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出逃時向喬家借十萬,賞賜時為何喬家只要了4個字?

用戶64589163


慈禧這個人我們大家都知道,她是晚清的實際掌權者,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因為各種的賣國求榮行為一直被後人謾罵。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華,慈禧本想借助義和團的力量打退敵人,就向八國聯軍宣戰。但是義和團並不是傳說中的“刀槍不入”,很快就被八國聯軍打的四分五裂了。

6月17日,大沽炮臺淪陷

6月17日,天津淪陷

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到北京城下

很快八國聯軍就攻到東華門,這個時候慈禧就坐不住了,活命要緊,就帶上光緒皇帝,隆裕太后等重要的人慌忙的逃離了北京,直奔陝西的方向。

因為走的匆忙,吃的喝的用的都來不及準備,還好當時是夏季,路邊有玉米地,一行人煮了玉米填飽肚子,就連煮玉米的水都喝了,逃亡可真是個苦差事。

就是在一路逃亡的時候,慈禧為了解決這一路的吃穿用度,讓這一行人過的稍微好點,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向山西的巡撫提出了金錢救濟這件事。

主要就是一項吃好喝好用好的慈禧,真的是很難忍受在路上顛簸,吃的不好,用的不好這件事。

山西巡撫趕緊就召集了當地的有錢人,這其中就包括喬家。喬家的票號可是全國連鎖的,在當地是數一數二的有錢人。當時巡撫好話是說了不少,但是在場的富甲們都不願意出錢,大家都默不作聲,畢竟這是拿出去大把的銀子,什麼也沒有換回來的事。

但是其實仔細想想,在慈溪最困難的時候拿出錢來給她雪中送碳,以後能不得到點恩惠嗎?眼前確實沒有,但是以後慈禧穩當了下來不就有了嘛,不拿錢的確實是有點目光短淺了。

但是喬家就看明白了,人家生意做的那麼大也是有道理的,最起碼這個目光很好。喬家一下子就拿出了30萬兩白銀,一下子就解了慈禧的渴,還說不用還,不嫌棄少就行,拿去用吧,讓慈禧對喬家印象十分深刻。

這筆錢對於喬家來說,其實不是什麼大事,不會有多大的影響,但是實際上,這筆錢給喬家帶來了無盡的光耀和商機。

1902年,慈禧回到了北京繼續大權在握的生活,人家沒有忘記那些在她逃亡的時候拿出錢來接濟她的人,雖然談不上熟悉,但是絕對是感動。慈禧就派人去問喬家想要什麼封賞。

喬家人覺得,在慈禧落魄的時候都拿出去這麼多錢了,人家現在都高高在上了,還能把錢要回來嗎?要是仗著曾經的貢獻誇下海口怕是也會惹事,反正也不缺那些錢,最好的就是能給家族曾曾光,來幾個字算了,這樣世世代代的都能提慈禧花我家30萬兩白銀的事,這樣也不虧。

於是就向慈禧稟報,討了“福種琅嬛”四個大字,回去趕緊高高興興的掛在了自家的門樓上。

這四個大字進一步提高了喬家的地位,表明了喬家和皇家攀上了關係,從此各地的政府部門就不敢輕易的惹喬家了,實際上為生意提供了一份保障。

也因此提高了喬家票號的名氣,和慈禧都有關係的票號那估計穩妥,大家都願意去存錢取錢,很像今天的用明星打廣告的意思,帶來的價值是很難計算的。

當時慈禧聽說喬家只要四個字的時候,覺得很是驚訝感動,讓慈禧感到了一種救助於危難的真心,慈禧對喬家更是刮目相看了,她也並沒有就這樣給人家幾個字就把人家忘了,而是有所回饋的。

之後慈禧在喬家的“大德恆”票號存了很大一筆錢,讓喬家發了不止30萬兩的財,據說當時慈禧逃亡到山西祁縣的時候住的就是這家票號。

不得不說,喬家的做法果然是精明至極,給自己帶來了超額的利益。做人做事,確實應該把自己的目光拉的長遠一點,幫助落難的人有時候也是在幫助自己。


歷史試卷


這是晉商喬家高情商,有遠見的典範之作。

這筆買賣不僅不虧,而且賺大了。為什麼慈禧太后落難中借給她10萬兩銀子的喬家,最後只要了4個字的賞賜,是慈禧太小氣,不肯還錢嗎?但是喬家太膽小,不敢要錢呢?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喬傢俱有非常具有長遠眼光,懂得及時抄底,長期投資的道理。

太后落難,西狩太原

話說當年八國聯軍進軍北京,慈禧太后帶著一幫子皇親國戚倉皇西逃,畢竟走的比較匆忙,來不及帶特別多的錢,可是又美名其曰為西狩,依舊擺著極大的排場。即便在路上風餐露宿,吃盡了許多從未吃過的苦頭,但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太后,依舊有很多的伺候的人。那麼作為這麼多人的火食開銷,又是一比極大的巨資。而且作為太后的慈禧自然標準是不能下降的太厲害的,還有一大幫包括光緒在內的主子,所以又要花費很大一筆錢。

