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脫離事業單位編制將會產生什麼影響?

龍兄體育


教師脫離事業單位編制,影響應該是全方面的,至少有以下改變。

【1】不再納入編制管理

我們現在體制內主要是三類人員,一類是行政單位的公務員,一類是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制工作人員,一類是國有企業聘用的員工。教師脫離事業單位編制,首先遇到的就是教師不需要進編,實行全員聘用制度。然後再是因為取消編制,再重新制定相關的政策。例如,社保政策方面,現在教師是放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序列,教師脫離事業單位編制,也可能相應發生變化。

【2】需要制定管理制度

現在公辦學校設立的時候,一般都明確了機構規格、領導職數、內設機構、人員編制等事項。學校的領導幹部也是可以與黨政機關或者其他事業單位進行交流的。例如,現在有的公辦中學,作為事業單位設立的時候,明確的為正科級,那麼校長按照正科級幹部對待,副校長按照副科級待遇。有的高校是按照廳級規格設置,校領導是廳級幹部,內設機構負責人是處級幹部。如果教師脫離事業單位編制,那麼如何流動也要重新明確相關的政策與制度。

【3】也要重新核算工資

現在大多數中小學都是設置為的財政全額保障事業單位,教師按照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工作人員的管理方式測算工資,如果教師脫離事業單位編制,那麼工資制度也可能需要重新制度。當然,也有可能會更高。

總之,教師脫離事業單位編制是有利有弊,但是由於教師的數量確實很多,一般也很少有地方嘗試這種改革。


憑欄思君VIP


一提到事業單位就容易和“編制”相聯繫起來,我國的事業單位體制可以說是在1949年-1979年中這三十年計劃經濟時期發展和建立起來的,本身會具有一些計劃的特徵。發展至今已然包括黨政機關、教科文衛、體育、新聞出版和政府建設等重要職能。它的基數已經變得非常龐大,給國家帶來比較高的財政壓力,所以近些年來國家也在對事業單位進行改革。

其中備受社會關注的就是關於學校這種公共服務性事業單位的定位,特別是在去年國家決定對個公立高校和醫院不再提供編制份額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反響。那麼我覺得題主想問的應該是關於中小學教師脫離事業單位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的吧,下面我就基於這個範圍說說關於我的一些看法吧


首先是對於老師個人而言

NO.1 最明顯的就是失去鐵飯碗的保護

大家都知道事業編制對於老師來說就是相當於和教育局簽訂了一份“終生合同”,而且這份合同不能隨便的單方面解除,甚至可以說只要教師本人沒有嚴重的違紀違法行為或者重大過失,就可以一直留在編制隊伍之內,享受國家給予人民教師的福利待遇。所以編制能夠給予教師很高的職業安全感。

那麼一旦取消之後就不再具有這樣強烈的保護,和市場上普通的合同用工性質會差不多,各項福利和待遇的計算方式會發生改變,年老後退休很可能也會沒有退休金。工作中更加的注重和考驗教學能力和質量,職業危機感和競爭壓力上升是肯定的。

NO.2 突破教師任職上的限制

在以前有編制教師和無編制教師之間是存在一條清晰的界限(在工作崗位上),因為有編制的教師可以擔任科任老師、不怕辛苦也可以當班主任,工作業績優秀可以成為行政管理人員,但是對於無編制老師來說,很多隻能擔任科任教師,是不能夠成為學校的行政人員的。那麼取消編制之後可以打破教師崗位的侷限性,也能夠最大程度的利用好優秀有能力的教師資源,突破對資源的壟斷。

NO.3 優秀的教師會選擇進入福利待遇更好的私立學校

想必大家也知道我國目前在一線城市和農村之間的教育的資源分配是存在比較嚴重的不公現象的,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發達城市本身能夠憑藉著經濟體量和地區優勢可以讓自己無論是在教育資源還是在人才吸收上都能佔據第一手優勢。

但是像雲南、西藏、甘肅這些中西部欠發達省份很明顯經濟發展是比不上這些一線城市,現在之所以還能夠有新人願意去這些城市、農村擔任教師職業,我相信很多的都是衝著教師編制去的吧

,如果一旦取消教師編制,這些地方本身經濟跟不上、政府財政補貼不能夠達到原先的標準,其後果很大可能就是讓這些地區本就貧乏的教育資源變得更加雪上加霜.

