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白鹿原》,《活著》,《廢都》,《平凡的世界》作為現代四大名著,你認為呢?

紅雨說歷史


首先必須要弄清“四大名著”的來由!三國、水滸、西遊、紅樓並不是哪一家(如:官方)評選出來的。不要覺得意外!也就是說,這幾本書被稱為“四大名著”,並不意味著它們就是古典小說中水平最高的作品,只不過是因為種種原因,它們的讀者量最多、出版量最大,而約定俗成的稱謂。

說到這裡,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活著、廢都能否成為新四大名著,你我說的不算,得由讀者量(閱讀量)、出版量說話(證實)。


為你開心3


我對於文學作品的認識,僅限於《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等古典名著,閱讀過多次,以致耳熟能詳。對於近代名著,也限於《鐵道游擊隊》,《林海雪原》,《創業史》,《紅巖》等,讀過多次。

至於《廢都》等作品,對不起,今天才聽說有這個書名。

另外,我對於這個【廢】字不感冒,總認為它是垃圾,和【廢物】,【飯桶】等詞的感覺有點相似。人活一世,總要有點精神,幹嗎這麼【頹廢】呢?總而言之,一聽書名我就不爽,更別說看了。

再說了,當今社會是經濟社會,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每一個人從睜開眼就開始奔波,一直到晚上熄燈睡覺,一直生活在經濟建設的戰場上,哪有閒功夫去品賞什麼風花秋月,就是看也看一些手機上的短平快信息。這是現實。因此說,我現在是一不看文學作品了,二不看書了,三不看電視劇了。不知各位有沒有相同的感覺?

不過,對於《白鹿原》倒有一點印象。原因是我們那邊有個景區,拍攝電視劇的時候,這裡是取景地,到現在,劇照還掛在這個景區。通過影片介紹,我對於陳忠實有個大致瞭解。僅此而已。

胡言亂語,歡迎拍磚!


陽城導航


個人認為:餘華的《活著》最偉大。

這本書主要回答的是千古一問:人為什麼而活著?

孔子說:未知生,嫣知死?

亞里士多德: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柏拉圖: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

斯大林: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學習,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誼。

愛因斯坦: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梵高:我們穿越大地,只是為了經歷生活。

雷鋒: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福貴:TMD,都別裝B了,活著就是為了活著!


jayamani


此舉不妥,且是大大的不妥。

毋庸置疑的是,題主列及的這幾部書,都是一時之翹楚,也普受好評。但以這樣的目力選舉出來的書作,難免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和個人好惡,並不能左右他人的意志,更不能代表他人的心願。

這幾部書作,都是改革開放以後的著作。其中的《白鹿原》和《廢都》曾經代表陝西作家群颳起了一陣熾烈的西北風,文學界將這次文學行為稱之為“陝軍東征”。其中尤以《白鹿原》聲名最著,得到的溢美之辭汗牛充棟,可謂是新時代中國文學的扛鼎之作。也很能代表新中國的文學成就。《廢都》則是賈平凹的一部作品,可以稱之為異軍突起的奇書。在得到普遍認同的同時,也備受爭議,應該是一部譭譽參半的著作。

《平凡的世界》,是陝西作家路遙的力作。可以說耗盡了作家的心力,雖然廣受讚譽,並藉此獲得了茅盾文學獎。但路遙從此告別文壇匆匆謝世也是熱愛文學的人們心中最大的痛。

餘華的《活著》,寫盡了人世間的苦辣辛酸,讀起來難免心中苦澀,令人感到此生漫漫,生路悽苦,倒不如死得其所,死得痛快。

這樣的提法,明顯擯棄了建國之初的文學繁榮時期。是一種挑剔的刻意遠離,是對文學沿襲和傳續的背叛,明顯在打壓前期的文學作品,這樣的想法和作為本身就不值得提倡。任何刻意否定的行為都是一種缺乏大局展望的短視。

個人以為,新時代的四大名著也好,還是新時期的文學巔峰也罷,亦或是近、當代的作品集錦也可,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尊崇了客觀的文學發展規律和文化審美取向,是否代表了這個歷史時段裡我們一致的文化進程遞延趨勢。如果僅僅是憑藉個人的喜好來武斷的判別,只能是費力不討好的白費力,也叫無用功,不會贏得文壇的尊重,也不會激起文學的漣漪,更不可能準確的把脈文學的走向。