在西行的途中他們,他們途經榆林堡,到達懷來縣,再去大同府,過忻州,最終到了太原。沿途他們是怎麼做的呢?都是要求當地的地方官紳自願向太后獻禮,要求百姓捐款捐物。但是很多官員士紳也都是象徵性的給慈禧太后獻上一點所謂的獻金,西狩的慈禧太后當然也不能強搶自己官員百姓的財產,所以當時的清廷面臨著很拮据的財政狀況以及很頭疼的經濟現實。甚至逼的沒有辦法,不得不向當時的山西各商號宣佈借錢。但是對慈禧以及清廷未來局勢持觀望態度的晉商們,並沒有輕易的答應。主要的原因是害怕收不回來這筆款。

千年一遇賈繼英,慷慨借錢

但有一個當時喬家大德豐票號的業務員,名叫賈繼英。初生牛犢不怕虎,審時度勢,竟然一口氣答應了下來,借朝廷十萬兩白銀。後當時的內閣大學士桂香十分高興,立即給在山西祁縣的喬家大德通掌櫃高鈺寫了一封信,明確表示慈禧和光緒的行宮駐紮在喬家的大德通票號。喬家開始正式與慈禧太后扯上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喬老闆喬致庸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對賈繼英和高鈺都進行了極大的嘉獎。甚至大掌櫃還說到:500年必有王者興,1000年也出不了一個賈繼英。因為抄底投資這個落難的太后,後來帶來的收益可是極其可觀的,不是隻有的賞賜4個字那麼簡單,大掌櫃和東家喬致庸自然是看得明白!而且喬家借給清廷的並不只是十萬兩,而是前後攏共借給朝廷40萬兩。

一筆超級回報率的成功投資

慈禧太后畢竟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更何況他要向世人證明,那些在危難中幫過她的人,一定會得到巨大的回報,不然以後誰還會幫她呢?這些回報是什麼呢?首先就是題目說的那4個大字“福種琅環”。這是喬家向太后要的賞賜,太后命當時的山西巡撫丁寶全親自將這塊匾送到喬家。讓全山西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喬家的晉商聲名,從此有皇室加持的喬家更是名滿天下,在當時的那個亂世卻實現了家族產業的一路青雲直上,在官場之中更是如魚得水。何太后老佛爺這棵大樹,喬家在商業發展中又有誰可以阻攔呢?這塊匾的價值又何止10萬兩呢。

此外,因為喬家僅僅只要了4個字。慈禧太后仍然覺得欠下了很大的人情,並且對喬家感到有些虧欠。她將庚子賠款的本息10億兩白銀以及各省督撫繳納中央的稅款,給山西的喬家票號來管理運營。還解除了山西票號進行公款匯兌的禁令,解除這條禁令之後,山西票號的生意一路飆升,巨大的資本在手中,喬家更是其中的翹楚。也讓喬家的生意進入到空前輝煌的一個階段。

一貫有遠見的晉商喬家

這也只是喬家的與官家打交道的其中一個典型範例。除了擁有慈禧太后的匾額之外。他們喬家還有左宗棠和李鴻章的對聯,所以索要相好名人的尤其是封疆大吏以及這種重要政治人物的筆墨,其實是喬家一貫的作風。

子孫賢,族將大 兄弟睦,家之肥 ——李鴻章

甚至有遠見的喬家,還在八國聯軍與清交惡的時候,在山西當時的巡撫要大殺洋人之際,救下了7位意大利女修士,因此還得到了意大利政府給的的表彰國旗,在抗日戰爭中因為懸掛日本盟友意大利國旗而免於喬家大院被破壞。

可以說狡兔三窟,而雞賊至極的喬家可是留了好多窟。但人再怎麼算也幹不過天,即便喬家極富遠見,多手準備,但他們也沒有料到時代會發生鉅變。新中國後,喬家的後人更多不復當日祖先的輝煌,如今多為工薪階層。這大概叫30年河東,30年河西的道理吧。


歷史好奇怪


實際上喬家當時進奉了30萬兩白銀,事後也並不是單單隻要了四個字。喬家當時不僅向慈禧間接的要回了所有的錢,並且連帶利息也要了回來。



1900年5月28日,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為名出兵中國,當時慈禧緊急召開了御前會議,提出了向“萬國”宣戰。6月21日,慈禧發出了擬定好的宣戰詔書,明確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匈等十一個帝國主義列強開戰。

戰爭的進程超過了慈禧的預料,宣戰後僅僅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清軍一路敗退,8月15日凌晨,慈禧攜光緒帝倉皇出逃,一路向西逃去。



當時慈禧一行人由於出逃過於匆忙,所以一路之上缺衣少食,日子難以為繼,這讓靠著搜刮民脂民膏過上錦衣玉食生活的慈禧非常不習慣。但為了活命,慈禧在路上也吃上了野菜,啃起了窩窩頭。

