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讓馬超或是趙雲鎮守荊州,他們能守得住嗎?

大侃歷史


如果鎮守荊州的不是關羽,換成趙雲或者馬超,那麼蜀漢依然還是沒有機會。

在鎮守荊州期間,關羽已經做的非常完美了,如果換成蜀漢的任何一個人都很難做的比關羽更好。劉備既然選擇讓關羽駐防荊州,肯定不僅僅是因為關羽和自己關係好,還因為關羽的能力更強。在選擇漢中的地方官的時候,劉備就放棄了張飛,選擇了魏延。這也能看出來,劉備不是用人唯親,而是用人唯賢。<strong>

關羽在荊州期間面對著東吳和曹魏的雙方壓力,他只有三個郡的軍隊(最初是六個郡),駐守荊州長達6年的時間。假如換成一般的將領,早就被東吳趁虛而入,或者被曹魏南下消滅了。東吳之所以不敢攻擊荊州,並不是因為和劉備的同盟關係,而是畏懼關羽的能力。從孫夫人走了之後,東吳和蜀漢已經算不上真正的同盟了,特別是東吳和蜀漢第一次翻臉之後,兩國更是劍拔弩張。曹魏方面從來沒有想過攻佔荊州,在關羽進攻襄陽的時候,曹操還想要把襄陽一帶讓給關羽,把漢獻帝遷移到北方。

從關羽獨自鎮守荊州,到關羽最後敗亡,關羽防禦東吳進攻一次,擊敗曹魏一次,攻守方面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在關羽敗亡的時候,關羽的軍隊數量有限,面對著兩國傾盡全力的進攻,失敗也是情有可原。如果換成趙雲的話,荊州可能在第一次荊州戰爭中就丟失了。趙雲確實勇猛善戰,也心思縝密,不過缺乏獨當一面的經驗。縱觀《三國演義》中,趙雲大部分時間都是作為先鋒的角色,或者就是保鏢的角色,很少作為主帥。

在第一次荊州戰爭的時候,趙雲可能抵擋不住孫權御駕親征的大軍。因為趙雲的帶兵打仗經驗太少了,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趙雲有勇無謀的缺點暴露無遺。中了敵人的誘敵之計,輕易就被一個無名小卒包圍了。東吳不乏很多謀略高超的人,只要略施小計誘騙趙雲,荊州也就唾手可得。有人會說,趙雲性格謹慎,肯定會和孫權搞好關係。其實孫權攻打荊州的根本原因不是關羽的傲慢,而是為了地盤,為了自己的發展。哪怕是趙雲不去招惹孫權,孫權也會繼續“白衣渡江”,或者是聯合曹魏兩面夾擊,荊州依然是保不住。

而馬超根本不受劉備的信任,從大戰張飛之後,馬超幾乎被雪藏了。《三國演義》劉備和曹操決戰漢中的時候,張飛大戰張郃,趙雲救走黃忠,魏延射傷曹操,黃忠斬殺夏侯淵。很多年輕小將都衝鋒在前,可是唯獨沒了馬超蹤影。馬超是一個諸侯出身,同劉備的身份差不多,劉備肯定不敢放權給馬超。假如馬超駐紮在荊州,同關羽駐紮在荊州的效果差不多,卻遠不如關羽在荊州讓劉備更放心。關羽是劉備的兄弟,馬超是一個剛剛投降的人,之前還是諸侯出身,如果讓他在荊州站住腳,荊州恐怕也不是劉備的了。


鄧海春


個人觀點:

1: 關羽丟失荊州,主要是因為他的剛並自用和自大,而馬超和趙雲就沒有這個缺點了,

2:當時的吳國和蜀國還是聯盟關係,吳國不會和蜀國徹底鬧翻,也就是說吳國不會花太大的力氣取荊州,因為這弄不好會使蜀吳兩國的聯盟徹底瓦解,而當時的魏國是蜀吳兩國單獨一國都無法對抗的,孫權不會不清楚這其中的利害,從孫權俘虜了關羽卻想和關羽做兒女親家就可以看出,所以此時應與吳國談判,假以好處,同時收買孫權身邊的人多說好話,減少孫權對荊州的注意,這樣就可以保全荊州。而馬超和趙雲都是有勇有謀的將領,不可能看不出來這其中的關係。

綜上所述:我覺得如果把關羽換成趙雲或馬超不會丟失荊州。


鑑史君


首先,當時能受荊州的必須是劉備親人,這種守根據地必須宗族才行,,曹操出來不可能讓張遼,許褚,徐晃等人守城,必須夏侯,曹氏,孫權出來也是親哥們坐鎮。。劉備沒有親兄弟,乾兒子劉封資歷,能力不行。。能受荊州必須是關羽或張飛,,別人資歷不夠。。趙雲不夠資格。。馬超夠資格,,但劉備防他比防狼都嚴格,,馬超投靠劉備基本就廢了,不能給兵權。劉備什麼啊?白眼狼出身,他能讓馬超出來守城?

換個說法。

1.趙雲守荊州。趙雲統兵不多,戰績遠不如關羽,張飛,單挑有點能力,但守荊州,他能力比關羽差得多的多。

2.馬超守荊州。200%搞獨立。馬超什麼人,世代公猴,他爹跟劉備資歷差不多,,他有兵權,比獨立。。走到頭也是個小版本的呂布。


曼陀羅指吻


大家好,我是生活問道。

最初劉備進西川時關張趙三人一個沒帶,諸葛亮負責荊州大小事務。因為龐統的意外身亡,劉備知道了西川防守能力超出了自己之前的預計。沒辦法,寫信調諸葛亮來統籌全局。

諸葛亮對於龐統的死同樣出乎意料。由於是倉促成行,荊州防務並沒有過多的時間來做調整和安排,至少東吳和曹魏方面沒有做出戰略預判。

我們來看看如果不用關羽,換成別的人來防守荊州會有什麼利弊:

一,為什麼不可以是趙雲?

