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指甲邊緣長倒刺是因為缺乏微量元素嗎?

白船


手上有倒刺

過度乾燥、過度洗手、經常摩擦粗糙物體,會使指甲周圍皮膚乾燥發生剝離,形成倒刺。把手洗乾淨,用指甲刀輕輕減掉,及時塗抹潤膚霜即可。是否缺乏微量元素鋅,家長要自行判斷。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缺鋅?

看飲食中鋅的攝入量!這是判斷寶寶是否缺鋅的最簡單可行的方法。

0-6月齡:2mg/d

寶寶每日奶量約750ml,每100ml母乳中約含0.28mg鋅,因此母乳中的鋅足夠了;奶粉中添加了較多的鋅,也無需額外補鋅。

7-12月齡:3.5mg/d

6個月後,母乳中的鋅含量逐漸下降,因此,除每日奶量600-800ml外,要及時添加輔食,選擇強化鐵的米粉以及肉類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仍沒有太大的缺鋅風險。

1-3歲:4mg/d

12個月後,母乳中的鋅含量進一步降低,因此,除每日保持約500ml奶量外,母乳餵養的寶寶,建議從食物中攝取4mg左右的鋅

配方奶餵養寶寶,每100ml奶粉中含鋅0.5mg以上,奶粉中可攝取2.5mg以上的鋅

開始喝牛奶寶寶,每100ml鮮牛乳含鋅約0.42mg,牛奶中可攝取2.1mg的鋅

簡單總結:鋅在很多食物裡都有,一點也不“稀罕”!


科學家庭育兒


這個問題反映了我國普通家長的一種特別的“育兒理論”,孩子無論有什麼事情總是喜歡跟“缺什麼元素”“補什麼”掛鉤。

實際上寶寶長倒刺跟“營養元素”沒有太大的關係。

寶貝長倒刺的原因:

1.物理摩擦損傷。寶寶的手從來都不會閒著,總是喜歡亂拿東西,玩各種各樣的玩具。加上寶寶的皮膚本來就比較嬌嫩,所以就會容易受到損傷,出現倒刺。

2.吸吮手指、咬手指。孩子咬手指本身的是可以促進自身的生長髮育,對鍛鍊自己的手眼協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咬得非常多的話,也應該要管一管孩子。咬的多的那個手指出現倒刺就越多。


3.指甲兩旁皮膚缺少油脂保護,兒童皮脂腺不發達。我們的皮膚內有皮脂腺,它分泌油脂,潤滑和保護我們的皮膚,如果沒有了他們的保護,我們的皮膚就會幹燥,容易脫皮。這些皮脂腺分佈在手、腳、頭面部皮膚,而手指夾兩旁的皮膚皮脂腺含量少。皮脂腺呢在幼兒時期又不發達,青春期才開始活躍,到了中老年之後又開始分泌減少。

4.遺傳因素。長倒刺跟遺傳有關,而且遺傳因素佔了很大的比例。

5.過度的揉搓雙手、使用不恰當的護膚品、洗手液,也可以破壞孩子的皮膚保護屏障。

還是有倒刺,如何護理呢?

如果發現孩子有倒刺,不要用手薅,那麼直接用指甲剪小心翼翼剪掉就可以了。


平時注意給孩子塗抹一些油脂之類的護手霜,也可以選擇凡士林。

避免使用具有刺激性的洗手液,不要過度揉搓孩子的雙手、皮膚。

我是兒科醫生孔凱,擅長兒科各種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防,兒童餵養、兒童生長髮育等問題,謝謝大家與我交流討論,我將更多的進行兒科科普教育,您的關注點贊與轉發更是我前進的動力,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