等慈禧等人到了山西祁縣境內後,由於當地戰亂影響較小,所以接待慈禧的工作也比較充分。當時慈禧被安排住在了喬家的“大德通”總號,受到了喬家的隆重接待。這時的慈禧又想起了自己的排場,於是他命令董福祥等人向山西巡撫借銀渡過難關。



山西巡撫得到命令後,召集了省城商界、金融界的頭面人物開會,並宣諭慈禧的聖意,希望大家慷慨解囊。這時被邀請來的票號、錢莊的掌櫃大多沉默不語,誰也不願意捐款。只有喬家“大德恆”票號的掌櫃賈繼英率先進奉了30萬兩白銀,因此喬家和賈繼英給慈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次投資對於喬家來說收入頗豐。八國聯軍退兵後,慈禧也回到了北京重新掌握了政權,之後自然也對這些在路上幫助過自己的人大肆封賞。當時慈禧問老喬家想要什麼封賞,喬家人考慮到送出去的銀子也沒有要回來的道理,而且也看不上這區區幾十萬兩銀子,所以為了光耀門楣便向慈禧要了【福種琅嬛】四個字。



福種琅嬛的意思為琅嬛福地,琅嬛的意思為神仙宮殿或者洞府,另外琅嬛還有天帝藏書之地的說法。實際上這個牌匾是喬家向世人宣佈和慈禧搭上了關係,從此喬家的生意有了慈禧保護。後來也證明慈禧的這幅牌匾也為喬家提供了太多的便利。

最後說一下,喬家並不是什麼都沒要,相反喬家還要了一樣東西,那就是經手《辛丑條約》中規定的庚子賠款。事後慈禧也將漕運銀兩陸續存入“大德恆”票號,讓老喬家再次發了一筆橫財。


我是越關


我,慈禧,借十萬塊,打款!

慈禧還真沒這麼下作,堂堂一國之主還沒混到那麼慘的地步。

那麼這慈禧向喬家借款的事情,是怎麼個情況?

庚子國難,慈禧帶著光緒帝倉皇“西狩”,一起逃離京城,不敢不逃啊,八國聯軍已經打進城門了,再不逃就被人家甕中捉鱉了。

自打慈禧離開紫禁城,手下的將士一路猛增。外戰不行,既沒油水又可能送命,護駕有功,不需要面對危險,日後還可以加封獲賞,於是乎,圍繞著慈禧老佛爺這個堅強核心,岑春煊等人蜂擁而至,隨行人員呈指數級擴展。到了最後,就連慈禧太后對這些蹭吃蹭喝的都看不過去了,都別來了!管不起飯!

隊伍剛剛離開河北,到達了山西境內,五位數的隨行隊伍已經快把沿途地方的財政吃垮了,地方上苦不堪言,可又不敢明言,情非得已,只好四處派餉募捐。

地方官想到了山西本地的富商們。大多數商人忍痛割肉,哭著臉一點點擠牛奶。


唯獨喬家是個例外,先是慷慨向慈禧一行提供住宿,後來喬家“大德恆”票號的掌櫃賈繼英主動奉上白銀30萬兩。

事情傳到慈禧耳中,這就很讓慈禧感動了,要是大清所有人都有老喬家這種毀家紓難的思想覺悟和愛國精神,我還能和萬國開戰很多回!

喬家之所以這樣做,一是無論進退,橫豎都是一刀,被動挨刀遠不如主動挨刀。

二呢,喬家判定慈禧距離玩兒完還早,中國是我們的,也是慈禧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朝廷的。喬家的夢想是他們的票號能匯通天下,抱上慈禧太后的大粗腿,官商結合,帶上一頂紅帽子,利用好官家的影響力,對喬家有百利而無一害。


果不其然,轉過年來,慈禧答應了列強的主張,背上一身債務後,清政府貌似重新恢復了穩固統治。在一切都穩定下來的時候,某天慈禧想到在困難時期曾經幫助過他們的喬家,隨即問他們想要什麼樣的回報。

還債,加利息?

喬家知道這種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清政府背上的四億兩白銀還正犯愁呢,惹毛了給你把家抄了,正好用來貼補國庫。

說喬家只要了四個字,那是違背歷史事實,實際上,喬家還要來一項天大的好處,那就是清政府未來庚子賠款的稅費匯兌業務。憑此一項,喬家的票號便可日進斗金。不僅如此,“大德恆”票號的掌櫃賈繼英還被日後提拔成了大清戶部銀行第一任行長。

那麼這四個字到底是哪四個?

