍,勝負保護劉備家小的重任,少有機會在戰場上拼殺。所以,戰功不多。白毦軍統領陳到負責保護劉備的安全,所以,也沒有太大的名氣。


風平浪靜162128883


趙雲武藝高強,沒得說,不亞於張飛雲長,為什麼說是常勝將軍。因為趙雲機智多謀。而張飛趙雲勇而無謀。所以智勇雙全的人必然長勝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