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汽車消費的大禮包會落地嗎?


促進汽車消費的大禮包會落地嗎?


汽車行業可能迎來一份大禮包。

4月17日,一份《推動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消費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19-2020年)(徵求意見稿)》(下稱《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在汽車行業、投資行業內流傳。

《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的措施,包括已限購城市指標2019年和2020年在2018年基礎上增50%和100%購車指標無車家庭免限購等措施等等,力度空前。當日,汽車股大漲,行業振奮。

但是這一大禮包能不能落地呢?

1

發改委官員:

經濟增長需要汽車消費

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不用看宏觀數據,老百姓都能感受得到。

而提振經濟的方法,在中美貿易摩擦、投資無力的背景下,提升消費是必選項。

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的2019工作任務中,第四項就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其中提及汽車:

穩定汽車消費,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

汽車消費對整體消費乃至經濟增長有多大作用?

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出現28年來首次下跌。當年汽車銷售2808.1萬輛,同比下降2.8%。


促進汽車消費的大禮包會落地嗎?


今年1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對記者說:

汽車消費減速,是2018年消費增速下滑的一個主要因素。根據國家統計局測算,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同比回落了1.2個百分點。如果我們扣除掉汽車類商品,再按照相同口徑計算的話,其實我們社零增速大概是回落0.4個百分點,換言之,單汽車消費一項大概造成了0.8個百分點增速的落差。因此,我們要推動消費平穩增長,要設法穩住汽車消費這一大頭,是有針對性的。

正是因為如此,中國近期出臺一系列促進消費的政策,都將汽車消費當做重要內容。

2

多重政策在先

《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並非孤立的政策,而是有“上位”政策作為基礎。主要是兩個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另外,國家發改委在2019年1月剛剛牽頭髮布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也有大量涉及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內容。

《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能不能落地?可以看它和已經出臺的“上位”政策,以及同為國家發改委牽頭髮布的上述政策的延續性來評估。

首先,四份政策主旨一致,都是要促進汽車消費升級,《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應該是在官方議程內的安排,出臺應該不出問題,就是方案的內容。

其次,四份文件中,已經出臺的前三份外延、內涵相對一致,但《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有所超出(四份文件涉及汽車消費內容詳情請看末尾附表)。

從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兩份文件看,主要的政策指向是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農村汽車消費、二手車消費、汽車後市場等內容。

國家發改委等十部委發佈的《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基本上是對照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兩份文件的要求。只是最後,略為突兀地提出:“已實施汽車限購政策的地方,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優化機動車限購管理措施,有條件的地方可適度盤活歷年廢棄的購車指標,更好滿足居民汽車消費需求。

這一點在本次的《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被充分發揮。它提出嚴禁地方新出臺限購政策;已限購城市應加快由限制購買向引導使用轉變

同時2019年和2020年購買指標要比2018年增加50%和100%;無車家庭免限購。


促進汽車消費的大禮包會落地嗎?


《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對地方汽車限購政策,已不是“優化”,而是近乎否定。

這條政策可能落地嗎?

3

限購政策堅冰能破?

中國已經有多個城市對汽車限購,包括:北京、貴陽、上海、廣州、天津、杭州、深圳等等。但是,對於限購的合法性,一直有爭議。

如果《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提出“優化”限購舉措落實,將給汽車市場創造巨大增量。

僅按北、上、廣、杭、深六城市來測算,光是增加限購增量指標一項,2019年和2020年可以分別創造25.5萬和51萬輛購車需求。2021以後如果取消限購,改為引導使用政策,那增量更大。

促進汽車消費的大禮包會落地嗎?