福種琅嬛。



喬家求了慈禧賞賜的四個字,就是“福種琅嬛”。琅嬛的本意為神仙洞府,其實暗有為慈禧臉上貼金之意。這幾個字幫助喬家換來了很多的生意往來,同時也顯示出喬家與政府的關係密切,另一方面也是對家族的強有力保障,給喬家帶來了很多非常積極的影響。

福種的意思就是福源廣種,喬家在做生意的很多年裡,不斷的行善積德,福源廣種,幫助弱小救濟困苦百姓。喬家雖然手裡掌握著非常多的財富,但是他們始終不浪費和揮霍財富、對任何人都格外友善。

比如有一次,家裡一位傭人偷東西被人發現,沒想到喬先生卻說:“家裡的東西多,不差這一件,再說這是有困難才偷東西的,隨他去吧。”

他們做到了在地位低的時候,尊重自己,相信自己經過努力就會達到目標。但是得到了榮華富貴,地位比較高的時候,要尊重每一個人,平等待人公平做事。

喬家不僅在日常生活中作風優良,在面對國家命運變化時,會不假思索的提供幫助,顯示出他們的愛國情懷。他們靠誠信收穫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很多客戶的信賴,把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他們懂得國家的重要,在政府面臨為難的時候,果斷的付出自己的財力物力,給予國家很多重要的幫助。



別看我誇了老喬家半天,但一點也不能否認,當年這次針對慈禧太后的借款義舉,更多還是出於賈繼英的私心——他日後混的比喬家後人要好得多。


歷來現實


這恰恰是喬家為何能經商如此成功的精髓所在。

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帶著光緒出逃,逃亡路上的粗茶淡飯使習慣了精緻生活的慈禧非常不習慣。到山西時,當地富商喬家奉上十萬兩白銀。慈禧回到京城時,不忘獎賞喬家,而喬家只要了四個字“福種琅嬛”。

為什麼喬家不要升官發財、鉅額賞金,卻只要四個字呢?

1900年,迫於列強的壓迫,慈禧怒而向世界宣戰,英、美、德等八國的軍隊組成八國聯軍,朝北京進軍。本來是慈禧主動宣戰的,但後來隨著戰況愈烈,國內形式愈加嚴重,八國聯軍即將侵入北京城,慈禧帶著光緒倉皇出逃。

慈禧太后出逃十分倉促,她習慣了皇宮的錦衣玉食和眾人擁簇的生活,雖然是逃亡,慈禧也要求注重飲食居住。到了山西之後,經費不夠,慈禧知道那裡有很多富商,為解燃眉之急,慈禧就下令官員向他們借錢。

當時,很多富商認為慈禧已經日薄西山了,她也不會再執掌政權了,就扭扭捏捏地,不想拿錢。而當時喬家“大德豐”的業務員賈繼英卻答應借十萬兩白銀。這一大膽的決定得到了他的老闆喬致庸的支持。

他們認為只要清朝還在,那麼他們的十萬兩白銀一定不會打水漂的,這一舉動會使慈禧記住喬家,慈禧如果能回宮,那麼他們喬家一定會等到很大的好處。

《辛丑條約》簽訂以後,慈禧果然重新回宮,執掌政權,局勢穩定後,她理所應當的想到曾經幫過他的喬家。就問喬家想要什麼賞賜,喬家沒有要回十萬兩白銀和利息,而是要了“福種琅嬛”這四個字。

慈禧聽了肯定很高興,覺得自己的字居然能值十萬兩,就大筆一揮,寫下了四個大字。

在當時的情況下,喬致庸肯定不會要回十萬兩白銀的。

首先,清政府剛簽訂了《辛丑條約》,4.5億兩白銀對清朝已是很困難了,喬家再向慈禧要錢,更會增加清政府財政的壓力,會引來慈禧的反感。而且十萬兩白銀對於喬家來說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喬致庸要了更有利的東西,即“福種琅嬛”這四個字。

“福種琅嬛”即“琅嬛福地”,“琅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指西王母藏書的地方,可指某人藏書豐富,有學問,這塊匾賜給喬家,意思是把“福”播種在喬家。

這一塊匾為喬家打了一個響亮的廣告,使喬家依傍上皇家勢力,這四個字顯示了喬家與朝廷的密切關係,給了家族企業帶來強有力的保障,喬家利用官家的影響,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給喬家帶來許多有利影響。

其實,喬家也並不是除了這塊匾就一無所得。

後來,《庚子賠款》稅費匯兌業務就交給了喬家,喬家也因此大賺一筆。

俗話說,吃虧是福,雖然喬家借給清政府十萬兩白銀而且沒有要回本錢和利息,看似吃虧,可這恰恰是喬家大當家喬致庸的智慧所在,喬家當前是丟失了100000兩白銀,但實際上卻得到了朝廷的支持,經商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自己的企業有了朝廷的無條件支持,那企業將會是多麼的順風順水,沒有任何阻擋。

而且後來喬家也有了《庚子賠款》稅費匯兌業務,為喬家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有利因素,不得不佩服喬致庸的智慧啊。


小小嬴政


喬家作為清朝全國富豪榜的前幾存在,他們不缺錢,缺的是一些方面的支持。何況那時慈禧拿不出錢來了,一次庚子賠款就出了4.5億兩,加上之前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清朝早已負債累累,