優點:忠誠,心思縝密,有勇有謀,擅長單兵作戰和逆境作戰。

缺點:缺乏大兵團作戰經驗。缺乏處理複雜局面的經驗。

我們通過《三國演義》中可以看到,無論是在公孫瓚處還是劉備處,趙雲或做先鋒,或做奇兵。更多的是用來打開僵局或是出其不意的作用,還有一個角色就是劉備貼身護衛。

而荊州所處位置處於東吳和曹魏之間,周圍轄有長沙,桂陽等四郡,屬於兵家必爭之地。局面複雜,機變萬千。在這個時候,對於各方勢力的瞭解和應對就需要有相當強的預判力和震懾能力。


如果不是事發突然,倉促起兵的話,有個一年半載,在諸葛亮悉心調教之下,趙雲無疑就是最適合人選。

二,馬超為什麼不行?

馬超的出身顯赫無須多言。他是在張魯手下效力時投降到劉備陣營的。與張飛大戰說明他的武功超一流,之前殺的曹操棄袍割須,說明他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

優點:自幼統兵,大兵團作戰能力一流。武藝高強,至少曹操心驚膽戰。

缺點:缺乏水軍作戰經驗,畢竟長期地處西部,接觸不到水上作戰。情商低,經常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尤其是沒有關羽在東吳和曹魏的影響力。有勇無謀,容易衝動。

馬超的優勢是在西部超高的威望,所以,與其將他放在不熟悉的地方做不到人盡其才,還不如放到他最能發揮的地方。在馬超鎮守西部邊陲的十年,也是蜀國最安穩的十年。

三,為什麼不能用張飛?

張飛的戰鬥力是不用懷疑的。可以說,張飛粗中有細,忠心不二,武藝超一流。兩邊陣營敢和他對陣的挑不出幾個。可張飛有兩個致命缺點:一是喝酒誤事。雖然丟失徐州之後沒有在因為喝酒誤過事,但守荊州是要耐得住寂寞的,誰也不敢保證他能數載如一日的保持這份自律;二是脾氣不好,脾氣上來了經常鞭撻手下,這事可比喝酒要嚴重多了。也是因為這兩點,後來把命都丟了。

現在可以考慮的只有關羽了。諸葛亮臨行前也做了部署,做了交代。總體來說,在這種局面下關羽已經做的相當不錯。

一,關羽之前其實也沒有多少大兵團作戰經驗,但是關羽博學多聞,是其他人不具備的。

二,做為劉備核心集團,必須要有一人在外駐守才能安心。

三,關羽在東吳和曹魏陣營中有無以比擬的震懾力。

四,武功超一流,號稱“萬人敵。”

五,原則性強,屬於劉備最倚重的人。

但是缺點也明顯:

剛愎自用,太自負。對於不如自己的人缺乏尊重。

有時候打敗自己的,就是自己的缺點。關羽也是如此,被潛心琢磨他很久的呂蒙抓住了他的弱點,並且將弱點擴大化,最終斷送了關羽的性命。


生活問道


諸葛亮入川之前,曾贈送八個字給關羽:“東聯孫權,北抗曹魏”。如果關羽能把諸葛軍事用意吃透,貫徹始終,可卻保荊州無憂。

但關羽自大哥做了漢中王以後,則日益驕橫。諸葛瑾到荊州提親進行吳蜀聯合,多麼好的機會可進一步加固兩國關係,使曹操不敢正視荊州,殊不知曹操自赤壁失敗之後,不一日不想報仇,對荊州和東吳一直虎視眈眈。關羽一直以來瞧不起孫權,對諸葛瑾說到“虎女焉能配犬子”,這句話為荊州日後的悲劇買下了伏筆,更強化了孫權收復荊州打敗關羽的決心,才有了後來的白衣渡江巧奪荊州。

關羽進攻曹魏之前,又因孟達劉封違抗軍紀,被仗責軍棍,如果不是其他人求情,就會殺掉兩人,但後來又委以重任,據守重鎮。關羽失利退守麥城求救與二人,二人懷恨在心見死不救,加速了關羽失敗的進程。

反過來看趙雲,有勇有謀,從無敗績,始終貫徹諸葛軍事的指導思想,謙遜低調,如果當初趙雲接守荊州再配合馬良或者法正等為軍師,則荊州太平矣!

馬超不再多說,趙雲就足夠了。




隨遇而安44683523


馬超可以,馬超曾是一方諸侯,曹操怕他,曾說過:馬兒不死,吾命休矣!

可是劉備心不服馬超,因為一旦馬超有了勢力,劉備控制不了他,至於趙雲,單挑,可以,沒有大兵團作戰經驗。

馬超個人武力,魅力指數,作戰經驗豐富,看看手下龐德,弟弟馬岱,龐德單挑關羽就知道了。


上田會議平板電瓶音箱


據說,馬超與趙雲皆不行,馬雲的話可能還行。😂😂😂


餘之言


馬超愛衝動!理想人物是趙雲,魏延!龐統!


張雙魚立


趙雲留下荊州肯定丟不了


維尼明天你好


馬超夠嗆,趙雲可以一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