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別做那醜陋的水晶瓶

當心,別做那醜陋的水晶瓶

近來家中多事,久未動筆。閒散時翻微博,偶然看到下面的信息:

當心,別做那醜陋的水晶瓶

小書終於坐不住,翻身爬起打開電腦,老老實實碼字。現在這年頭,連騙子都這麼與時俱進的追熱點,你有什麼理由懶惰?

從何開始呢?從今天一則震動世界的痛心新聞開始吧,畢竟,連“阿莫西林”都痛苦地追憶曾經的鐘樓了。

當心,別做那醜陋的水晶瓶

一開始以為是假新聞,後來持續不斷的熱度和各種追憶懷念接連而出,終於隨著巴黎聖母院塔尖的倒塌而使人不得不相信事件的真實。痛心,是第一反應;遺憾,是最大的情緒。畢竟,那個曾經出現在夢中的巴黎,那個旋轉舞蹈的吉普賽姑娘,那個刻著“ΑΝΑΓΚΗ”的神聖教堂,曾是小書心心念唸的嚮往。

可在世界各地陷入對巴黎的追憶或沒去過巴黎的惋惜之時,突然出現了這樣一些聲音:

當心,別做那醜陋的水晶瓶

呃……什麼?關圓明園什麼事,為什麼要帶圓明園出場?平時也沒見這麼多人心疼過圓明園,八百年上不了一回熱搜,連旅遊景點都算不上頂熱門。今兒被巴黎聖母院這一場大火,倒燒出這麼多心疼來了?

都是世界文化遺產,哪個損毀了都是人類文明的損失。

可你跟他們講道理,你猜他們跟你說什麼?

當心,別做那醜陋的水晶瓶

拜託,這跟捐款又有什麼關係?跟兵馬俑又有什麼關係?最可怕的言論是,是因為我們的國家“沒有做施暴者,才被別的國家施暴”嗎?戰狼都不敢這麼編啊!所謂“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好歹還有個前提,是人家侵犯我們,我們才反擊。現在這種搶先做施暴者的言論,真的就不但蠢,而且壞。

相關新聞就先說到這兒。巴黎聖母院的損毀,還牽扯出了一個名字——卡西莫多。雖然有人將他表述為了“阿莫西林”,但這並不妨礙他向人們展示其知名度。而他的知名,源於一本不朽著作:

當心,別做那醜陋的水晶瓶

小時候讀《巴黎聖母院》,只關心故事情節。美麗的吉普賽姑娘艾絲美拉達因其美貌被眾多男子覬覦,可那眾多追求者裡卻鮮少真心。只有一個醜陋的敲鐘人真心真意地愛著她,為了她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當讀到最後,卡西莫多的屍體與少女緊緊抱在一起,當人們想分開他們時,屍骨便化為塵土。這悲情的結局賺足了眼淚。所以一度,我將它當作愛情故事來讀。

後來漸漸長大,明白善惡美醜之間的分界不是那麼簡單,一個人的選擇也有他自身性格的侷限。再看《巴黎聖母院》,才讀出了愛情之外的東西。

這是一個關於美醜的故事。英俊的軍官費比斯風流輕浮,醜陋的敲鐘人忠誠勇敢。他們的外貌和他們的內心截然相反。可最後,費比斯依然擁有地位和美人,卡西莫多失去了生命。

這還是一個關於人性的故事。副主教克洛德敬畏知識,熱愛生活。養育幼弟,照顧孤兒。年紀輕輕便成為聖母院的副主教,謹言慎行,遠離美色。可越是存天理滅人慾,命運卻好像越是要和他開玩笑。當他遇到艾絲美拉達,當他發現少女永遠也不可能屬於他,他失去了理智,展現了瘋狂,不惜親手殺死所愛之人。

這也是一個關於選擇的故事。艾絲美拉達美麗又善良,面對即將被處死的詩人,她願以結婚的方式救下他。可當她自己的生命遇到威脅,她卻不願委身於克洛德以換取生機。當醜陋的卡西莫多向眾人乞討水喝,她毫不猶豫幫助了他,可卡西莫多救下她,悉心照料她,她卻沒有對他有絲毫憐憫同情,仍一心向往著與費比斯那不切實際的愛情。

作為旁觀者,我們同情卡西莫多,鄙夷費比斯,痛恨克洛德,對艾絲美拉達則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我們好像總是容易忘記,艾絲美拉達到死也不過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女。你還記得你十六七歲暗戀過的少年嗎?如果不記得,那時候追過的偶像呢?即使不再是懵懂的花季少女,二十七八歲的你,可會愛慕一個駝背、聾啞、奇醜無比的男子?

而克洛德,用現在的眼光看,這不就是言情劇中經常會出現的痴情男二嗎?當然,這個男二是變態了點兒,冷酷了點兒,但只要長得帥,對女主深情,依然不乏一眾粉絲追捧。可現實中真的從來就沒有什麼只為你深情的霸道總裁。假如這個人對任何人任何事都冷酷,殘忍,危險,那麼請相信,你不會是例外。

歸根究底,在如今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裡,美與醜的對立顯得格外有意義。且不說你我能否透過卡西莫多一般誇張的醜陋外表,看到人本質的善良與純粹,僅僅是揭穿美麗假面,幾乎就要耗掉我們所有的意志力。君不見張丹峰、許志安的愛妻人設崩塌,韓國勝利的瓜下,依然有人在勤勤懇懇洗地。

《巴黎聖母院》中,卡西莫多曾給艾絲美拉達帶來兩個容器。一個是美麗的水晶瓶,可瓶身有裂紋,瓶中花已枯萎。而另一個不起眼的陶罐中,水清花香。我們都明白這兩個容器代表了什麼,也恨不得替艾絲美拉達去做出選擇。那麼如今,當我們面臨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當我們終於輪到自己可以做選擇的時候,你選擇什麼呢?

請別讓憤怒和狹隘的情緒矇蔽你的雙眼。

請當心,別做那醜陋的水晶瓶。

當心,別做那醜陋的水晶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