如果非要評選出新時代的四大名著,那還要時間的檢驗。我們置身其中,很難窺到全豹,必須在一定的距離之下,才能完成這樣的文化審美,而不是現在就急三火四的給當代文學下定論。




極品龍顏


太以管窺豹了,這四部作品,中國開放以來論文學功底,也就只有白鹿原有自己的味道,論思想,這四部好像也就那麼回事,論文筆,餘華說老實話就是有模仿的味道,他自己說的是有影響,有時候看他的作品,比如兄弟,太像卡夫卡和莫迪亞諾了,就像是兩個結合在一起的筆法,平凡的世界太故事,太白,文筆完全過關,但出彩幾乎沒有,廢都不能提,就是本扒廁所的小說,大家有精力可以找沒刪減的版本,這一本大長篇,賈平凹僅寫了一年多,可見其熟練度,一部看的過去的長篇的熟練度,白鹿原算是這裡面綜合最好的了,活著不知什麼時候最近幾年,又給炒起來了,然後逐漸走向妖魔化和放大化,可以承認的是,餘華的活著寫的很好,但絕不是最好,我經常將活著和蕭紅的生死場放在一起想,發現還真沒蕭紅把慘說的更具想的。現代四大名著完全提不上,而且這剛多少年那,幾十年,文化要是幾十年就能沉澱下來那還能叫作文化嗎,幾百年前的文藝復興了,現在看那,那才叫文明和藝術。這四部能跟那個四大名著比,紅樓夢,把它稱為第一書都不為過,一個院子就用一個院子,把幾千年的東西說的諷刺又恍惚,三國水滸西遊哪個他都比不了。而且咋中國現在的問題是寫不出嚴肅文學,寫出來的都沒法看,什麼時候我們寫出昆德拉,寫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寫出巴爾扎克,寫出托爾斯泰,泰戈爾,我們的靈魂和民族創造力就文藝復興了。現在,這種格局別想了,


無憾50825231


作家用現實主義手腕揭露世界,這個世界為什麼要揭露?社會需要作家用現實主義手法揭露世界、鞭撻世界、弘揚正氣、叱責黑暗……喚醒世人奔向光明!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用寫實的手法還原了、舊時代的人們渡向新時代的步步驚心、困苦與磨難,是部不錯的作品。賈平凹先生的巜廢都》也是現實主義作品,"廢"字用的很好,一派頹廢荒唐……現實中可能真有其事,但作為一個作者、弘揚的不是正氣、教化的不是子孫、可能作者讀《金瓶梅》讀多了,不知他敢不敢讓他的孩子看一看他的作品,不予多說了⋯

巜平凡的世界》一個字是"苦",可能是作者的生活足跡太多苦難一一悲劇貫穿全書!不堪回首的六、七十年代中國農村、農民困苦的生活永遠不再,算是一部好作品,作為教育後代的素材吧……


用戶一修


不能憑自己的喜好胡亂排名,倘要排的話須我們變成“古人”之後。


用戶9919668480760


《平凡世界》讀過兩次。生活不易,愛之艱難。《活著》真是苦不堪言。《白鹿原》寫盡了那個時代的生活。《廢都》廢墟也,一群想向上生活的小資們,終是一個一個被生活擊敗了,就是主人麼最後也蓋著一張報紙去世了。四部小說各有秋千,盪來盪去,就是蕩了個不同階層不同小人物的命運。苦也!


賢人411


個人覺得平凡的世界可以稱得上 其餘三部還算不上 特別是廢都?遙想當年為它而洛陽紙貴時都反覆深呼吸也不能將之讀完的尷尬就好睏惑……

也許同時代的讀者跳不出侷限圈?介於所受的教育程度 生存環境的千差萬異不能感受到偉作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那就交給時光的流逝來判定吧?

梵高也是亡後多少年才大放異彩?曹雪芹的紅樓一夢不也是荒唐言伴著辛酸淚終於被推為四大名著之一?


濛濛237410783


對,新四大名著可以取代舊的的,再加上莫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