所以,喬家借坡下驢,向慈禧要了四個大字——福種琅嬛。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還未打進紫禁城,外面不斷傳聞,洋人要攻打東華門……宮內的慈禧接連未眠,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如坐針氈。

之後,隨即改換衣服,一身粗布舊衣,攜帶著光緒皇帝,還有少得可憐的隨從侍衛,狼狽逃京,倉惶西走,恍如喪家之犬。

所過之地,荒無人煙,空溜溜地街道……慈禧的第一頓飯還是從地裡現摘的,途中所飲用的水是來自高粱杆……不復往日光景,依然持續顛沛流離……

“懷來縣知縣跪接聖駕……”

“好,好,好……”慈禧連說三個好字,忙喝下一碗所備的小米粥,又恍惚感嘆:“受難之中能得此一碗小米粥,夠了……”

沿途府縣救濟,慈禧一行人很快來到山西,山西未受戰亂襲擾,這裡又是富庶之地,很快,慈禧便找到了昔日宮內光景的感覺。


喬家人嗅到了一絲絲商機……慈禧西逃,財政會是拮据狀態,錦上添花比不上雪中送炭。山西人員組織當地富商,談了一談借款資助事情,名義上說是借錢,但也是“有去無回”,你好意思主動找人要錢?

這時,喬家率先奉上30萬兩白銀,經過一番運作,慈禧的臨時行宮就設在喬家票號大德恆的總部,主事賈繼英隆重接待。當然了,慈禧太后甚為滿意,充分感受到熱情。

很快,慈禧就離開山西,前往陝西的西安,離開之際,喬家又奉上了10萬兩。

西逃事後,慈禧報之以李,解決善後工作,該賞賜的賞賜,該升任的升任。問及喬家,說你們想要什麼賞賜?喬家說:“想要老佛爺賞賜“福種琅嬛”四個字。”慈禧也應允,賜下牌匾。


這裡的琅嬛在神話之中,它指天帝用來藏書的地方,說明琅嬛是福地。這也是在偷偷拍馬屁,誇耀慈禧太后。借款善舉,結善的果,福的種。福種琅嬛就說,尋求廕庇。

在這種庇護之下,喬家發展到了頂峰,喬家的票號,匯通天下。


史小二記


喬家人借給慈禧十萬兩銀子,可謂雪中送炭,這筆天使投資的回報也很驚人。


1,慈禧出逃,最想吃的是雞蛋


慈禧太后是唯一一個向全世界宣戰女人,這份瘋狂不但空前,大約也絕後吧。


慈禧太后之所以如此瘋狂,一是因為他她得到一個消息說洋人想策劃讓她歸政光緒,其二就是義和團的神功,讓老太后覺得大約天兵天能剋制洋妖吧,於是向洋人宣戰,放義和團進北京城大肆殺戮,但是報應很快就來,八國聯軍兵至城下。


當天老太后正好整以暇的在梳頭,忽然聽到外面好像有貓叫,而且貓好像越來越到,叫聲此起彼伏,她正奇怪今天咋這麼多貓,忽然她聽到耳邊一聲貓叫,然後就見一個東西穿透窗戶,啪嗒一聲落到地上,慈禧定睛一看原來不是貓,是一顆子彈,老太后嚇壞了,莫非洋人進了皇宮了,於是她什麼也不顧了,讓人去找皇帝。


當時光緒正在舉行一場祭祀大典,還穿著禮服,慈禧說洋人已經打進來了,咱娘倆得跑,你穿著禮服太扎眼了,光緒把祭祀的衣服脫下來,由於太急,朝珠被生生拽斷,散落一地。


倆人跑出皇宮,搶了一輛馬車,狼狽出了德勝門。


但是跑之前慈禧還是幹了一件她早就想做的事,命太監崔玉貴把珍妃推到井裡淹死。


慈禧這次逃跑美其名曰西狩,去西邊狩獵,但是卻啥獵物都沒狩到,她和光緒背靠背坐在馬車上,兩天兩夜沒吃一口飯,口渴了,讓身邊的小太監去打水,路上的水井或者沒有取水的轆轤,或者水裡漂著人頭,太監們沒辦法,從路邊田裡找了點秫秸稈,讓慈禧嚼著止渴。


這天跑到了懷來縣,縣令吳永前來接架,一頓小米綠豆粥,讓慈禧覺得比皇宮裡的滿漢全席還好吃。


喝完粥,一會兒李蓮英跑出來說,老佛爺還想吃雞蛋,能弄來嗎?


