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襲取兗州,曹操只剩下三座城池,為何卻能反敗為勝奪回兗州?

沒有什麼不同



荀彧出自潁川荀氏,他是荀子的後人,在當時和幾個兄弟也很有名望,人稱“八龍”。後來作為曹操帳下的頭號謀臣,一直以謀略見長,他給曹操的定鼎之策幫助他成功把握了整個後期的大方向,可以說是很有大局觀的人。那麼在兗州之時,荀彧究竟做了什麼?

公元194年,曹操率軍討伐徐州陶謙的過程中,他的謀士陳宮聯合陳留郡太守張邈竟突然反叛,並將呂布引進了兗州。就連留守的夏侯惇也被呂布的部將挾持,《三國志》記載了當時的情形:“遣將偽降,共執持惇,責以寶貨,惇軍中震恐。”就在這緊要關頭,荀彧站了出來,他聯合程昱守住了鄄城、範縣和東阿三座城池,這也為曹操提供了後來的反攻基地。


曹操回來後,也先後跟呂布打了個有來有回。曹操派典韋敢死隊衝散了呂布的陣容,讓他吃了個大虧;而呂布和濮陽田氏的聯手也讓曹操損失慘重。雙方在濮陽之地僵持了近百餘天后,兗州爆發了蝗蟲災害,這下子呂布和曹操都沒有了後續的糧草,雙方暫時停下來開始修整。

沒想到徐州太守陶謙去世,曹操面對久攻不下的呂布,想要先拿下徐州再回頭收服兗州。對此,荀彧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列舉了關中對漢高祖劉邦、河內對光武帝劉秀產生的巨大作用,說明了兗州對於曹操的重要性。《三國志 卷十 荀彧傳》中,荀彧提出“夫事故有棄此取彼者,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權一時之勢,不患本之不固,可也。”

荀彧的謀略可以說是高屋建瓴,曹操經過認真考慮,最終聽取了荀彧的意見,放棄了先奪取徐州的想法,對於兗州這個自己的根據地也是更加重視。為此他改編了青州軍並完善了屯田制,後來在定陶這個地方一舉打敗了呂布,收復了整個兗州之地。

在兗州之戰中,荀彧依靠他的出色表現,成功的幫助曹操反敗為勝。後來在三國這個瞬息萬變的戰場,荀彧卻始終能為曹操牢牢把握住整個北方的戰略部署。後來也是多次獻上奇謀,幫助曹操打敗先打敗了袁紹,後奪取了荊州。不僅如此,荀彧也曾為曹操推薦了一批如郭嘉、荀攸、陳群的頂尖人才,為後來曹魏集團的建立起到了決定性的關鍵作用。


博裕歷史


我是理科男讀歷史,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當時曹操率領大軍離開兗州攻打徐州陶謙時,陳公臺策反陳留太守張邈,歸降呂布,呂布也因此得到了除範縣、東阿、甄城之外的城池。

後來,曹操知道呂布駐軍在濮陽的時候,直說呂布無大作為。這已經為奪回兗州奠定了基礎,穩定軍心,振奮軍心。

曹操對呂布用兵,雙方形成對峙之勢。有人為呂布獻計:自己假裝投靠曹操,和曹操裡應外合,打開城門放曹操進來,到時甕中捉鱉。但是呂布並沒有事先命人後方截住曹操。

曹操果然中計,可他心性多疑,於是派人把城門燒燬,為自己留了條後路。他進入濮陽後,被呂布大軍包圍,丟棄盔甲逃跑。路途中被呂布的士兵抓到,士兵居然問曹操在哪,曹操隨便指了一個人說那是曹操,就這樣曹操逃過一劫。到手的鴨子飛了。士兵的愚蠢。

之後雙方繼續僵持,直到發生蝗災,呂布的存糧沒有了。曹操再度進攻呂布,定陶打敗呂布,後鉅野又打敗呂布,斬殺呂布的部將。

關鍵的一步到了,曹操派士兵去收割麥子,就在這時呂布突襲,曹操軍營士兵所剩無幾。

但是曹操利用“地利”,巧妙的將呂布軍擊敗潰退。

此時,呂布勢力大減,曹操見狀重整旗鼓,順勢出擊,逐步攻下了兗州。呂布當時在兗州混不下去了,便棄城去徐州投靠劉備。


理科男讀歷史


卻說曹操為父報仇,起兵圍攻徐州。後方根據地卻被呂布趁機襲擊兗州,奪取了濮陽。只剩下鄄城、東阿、範縣三座城池,幸好有荀藹、程昱設計守住,其餘俱破。曹仁屢戰屢敗,趕緊以加急文書通知前方大戰的曹操。