這還沒算“無車家庭不限購”政策。如果這一政策落地,增量恐怕要以數百萬計。根據杭州統計局統計,2018年杭州城鎮居民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汽車59.7輛。也就是至少有40%家庭無車。杭州有近759萬城鎮人口,按三口之家算,有200多萬家庭。僅僅是杭州,“無車家庭不限購”就將創造近百萬新增購車需求。

不過,汽車限購政策雖然有爭議,但相當堅固。

當前,各地限購政策,往往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以機動車排放汙染為名,對汽車進行限制。這一點得到國務院的支持。

2013年6月,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大氣汙染防治十條措施,其中第九條,明確地方政府可以根據汙染等級採取機動車限行等措施。這雖然是“限行”措施,而且是在特定汙染等級下,但被認為

成為地方限購的依據之一。

2015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新能源汽車單獨提出要求,各地不得對其實行限行、限購。據此推測,非新能源汽車,顯然地方還是可以限行限購的

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的新能源汽車不限購不限行,在一些地方也沒有得到徹底執行。一方面,限購城市仍然實行總量限制;另一方面,像北京對“新能源汽車”自己定義,只有純電動才算。

因此,國家發改委起草的《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恐怕難以打破地方“限購”堅冰。這一影響汽車消費,乃至消費者公平的政策,可能需要更高級別的法律法規、規章推動,才可能取消。

4

創造新能源汽車增量市場

新能源汽車近幾年連續快速增長,在汽車產銷中一支獨秀。但是,業界也一直擔憂增量難尋。

《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指出了幾個方向。

首先是對限購的“優化”政策,已經論及,但落地的難度大。

其次,《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提出燃油車車主更新購買新能源汽車後,仍可以再次更新購買燃油車,同時還研究老舊汽車更新政策,還包括研究提高燃油稅、購買新能源汽車個稅專項扣除等。這些政策有利於讓限購城市燃油車主嚐鮮新能源。由於燃油車存量極大,只要極少數轉為新能源,就能創造不少增量。

對於這一點,由於沒有增加車輛的總數,相信汽車限購城市沒有理由反對,很可能落實。

第三,推進城市服務領域用車更新消費,新增和更新原則上都採用新能源汽車。

“服務領域”的提法較以往要廣泛,包括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這一概念應該已經包括了巡遊出租車,即網約車)、通勤、城市物流等。

這一領域的車輛,由於屬於交通運輸行業,因此響應政策比較積極。2014年,交通部定下目標,到2020年在交通運輸行業推廣30萬輛新能源汽車。結果,這一目標在2017年底就實現了,目標因此上調到60萬輛。


促進汽車消費的大禮包會落地嗎?


吉利汽車推出的曹操專車運營大量電動汽車

因此,這一政策也很可能落地。特別是,這幾種車型當中,網約車的增量可能最為可觀。很多車企現在也加入到網約車運營當中,也將助推這一增量市場。

第四,就是農村市場。

5

汽車經銷商要搶農村客戶了

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斷退坡。但是《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提出,對於農村居民購買新能源汽車,中央財政補貼力度保持不變。

2019年補貼退坡幅度不小,如果賣農村能不退坡,很多車企估計會動心。

這裡的唯一變數是財政部的態度,補貼不退坡,財政支出壓力會加大。但農村市場的增量可能不會很大,因此通過的可能性也不小。

而且,在農村市場,電動汽車充電難、續航里程短的問題就幾乎消失了——停車充電不成問題,出行距離也不太遠。

農村市場不僅僅屬於新能源汽車。《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提出,對農村報廢三輪車,購置3.5噸及以下貨車,或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免徵車船稅、減半徵收購置稅。而且對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給予農機補貼。


促進汽車消費的大禮包會落地嗎?


農村報廢三輪車購買貨車可能有獎補減稅

對於這項政策,我想不到各方反對的理由。現在所有車企都說渠道下沉,這項政策落實,將極大擴大各大車企的戰場。

6

利好新能源、

節能、小排量車型

綜合上述分析,我預測《汽車更新消費實施方案》最終落地,對新能源汽車是大利好,增量可能近幾十萬輛。對節能環保車型、1.6升以下車型,能受益以舊換新和汽車下鄉政策,也是利好,增量可能接近百萬。但對於大排量燃油車,恐怕和這一大禮包無緣。(完)

促進汽車消費的大禮包會落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