吳永廢了好大勁,才找了五個雞蛋,煮熟呈上,慈禧一口氣吃了三。大約此時的雞蛋,比平時老太后在皇宮每天都要吃的一百多道菜要好吃太多了吧。


2,喬家的投資


慈禧西狩,到了山西祁縣的時候已經沒有那麼狼狽了,在太原修整了幾日,慈禧和光緒多少恢復了往日的威儀。


但是西狩還是要去狩的,能離洋人遠點就遠點吧。


所以慈禧繼續西行。


路經祁縣,有人早就知道他們要來的消息,這人就是大德通掌櫃高鈺,大德通是喬家的票號的總部。這天高鈺接到一封信,寫信的是內閣大學士桂春,信中寫道:


鑾輿定於初八日啟程,路至祁縣,特此奉聞,擬到時趨叩不盡。


明確告訴他慈禧光緒要在他們的票號借住一晚。


高鈺不敢怠慢,命人把票號收拾打掃乾淨,準備迎接聖駕。


此前太后在太原時,山西官員曾經召集山西商賈開會要給老太后集資,幫助太后度過難關,據說喬家第一個舉手認捐,這筆錢有多少呢?有說是十萬兩的,也有說三十萬兩,不一而足,反正不老少。


這次太后路過祁縣,特意在喬家總部大德通住一晚,大約也是對懂事的喬家的回饋吧。


至於說電視劇《喬家大院》中,喬致庸讓老太后吃菜糰子一事,就當電視劇看吧。


3,回報。


電視劇《喬家大院》中,喬致庸有個夢想就是能匯通天下,要實現太難了。


但是慈禧的這次西狩卻幫他實現了夢想。


慈禧這人一輩對對手很狠,不管是顧命大臣還是光緒皇帝,但是對幫過她的人獎賞起來也是大手筆。


這大約是慈禧以一介女流,卻能玩轉晚清朝堂的原因吧。


她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一獎,一罰玩的都很溜。


回到北京後,她對幫助過她的人大加獎賞,該還錢的還錢該封官的封官。


但是喬家卻不要太后還錢,只要太后給他家提四個字就行。


福種琅嬛。


這四個字大約的意思就是,我們家讓老太后住了一晚,已經種下了福澤。


喬家人是聰明人,送出去的禮物絕不往回要,因為靠著那些銀子喬家和太后建起了香火情緣。


做了幾輩子生意的喬家人深深明白你,像慈禧這樣的大人物又怎麼會平白沾普通商賈的便宜呢,她給的回報必然更豐厚。


果然,慈禧下令各省督府解繳中央的款項,全部由山西票號來經營,庚子賠款連本帶息,約10億兩白銀也交給山西票號來經營。

在慈禧的助力下,喬致庸晚年實現了他匯通天下的夢想。


他賺大了。


=======================



薛白袍


1900年,曾揚言對八國聯軍宣戰,後卻一敗塗地的慈禧太后開始了她的西逃生涯。

逃亡生活是難以想象的艱辛,好在慈禧太后後來逃至山西時,路遇喬家大院,喬家主人喬致庸慷慨解囊,一次性借了十萬兩白銀給了慈禧太后,讓她解了燃眉之急。

後來,慈禧太后回宮,詢問喬致庸要何賞賜時,喬致庸分文未要,只要慈禧金筆賜了四個字,這是為何呢?有書君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喬致庸料定慈禧還不出這筆錢,給慈禧面子,以字抵款。

慈禧西逃意味著清朝對於八國聯軍的合力攻擊已經毫無招架之力,逃亡不過代表慈禧像只鴕鳥遇險後一頭扎進沙堆而已,待抬起頭,面對的仍舊是破敗不堪,百廢待興的清朝。

長達一年的西逃後,慈禧太后以一紙《辛丑條約》的代價換回了清朝暫時的和平。

但是《辛丑條約》9.8億兩白銀的賠款也讓本來國庫空虛的清朝雪上加霜。此時的清朝儼然一副空殼,滿目蒼痍。

所以慈禧對於借錢十萬兩的喬家來說,一時半會肯定還不起這筆鉅款的。

喬致庸也心知肚明,只不過心照不宣罷了。況且,有書君認為一向富庶的喬家也不在乎這十萬兩。

但是喬致庸對於慈禧太后的賞賜又盛情難卻,所以才想到賜字一說。

慈禧所賜之字是“福種琅嬛”,意思就是神仙洞府。簡而言之,喬致庸借慈禧所賜之字比喻喬家大院金碧輝煌,就是神仙都住得,從而提高喬家大院的名氣和聲望。

喬致庸借慈禧的慈禧既抬高了喬家大院的身價,又保住了慈禧太后還不起錢的面子,於雙方都有好處。

二、慈禧太后的賜字能夠能保全喬家大院。

慈禧太后是堂堂大清朝的最高統治者,她的題字自然一字千金,豈是區區十萬兩白銀能夠相提並論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喬家其實並不是在做虧本買賣。

而且,慈禧身為堂堂太后,有書君認為她斷不會輕易為朝廷命官題字的,更遑論像喬家這樣的平民百姓了。因為慈禧的題字不僅能夠彰顯自己的特殊地位,更是全家上下的保護傘。

但是喬致庸正是想到了這一點。當時的清朝根基盡毀,戰事連連,喬家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極易遭殃,因此喬致庸借慈禧題字為自家在亂世中求得一線生機。

有了慈禧太后的題字,誰還敢動喬家一根毫毛,惹怒喬家那就是和慈禧太后過不去,在太歲頭上動土那不是鬧著玩兒的。有書君想慈禧太后的小鞋穿起來恐怕不太好受吧!

