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從古至今,

人們都離不開

賴以生存的這個地理空間環境。

首先要解決的是:

我在哪裡?

要去往何方?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在漫長的社會進程中,

人們不斷探求著確定位置、

導向目標的方法和途徑。

我們的先民早在遠古時期就懂得

利用北斗星座辨識方向、區分季節。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跨時代的衛星導航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進入現代,導航手段已經擴展到衛星導航、磁力導航、聲納導航、量子導航等多種方式。隨著電磁場理論和電子技術的蓬勃發展,人類就設想是否可以將無線電發射參考站建立在空中。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由此人類的發展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空基電子導航系統應運而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以衛星為空間基準點,用戶利用接收設備測定至衛星的距離或多普勒頻移等觀測量來確定其位置和速度的系統。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大國重器,惟有自力更生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衛星導航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高度重視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一直在努力探索和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導航系統。

我國的北斗系統啟動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863計劃”倡導者之一、原國防科工委科技委顧問陳芳允院士於1985年提出了僅用兩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實現定位的建議。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陳芳允院士

1994年國家正式批准了該項目,並正式命名為“北斗衛星定位導航系統”。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標識

2000年,我國成功發射了兩顆北斗一號衛星,實現了區域性的導航功能。

2003年和2007年,我國又再次發射了兩顆北斗一號備份星,構建了一套完整的衛星導航系統,標誌著北斗衛星導航實驗系統的完成。特別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汶川抗震救災中,北斗衛星發揮了重要作用。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2016年,因為一段視頻,北斗衛星逐漸進入公眾視線,被我們大家所熟知

這段視頻的主角就是:


徐穎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人物簡介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徐穎

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科普中國”形象大使。2009年博士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同年到中科院光電研究院工作至今。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北斗女神”降臨津城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北斗,國之重器,國之“名片”

穿越激盪四十餘年,

北斗經歷了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

我國科研人員是如何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北斗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便利?

4月29日,“北斗女神”徐穎將與大家見面,講述北斗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精彩活動,期待您的參與

“北斗女神”來津,與你一起分享導航定位簡史

活動時間:2019年4月29日(週一)14:30

活動地點:天津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2號)

主辦單位: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 共青團天津市委員會

承辦單位:天津市科普發展中心 天津青年宮 共青團天津大學委員會

協辦單位:天津市科普作家協會 天津大學青年文化促進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