因為取消教師編制,教師本身的檔案資料也將不會在當地教育局或人事局存檔,教師也可以隨便自由的選擇待遇更好的單位,會讓有能力的教師出走城區或者縣城的學校工作,其結果就是鄉鎮、農村的教師資源與城市之間的差距變得更加的大。

NO.4 對社會的穩定也會不利

中小學教育和大學教育不一樣,大學教育一定程度上不會再產生像高考這樣決定人生的重要考試,當然你要說考研我也無話可說,但是考研更多的考察自身的信息蒐集能力,對大學本身的教學和教師的依賴遠沒有中小學這樣嚴重,而且大學本身需要的就是創新和突破,所以高校取消教師編制,影響不是特別大。

但是中小學教育就很不一樣,因為在我國這樣的應試教育制度下,毫不避諱的說整個中小學教育都是在為高考準備和服務

,而且處於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還不夠的自制,不夠成熟,它需要優秀的教師的監督和良好學校環境氛圍的影響,才能讓學習更加的順利,高考才會更容易成功。再者高考對於很多底層家庭來說真的就是翻身的希望,在當前階層上升通道如此狹窄的背景下,高考是很多普通家庭突破階級束縛的唯一通道。

而教師的能力高低能夠對學生帶來很明顯變化,而編制又關乎著老師個人選擇。如果取消中小學教師編制,優秀的教師都去收費更貴的私立學校,那麼這些普通家庭付不起這樣的價格就只能被迫接受不那麼好的教育。

長期以往必然對社會穩定不利,因為中小學教育應該是最能夠貼近基層民生的事業單位吧(哦還有醫療也是)


醫院和學校在整個龐大的事業單位體系中應該算是主要的組成部分,如果取消他們的事業單位性質是會剝奪很多社會福利的,要知道正是因為有國家財政對醫院和學校進行差額補貼,我們大多數人才能享受到白菜價的學費,才有幾塊錢的掛號費。

這些東西我們能夠想到,國家也能想到,所以即便現在高校和醫院取消編制,但是該有的財政補貼還是依舊進行,只是高校老師沒有編制而已.


最後說回到中小學教師的編制上,在2018年一月底,國家公佈《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其中的“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和興國必先強師”精神,是可以看出教師對於整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性,而且文件明確公辦中小學教師屬於國家公職人員,是在提高教師的地位和身份.

所以基於我國目前的國情和現狀,我相信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公辦中小學教師還是提供編制的主體。可能會適當聘用一些合同制教師,但是編制教師依舊還是主流。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骨子裡的謙卑


教師脫離了事業編制有這幾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國家減輕了財政負擔。(1)教師人員的薪資待遇。(2)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經費投入。(3)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建設和教學設備經費投入。(4)政府部門對學校管理機構及人員減少。二是、教師不受編制的約束和管理,能隨時隨地進出教育機構,水往低出流人往高處走,環境優的學校教師多,偏遠的鄉村學校教師缺少。三是、義務教育階段難以做到平衡發展。學校建設不完備、教學設施不配套。教育教學難以完成、質量難以保障。四是、百姓生活負擔加重。(1)學生的學費、在校生活費要交,沒有底線。(2)學校的建設以及教學設備的錢老百姓要全額承擔。(3)教師的工資要百姓拿。五是、天價學費要出現、天價的學校要產生,百姓負擔承受不住,新的文盲將要大量出現。六是、(1)國家發展建設將要停止不前。人的生活質量要下降,生活水平的提高成為一句空話。(2)脫離事業編制後,學校完全姓私,教師之間認親不認賢,家族霸佔學校,迎接上級檢查時,欺騙上級壓迫教師。(3)教師中根本不存在優秀教師,校長喜歡者優,拍馬屁成風。(4)教研成為一句空話,領導弄虛作假,教學研究以校長臉色為準。因此,教師脫離事業編制,只是有害而無利。