喬家借慈禧太后的賜字從而給自己全家加了一層保護傘,所以以慈禧的賜字代替十萬兩欠款。

三、借慈禧的賜字打開喬家大院和政府的合作。

慈禧的賜字不僅是喬家的保護傘,也是喬家打開跟政府合作的金鑰匙。

喬致庸是生意人,既然是生意人,將生意做大做強才是硬道理。

而要想將生意做大做強,有書君認為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有政府在前面開山領路,還怕沒有生意嗎?

此次慈禧太后的賜字馬上讓喬致庸的生意頭腦迅速轉動了起來。

喬家在全國開有票號,但因為朝廷的禁令一直沒有辦理過對公業務,以致使他少賺了很多銀子。而能夠吃下政府這塊肥肉,一直以來都是所有商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喬家也不例外。喬致庸就是想利用慈禧太后的賜字打通政府的人脈關係從而獲取更多的財富。而這一招顯然很是奏效的,畢竟慈禧太后的面子大過天。

喬致庸有了慈禧太后的賜字,政府官員自然覺得喬家是誠信經商,值得信賴,在他家的票號辦理對公業務也萬無一失。

如此一來,喬家打開了和政府進行金錢往來的通道,許多地方政府的流動資金都指定用喬家的票號,從此喬家不僅名動天下,更是賺得盆滿缽滿。

喬家通過慈禧的賜字打開了對公業務通道,並通過這層關係獲取了更多財富。

綜上所述,喬家通過慈禧太后的賜字所獲得的財富恐怕早已遠超十萬兩了。聰明如喬家,知道利用慈禧太后這層關係打通人脈,從而讓自己財運滾滾。

所以說,財富並不是偶然的累積,而是智慧的結晶!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喬家大院的霸道總裁想給慈禧太后要的四個字是“福種琅嬛”。不過,這四個字不是慈禧太后寫的,那是誰寫的?“贊助”慈禧太后也不是喬致庸本人乾的,那是誰幹的?慈禧出逃時,向喬家借的更不是十萬,那是多少萬?賞賜這四個字,卻不是賞給喬致庸的,那是賞給誰的?關鍵的是為什麼喬家要字而不要其它呢?福垊先跟您講講慈禧西行的事兒吧,因為答案盡在其中。


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不僅把光緒囚禁在瀛臺。一度想廢掉光緒帝,而立大阿哥溥儁。計劃在1900年元旦迫使光緒舉行禪讓大典,年號都取好了——保慶。結果在“保慶帝”還沒登基,就在列強的干涉黃了。老佛爺很生氣,就縱容甚至支持義和團找洋人的事,洋人們一合計,八國聯軍就侵華了。老佛爺決定微服跑路,但跑之前都不忘欺負皇帝,把皇帝的最愛的老婆珍妃給殺了。

雖然有親兵護衛,宮女太監伺候,但養尊處優的老佛爺和皇帝以及嬪妃親貴還有大阿哥父子他們像喪家犬,風餐露宿,一路狂奔,受盡委屈。為了怕洋人發現,老佛爺很低調,沿途官員有拍馬,也有鄙視的,更有不知道的。抵達山西境內,慈禧太后這個千人團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太后遂令董福祥、桂月亭向山西巡撫要錢。巡撫大人也沒錢,有可能是不願意出那麼多錢,就向山西金融界籌款。票號、錢莊掌櫃們的表現不是拍馬而是沉默,怕泥牛入海。對他們來說清朝亡不亡不重要,重要的是怕丟錢又喪命。

這時25歲的大德恆票號太原跑街(相當於駐太原辦事處主任或分行行長)賈繼英表示大德恆願借款給朝廷30萬兩銀子。賈繼英還勸說董福祥以後將朝廷的銀兩存在大德恆,董福祥隨即答應。賈繼英向大德恆總號掌櫃彙報,不僅被批准,還讓他全權負責此事。慈禧回鸞後因為大阿哥父子支持義和團,最終的下場是大阿哥的父親被殺,大阿哥的皇儲身份被廢。但慈禧將清朝將漕運銀兩都存在了大德恆票號。福垊猜想賈繼英這事,大概直到他1904年受到朝廷重用才被大德恆最大的老闆喬致庸所得知吧。福垊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網上都說賈繼英是戶部銀行(大清銀行)第一任行長。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第一任大清銀行行長(那時叫總監督)是張允言。賈繼英是大清銀行在山西的分行的監督(行長)。賈繼英後來還協助孔祥熙、閻錫山發展金融業銀行業,曾是大西北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四行聯合辦事處主任。民間曾有語“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一千年沒有賈繼英”!

