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隨著體育教育得到越來越多中國家長的重視,一些外教慣用的教育方法也逐漸為中國家長所熟知,其中最具標誌性的莫過於

“Give me five”,更美式一點的叫法是“High Five”,就是“和我擊掌”的意思。


“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Give me five”很適合作為美式教育的標誌性動作,美式教育理念裡的關鍵要素都能在這個動作裡得以體現:“毫不吝嗇的鼓勵”,“與孩子平等溝通”,“尊重孩子並給予自由”。

其實傳統的中式教育也有一個“Give you five”,只不過本意是“給你一巴掌”,有很多關於教育的俗語便是證據:“不不成器”,“父出孝子”,“師出高徒”。


“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當然放在現代大眾教育觀,傳統的嚴管甚至家暴式的教育方法早已被打入冷宮,留美華人因為打孩子被美國警察帶走被法院制裁的新聞也早已不能引起任何輿論關注了。

但在體育教育領域,“嚴厲訓導”的魔鬼教練形象還是被很多傳統教練所認為是最有效合適的,同時對很多管不住孩子、狠不下心打孩子的家長而言,他們最想讓孩子從體育教育中收穫的恰恰就是一頓“胖揍”。

“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兩種截然相反的教育觀,如今讓很多置身體育教育中的教練和家長們感到無從選擇,甚至演變成了進退兩難的焦慮困境:是該堅持照貓畫虎模仿先進的美式教育“Give me five”?還是返璞歸真重新操練起祖傳秘方“給你一巴掌”?




“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 1 -

教育理念與社會文化環境

美式教育理念中的“鼓勵與自由”、“平等和尊重”,不是憑空建立的,恰恰是來源於美國社會文化的,美國人在工作生活中最常用就是各種誇張到無與倫比的讚美詞彙,“excellent”、“amazing”、“incredible”等等再配上那誇張的表情和拖長上挑的尾音,嗯,這很American。

所以孩子在童年的教育環境中被鼓勵與稱讚,長大後也是處在相同環境中的,而稱讚和鼓勵背後,自己究竟做的如何,對方究竟是否滿意,孩子也是需要一點一點在這個環境中去領會感悟的。

“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而放眼中國社會,孩子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多面對的是殘酷的競爭升學壓力,同時,對愛和讚美羞於啟齒也更多是我們中國家庭的溝通日常。

如果讓我們的孩子在體育訓練中享盡一切讚美和鼓勵,而當他回到學校和家庭,卻要在各種錯誤和挫敗中接受嚴肅的教育,孩子是否會產生困惑,或者對本應是挫敗感最常發生的體育產生誤解

“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當然上面用到的鼓勵與自由都是正面詞彙,而美式教育的實際情況往往是學生已經自由到了與我們傳統文化推崇的“尊師重道”和“知書達禮”完全背道而馳的地步,我們自然不會模仿美式教育到如此境地。

教育本身就處在社會文化薰陶之中,當教育理念脫離社會文化環境,那些看似華麗高尚的字眼就會變得格格不入甚至毫無用處。



“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 2 -

教育理念與自身行為習慣

很多教練和家長們竭盡全力的模仿歐美範兒來給孩子鼓勵和自由,平等和尊重,但每每面對英語、體育等各種興趣班上自信瀟灑、魅力十足的外教時,就發現自己的百般嘗試都比不上老外一個high five給力。

為什麼教育會有傳承一說,而傳承本身也是另一種限制,作為家長和教練的這代人之所以能夠很自然的接受大部分美式教育理念,與我們日積月累所受到的美式文化薰陶有很大關係。

“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我們自己的言行舉止也在慢慢的隨著社會變革和文化演變在潛移默化發生著改變。但此時此刻的我們,肯定已不再是傳統儒道釋文化中的嚴父和師傅,也肯定沒變成各種好萊塢電影和美劇中的美國教練和家長。

往大了說,不是美國人你就做不了美式教育,不是日本人你也玩兒不轉日式教育,往小了說,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家庭氛圍,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和言行習慣,你可以接收各種各樣的教育理念,但你能身體力行去貫徹執行的只有最適合你的那一種

“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教育理念還要靠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去貫徹落實,當理念脫離自身的行為習慣,無異於照貓畫虎、邯鄲學步,結果只能是不倫不類。



“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 3 -

教育理念與教育基礎要素

我們是一個很願意自我反思的民族,對於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的教育,我們從未停止過觀察、模仿和反思。

但我們也是一個不踏實好高騖遠的民族,曾經我們妄想在一貧如洗的時候一下子趕英超美,如今我們也試圖跨越很多基礎建設,直接通過改變教育理念來完成教育上的“趕英超美”。

“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其實我們把問題因果倒置了,先進的理念有了先進的基礎要素才能成為切實可行的理念,教育理念上的先進離不開教育基礎設施、教育體系制度、教育從業人員素質等各方面經年累月的投入和積累

等中國有一天在以上這些教育基礎要素上達到了先進水平,那教育理念的先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或者說二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想要在落後的教育基礎要素之上執行先進的教育理念,無異於在荒漠之中蓋空中樓閣,空中樓閣的構想再美也不如一個土窯洞解決問題。



“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 4 -

教育理念的差異並不決定結果

不論是“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兩種教育理念都培養出了無數傑出人才,這些人才有些確實因為所受教育理念的不同而展現出了完全不同的風範,國人最關心的“諾貝爾獎”便是一個最好的分界線。

但也不乏很多完全相像的人才,足球場上的各國球星就是最好的例子,有貧民窟裡苦中作樂而成的,有移民社區裡含辛茹苦而成的,也有體育世家按部就班而成的。

“Give me five”還是“給你一巴掌”


然而,不論出身貧苦還是富裕,不論個性張揚還是內斂,不論成才之路荊棘遍佈還是一帆風順,所有結出成功教育碩果都曾有過一個共同的點,也是唯一的共同點,那就是經年累月、始終如一的堅持灌溉和辛勤培育

對個體而言,所處的教育體制和環境是無法超越的,所能接納和落實的教育理念是非常有限的,所能投入的教育資源也是因家庭而異的。

只要能始終如一的堅持培育,教育就一定會開花結果

這,才是唯一的教育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