曹操接到加急文書後大驚失色,說道:“兗州是我們的大本營,如兗州丟失,我們都無家可歸”遂趕緊撤兵回救老巢。那麼曹操在只剩下三座小城的情況下,為何卻能反敗為勝呢?究其原因有一下幾條:

1,執行力不同。曹操機智果斷,看準的時機就會即可執行。夜襲烏巢奪得官渡之戰的勝利;輕率輕騎追擊劉備拿下襄陽城等案例就說明了這點。反觀呂布,兒女情長,暫時的失敗竟然就在家裡配置老婆和貂蟬喝酒解悶。



2,軍紀嚴明,得民心。曹操為了整頓軍紀,竟然故意馬踏麥田,然後拔劍自刎,雖然最後是割發替頭,可是一下就讓下面的將領士兵令行禁止。所過村莊秋毫無犯。呂布的部隊,由於沒有根據地,補給都是靠搶掠,不得民心。



3,對待人才的態度。曹操對關羽是上馬金(衣襟)下馬銀(迎接);聽聞許攸來訪,光腳就跑出大帳迎接。無論謀士出的什麼計策,能用這用,不用也從不打壓。再看呂布,就一個陳宮在身邊,還經常不聽忠言。

4,個人魅力。曹操大局觀強,做什麼事情都從大局考慮,雖然屢次失敗,但都樂觀面對,給手下人以鼓舞。呂布鼠目寸光,見小利而亡大義。勝驕敗餒。



如此對比即可看出,縱然呂布比曹操強大,也是鬥不過曹操的,勝利只是偶然,失敗才是必然。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讓你滿意。同時歡迎有不同意見者下方留言。


文哥愛生活號


老規矩,開篇明義。呂布的綜合實力是比不上曹操的。

展開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民心支持問題。唐太宗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一個統治者的根基就是民心,如果有個穩定的大後方,那麼就相當於事半功倍。從這點來說,呂布在兗州是沒辦法跟曹老闆比的。呂布的麾下,主要是來自幷州的老部隊、西涼的部分人馬,在兗州算不上子弟兵,何況西涼系的兵馬軍紀不好,名聲也差。。而曹老闆畢竟經營了兗州一段時間,手下的兵馬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兗州,這算是根正苗紅。這樣情況下一旦對峙起來,無論是長久還是短期,呂布都是沒有優勢的。

其次,軍隊戰鬥力。這一點,呂布是有一定優勢的,幷州軍是邊軍出身,先後跟隨丁原、董卓、呂布轉戰南北,算是百戰精兵。而曹操的部隊那時候算是成型時間過短。但是那時候家族私兵算是一股精銳力量,戰鬥力強悍,裝備精良而且忠心耿耿悍不畏死,這一點上,曹操的私兵數量還是很可觀的。而且曹操的兵源要比呂布充足,綜合來看,呂布有一定優勢但是不足以決定勝負。

還有,麾下人才。曹操麾下的人才不用說,絕對的頂級團隊,沒有之一。而呂布麾下能獨當一面的人才太少,而且兩個人的眼光、胸襟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曹操在這一點上可以碾壓呂布。

綜上,曹操兩點大勝,一點小敗。呂布輸的不冤。


ps.圖片是老三國電視劇中,張光北老師扮演的呂布,個人心中最經典的呂布形象,沒有之一。


祝好!

來自雲凱小哥的祝福,一個熱愛歷史、足球和美食,喜歡分享文字的90後程序員,歡迎關注,謝謝~


雲凱小哥


萬事以天時地利人和而論。

第一:雙方短暫的交鋒之後,兗州發生蝗蟲災害,呂布本身缺食少糧,雖攻城掠地,但都無糧可徵,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民不聊生徵兵也無法實施。

第二:地利更是不能相提並論。曹操經營多年,人土風情,地理地貌肯定了然於心,更是呂布所不能及。

第三:人和。呂布帶領部隊一直飄忽不定。東奔西走,又都是西涼兵,又老是缺衣短食,難免軍心動搖。而曹操佔領兗州已久,兵士又都是本土人士,後邊是自己的家人,雖西涼兵驍勇善戰,但也敵不過親情下的殊死抵抗。更有荀彧程昱之謀,夏侯惇等之勇。


永恆的青春88240411



讀三國感悟理想人生


我不想講評書,只想答題。

作戰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在於用兵之道,呂布隨一時取勝,謀略遜色曹操許多,反敗為勝是常理。回答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