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女神——媽祖誕辰

我國擁有者豐富的海洋資源,擁有綿長1.8萬公里的海岸線,海岸線長度居世界第四位。面對遼闊的海洋。我們就不能不提那備受人們歡迎的海上女神——媽祖娘娘。

海上女神——媽祖誕辰

神女媽祖真名林默,其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民間傳說在媽祖逝世後,依舊在海上顯靈救過往的商船。因此,百姓們都立廟奉祀,以紀其功。媽祖信仰從產生至今,經歷了1000多年,為潮閩臺及東南亞地區人們崇敬的庇護神明之一。並且,沿海漁民每年都會在農曆的三月二十三日祭祀媽祖,祈求在未來一年出海平安。

海上女神——媽祖誕辰

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的人民都十分信奉的水神——媽祖。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媽祖這一神祇受到沿海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在封建社會,人們生產力水平較為低下,漁民們在海上航行經常受到風浪的襲擊,漁船受技術限制,被擊沉漁民因此而亡。為了解決海上遇難這一主要問題,航海者把希望寄託於神靈的保佑。以祈求保佑遠航順風和安全。航海者們常常在船舶上立天妃神位供奉。

在上千年的文化繁衍當中,媽祖的誕辰在當地人民不斷的流動傳播中,形成了他們特定的文化、習俗。他們為了紀念媽祖,當地人民不約而同的遵守著千年傳承下來的風俗。例如:

禁止捕魚

人們為了紀念媽祖,在農曆的三月二十三這一天,是禁止捕魚的,湄島漁民,每逢三月二十三日前後數日內,不敢下海打魚或垂釣。

海上女神——媽祖誕辰

這個習俗系因媽祖誕辰,《媽祖顯聖錄》載:東海多神怪,漁舟常溺。天后曰:“此必是鬼怪為殃。”便命操舟鼓槳馳至海的中流。那時風日霽靜,望見水族輳集,錦鱗彩甲,跳躍吐水沫。看見遠處濤頭,擁著一尊類似王子儀容的神,在天后面前鞠躬高呼,頓時水潮洶湧,舟中人怕得顫慄不已。後說:“不必怕。”即傳示免迎,突然水色澄清,海不揚波,才知道是龍王來朝。以後凡天誕辰,海中水族都集洲前道賀。據此湄島漁民在這幾天內,不敢下海打魚垂釣,以示對媽祖的紀念。

半截紅褲

據說,媽祖生前最喜歡穿紅色衣服,湄島婦女這種穿衣習慣視為一種神聖的行為,紛紛穿一條特殊的外褲,上半截為紅色,下半截為黑色或藍色而仿效。但媽祖是神明可穿全紅,世人為俗人,所以只取一段紅色。以此表示對媽祖的敬奉,也藉此保平安。

海上女神——媽祖誕辰

船帆髮髻

湄島婦女特別是中老年婦女,髮型都是船帆形的,即在頭的中後部,梳成一個高約十多釐米、半弧型豎起的形似船帆的髮髻。梳法是:先把頭髮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再把中間部分頭髮梳成髮髻,再梳左右鬢邊,然後統一固定起來梳成船帆一樣的髻。有時還在帆髻上插一根縫衣針,針上附一條紅線,使髮型更好看。

海上女神——媽祖誕辰

此外,人們為了寄託精神上面的安全感,將與驅邪有關的活動都在媽祖誕生進行,以求一年的平安安康。杯問卜、懸掛菖蒲、香袋避邪、九重米果、泛槎掛席、尾晚元宵、裝點“燭山”、龍舟掛彩等習俗。

我是俗不可耐,領略上下五千年的“俗”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