周文生WS


按照國家對事業單位改革的計劃,2020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也就是說,2020年,事業單位的分類改革必須完成,完成後按照新的事業單位機制運行。包括高校、醫院等,但不包括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現在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不久將來改為十二年,則包括了高中)。

事實上,按照國家的要求,高校的人事改革已經在2004年就開始啟動了。其主要特點是採用了聘用合同制度,取消了原來停薪留職、辭職、辭退等相關規定。

從新的聘用制度運行的情況看,對高校沒有什麼太多的負面影響。原來經費是全額或者差額撥款的,還是照舊。而人才流動相對來說就寬鬆多了,這對高校提高辦學質量是有益的。這會加速高校的競爭,高校辦學質量不理想的學校就要面臨嚴峻的考驗了。特別是高層次的大學教師流動性會不斷加速。

而對於高校教師本人來說,其競爭壓力也會越來越大,特別是在自身科研學術水平、教學水平等,如果稍有放鬆,就有可能被降聘。因為儘管脫離事業編制,但其編制還是存在的,也就是說一個蘿蔔一個坑,人家比你優秀,這個坑就有可能被人家填上了,你就得讓位。同時影響了你的個人收入了。因為這個時候相應的待遇也就降低了。

另外,受影響的:一是,“受聘人員醫療期,可參照國家對企業職工的有關規定執行;醫療期的工資待遇按照事業單位病假期間工資的有關規定辦理。”;二是,“在專業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聘用滿5年且在所聘崗位退休(退職)的,可按所聘崗位國家規定的條件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並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職)待遇。”。也就是說,醫療期與退休待遇對教師本人會有影響。

總之,取消事業編制實際上是擴大了高校的辦學自主權,但其作為事業單位的性質並沒有變化。對教師本人來說的確是一個比較公平合理的制度。國家對此改革也是為了讓教師提高社會地位、提高福利待遇,並吸引優秀人才終身從事教育事業。

個人一點看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邵勍


注意:現在國家正在逐步的進行事業編制輕減化。所謂輕減化那就是要逐步取消高校以及公立醫院的編制,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模式。注意,這裡說的是高校,我們重點來談一談。一般的高校,其自收能力是非常大的,以至於有部分高校都不太依賴財政的支撐,可以說,中國的高校幾乎已經市場化。而在我看來,中小學為什麼不會取消編制,有以下原因:1.中小學除高中幼兒園均屬於義務教育,那就意味著初中小學是公益性、義務性的。2.現階段我們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了義務教育還將一直持續下去,如果義務教育教師取消編制,也就意味著中小學也將"市場化",試想:到那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費有可能會突破幾萬甚至更多,這顯然與大鄭策不相符。況且現階段還有很多學生連基本的義務教育都接受不到,如果義務教育教師的編制也不到保障,那麼你寧願是讓中小學教育走向市場化,還是延著國家的大方針去振興基礎教育呢?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望指點。


Yuan豬1


教師在以前就從事業單位分離出來了!因為,電視新聞廣播的是:公務員,事業單位,教師,醫生……

國家對事業單位,教師,醫生的改革,都是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的!國家的任何一次改革,雖然涉及了很多人的利益,但是,始終保持了平穩過渡,逐步落實!

教師隊伍的改革,並不是第一次,不會有多大的壓力!每次改革以後,待遇不是降低了,是越來越好了,這是教師隊伍的福音!

取消教師編制,是從小學到大學,公立學校到私立學校,這樣,就更加有利於教師之間的流動,減輕私立學校的經濟壓力,提高國家的投入,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

取消教師編制,提供了根據學生人數,隨時增加或者減少教師,需要教師的學校,就能夠直接進教師,不用再申請教師編制!

取消教師編制,就像戶口改革一樣,只要不是一線城市,是不需要戶口跟著工資走一樣,教師的流動,就是人跟著工資走!減少了調動的繁瑣複雜!

改革,取消編制,改革職稱,對教師個人來說,還是具有許多挑戰性的!編制無所謂,職稱是教師面臨的重要挑戰!