福垊需要說明的是,當戶部銀行改成大清銀行時,喬家大院的掌門人喬致庸去世了。一年後即1909年,慈禧命山西巡撫丁寶銓為喬家大院手書“福種琅嬛”,贈送給了喬致庸的孫子喬家的新掌門喬映霞。喬映霞隨即命人將這四個由慈禧賜給喬家,由巡撫手書的字製作成匾額,刻在喬家大院上。不過,這裡福垊需要強調的是,丁寶銓手書的四個大字,與今天喬家大院刻的四個大字不太一樣。手寫的是楷書,刻的是字行書,具體原因,福垊不太瞭解,還大家評論區指教。

喬映霞為什麼要要求這四個字,而不要其他賞賜呢?福垊想,他們不缺錢,也不願意為官,但他們需要一種來自朝廷的保障,要知道好的商人往往都是紅頂商人,而他們的境界似乎比紅頂商人還高。那什麼是“福種琅嬛”呢?“琅嬛”本作“嫏嬛”,那天帝藏書的地方,比作仙境。“福種琅嬛”就是福氣種在人間仙境之意。因為慈禧曾在喬家大院住過,喬家人就把慈禧比作女神,把喬家大院比作仙境。福垊認為,這四個字有女神賜予喬家人世代福氣之意吧。


福垊


開什麼國際玩笑?喬致庸是喬布斯祖上,還差你這十萬塊錢?不要了!不要了!

話說慈禧逃難團,被八國聯軍一路追殺,慈禧一頓飯200個菜,變成了一頓飯一碗粥,那叫一個慘啊!伙食水平降低到這步程度,慈禧哪裡還有什麼好心情,這是分分鐘讓人腦袋搬家的嚴重情況啊!

就在這時,喬家送來了10萬兩銀子,直接給她砸暈了,當初在紫禁城作威作福時,一件衣服也要10萬兩,現在10萬兩夠好長時間胡吃海塞了。這份恩情,一定要報答!哎不對,這份孝心一定要有賞賜。

沒料到,喬致庸狡猾狡猾的,10萬兩銀子不要了,就要四個字!慈禧心想,沒想到我這字畫也能賣錢了,四個字10萬兩,一個字就是2.5萬兩。張之洞給人寫墓誌銘洋洋灑灑數百字,也只要幾千大洋,咱這高出多少個數量級!別說張之洞了,畢加索也比不上咱這藝術水平啊!

喬致庸藉著拿字還債的事情,再一次結結實實拍了馬屁!慈禧毫不吝嗇,寫下了“福種琅嬛”四個大字,現在還掛在喬家大院,去旅遊的話,導遊一定給你介紹的。

福種琅嬛,和《天龍八部》中逍遙派藏書的地方有點相似,那裡面叫做“琅嬛福地”。所謂琅嬛福地,是傳說中天帝藏書的地方。喬致庸也不需要藏書,就需要子孫延綿不絕、財富用之不盡,於是就有了“福種琅嬛”四個字。

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意思,福種自然代表了喬致庸的子孫延綿,喬致庸財富不絕。琅嬛的理解,可能就是慈禧自己了。慈禧把自己比作神仙,慈禧住過的地方就是琅嬛福地,正是因為慈禧在這裡住了幾天,就有了喬家用不完的好福氣。

喬家從這四個字的意義上,再次結結實實拍上了馬屁。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喬致庸會這樣無限制地拍馬屁?我認為原因有三:

1,喬致庸斷定慈禧一定會重新掌權。

想要和人交朋友,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義和團和甘軍進攻西什庫教堂,榮祿送上西瓜蔬菜,獲得洋人好感。甘肅布政使岑春煊千里勤王成為慈禧寵臣,袁世凱雖沒有勤王,卻也送來了大量急需的肉食果蔬。這一階段拍馬屁拍得準的人,後來無一例外都得到了重用。喬致庸恰恰是看到了這一點。

2,喬致庸想讓慈禧拉一把,商業帝國再進一步!

如果慈禧將來能夠回到北京,主持政務,隨便給一個工程項目足夠賺回這筆錢。什麼戶部銀行、鐵路建設,這些都是喬致庸眼紅的生意。只要能夠得到官方支持,就沒有興盛不起來的晉商。當然晉商本來就有官商勾結的傳統,從明朝督辦軍用糧草,到清朝的恰克圖貿易,哪一個都離不了強大的官方背景。十萬兩如果去捐官,也許能官至一品,但能不能獲得照顧,就不一定了。

3,喬致庸根本不在乎這點錢!

喬致庸也許想過,如果這些錢打了水漂怎麼辦?如果你看到喬致庸的總資產,就不會有這樣的憂慮了。喬致庸的身家,保守估計能達到2000萬白銀,拿出10萬兩博一下,一點都不虧。況且胡雪巖珠玉在前,完全沒必要擔心。胡雪巖還是小夥計時就擅作主張借給王有齡5萬白銀讓他買官,王有齡的提攜,讓他成了全國首富。

事實上,喬家的這一筆投資,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只不過喬家子弟不爭氣,晉商整體性沒落,一點挽回餘地也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