1143160127


教師脫離事業單位編制。說實話我不是很瞭解,從實際情況看,而今的聘任制教師就是沒有編制的,與有編制的教師相比基本上沒有區別。但是,我還是認為有區別,在編教師中,有的拿工資不少,但乾的不多,個別人吃空餉;我想如果是不在編的聘任制教師的話,恐怕是沒有這個權力的。如果教師都不在編了,教育脫離行政的束縛,應該更有自主權,可以全力以赴的幹好教育。但是教育是公益事業,教育經費哪兒來,當然我說的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公立中小學。其次校長怎麼選,是現在的上級任命,還是民主選舉?不管哪種情況,校長都必須既有真才實學,又有道德情操的人擔任,否則會把學校搞垮的。因為教師自由了,可以任意選擇學校。如此導致的後果是,好學校人才濟濟,差學校教師與學生都稀缺,加劇兩極分化,直接造成教育的不平等。當然,我可能在杞人憂天,而今的民辦學校的確搞得風生水起,但也有搞不下去的。


瑞豐131


其實在我們這,很多教師已經沒有編制,但是都享受著編制內的待遇。

做為教師,目前工資待遇都是由地方財政發放的,由於編制的有限性,以及教師群體的龐大性,地方使用了一種:聘用教師控制數的方式去招聘教師。該方式招聘進的教師,沒有編制,可是享受在編人員的所有待遇,包含工資,福利,補貼等,只要是在編人員有的待遇,聘用教師控制數招聘的教師,也全部享受。

按國家改革方案實施的方案。是打算取消教師的事業編制的,全體教師都使用聘用教師控制數的方式去管理,相當於企業管理機制一樣,簽訂合同,讓教師的工作更有靈活性,統一管理性。



對個人來說,影響有好有壞。壞的方面是,無論你對現狀有多少不滿,離開可能意味著不穩定,相對於其他職場來說,教師這個行業畢竟是不錯的,一般來說收入不差,受人尊重,有成就感,假期時間長。離開了,可能意味著不確定性增加,原來對未來的期望可能不那麼容易實現,有時甚至會出現大的落差,對原先的選擇產生懷疑。從好的方面說,有這樣想法的人往往志向遠大,不安於安逸的生活,這也是奮鬥者共有的品質。離開體制,受約束的因素會少一些,選擇空間更大一些。況且,做教師的經歷對未來來說,也是可貴的資源。

一般來說,要脫離這個身份,之前對職業方向的選擇應該有慎重的考慮,甚至已經找好了工作,如果確定了,就應該義無反顧。但在沒有確定未來的工作,最好不要貿然實施。而選擇首先要對自身定位搞清楚,把要確保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特點。如果僅僅因為朋友邀請或者僅僅待遇好,那就應該謹慎一些,從根本上說,任何外在的東西都有可能是不可持續的,自己的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公考面試工作室


專注教育問題,專心深入觀察,專門理性探討❗歡迎關注“唐人教育觀察站”👣

站長認為:這個問題要從多角度來考察。

1.從教育部門來看,這樣做是為了提升教育質量。

  • 改編制為聘用制,打破了鐵飯碗,讓老師一心投身教學。同時實行優勝劣汰,又引進新鮮血液,提升教師隊伍的戰鬥能力。

2.從短期看,它可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再次分配。

  • 教師失去了編制,他就成為自由人,他就可以自由地挑選自己所心儀的學校,哪怕是跨地區選擇。待遇好,資源豐富的學校,應該會成為大家的首選。從這條上講,它可以給有能力的教師提升待遇的絕佳機會。

3.從長遠看,它可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

  • 待遇和成績兩者如何兼顧,成為教師中長期選擇的一個首要考慮點。從剛開始偏重於待遇,到尋求如何更好地出成績,這是一個必然。因此長期來看,能夠把兩者都能兼顧起來的學校,會成為教師的終身奉獻之地。

所以失去編制,不用害怕。相信自己的能力,在任何地方你都會有工作,甚至會更好。當然,混日子的人就沒法過了。

以上只是個人意見,歡迎理性討論。




如果觸動了你💗就來發評論🎤

記得關注🎯“唐人教育觀察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