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泰坦尼克號相當的現代軍艦撞冰山會有多大損傷,會沉沒嗎?

IT維京


先來討論一下泰坦尼克號的基礎數據吧:

這是一艘建立於1909年的巨型豪華郵輪,是奧林匹克級的第二艘船。泰坦尼克號的排水量達到了52067長噸。基本上已經相當於一艘中型航母的排水量了。

由於大,因此Titanic(巨人)在當時也就成了夢幻之船。在建設奧林匹克級郵輪的時候,由於引入了十六個大型水密艙可以有效的進行損管,因此這個級別的船被稱作不沉之船。


然而在1912年4月14日“不沉的”泰坦尼克由於撞上了冰山而沉沒。

在1912年4月14日,從前去救援泰坦尼克乘客的阿達伯特親王號上拍攝到了撞沉泰坦尼克號的冰山。

這個冰山在接近郵輪水線高度上有紅色油漆痕跡。證明泰坦尼克號是和它插身而過的。

從大眾文化傳播的角度來說泰坦尼克的事情,大家往往是說巨大的郵輪“撞”上了冰山導致沉船的災難。

但是,這個說法是有待商榷的。從紀錄和日誌以及一些模擬計算上看,其實泰坦尼克號還遠遠不是撞到冰山上的概念,而是擦過了冰山。


這種連續性的擦過,導致冰山壓迫船體直接壓裂了鋼板震脫了船體上的鉚釘。這樣就讓泰坦尼克號上16個防水隔艙中的5個受到了損壞。對於泰坦尼克號的設計來說,即便失去了4個隔艙泰坦尼克也不會沉,但這次是5個。


而且沉船事故中還有一個最致命的問題——泰坦尼克的水密隔艙並不是封閉的,上部開放,這樣一旦水越過了水密隔艙上面,則會侵襲到其他隔艙,這個設計直接導致了泰坦尼克號在進水後期下沉速度指數級的加快。


說軍艦,類似的碰撞,美國的企業號經歷過一次,在1985年年底企業號(CNV-65)在加利福尼亞外海域撞到了一個小島上。導致船體、龍骨、螺旋槳破損。被拖回美國修理了三個月。這次也是開了一條十幾米長的口子。

注意啊,這次撞擊其實也就拖回去修理了三個月。

這就是現代軍艦的水密隔艙設計的不同了。

現代軍艦中大部分使用的是封閉式水密隔艙,只要關了門,那麼問題是可以很快得到控制的。


同時軍艦的損管還和訓練有關,損管訓練基本上也就成了軍艦的基本訓練內容

所以一艘5萬噸級的現代軍艦如果遇到了和泰坦尼克基本相似損害生存下來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軍武數據庫


答:從紀錄和日誌以及一些模擬計算上看,其實泰坦尼克號還遠遠不是撞到冰山上的概念,而是擦過了冰山。

這種連續性的擦過,導致冰山壓迫船體直接壓裂了鋼板震脫了船體上的鉚釘。這樣就讓泰坦尼克號上16個防水隔艙中的5個受到了損壞。對於泰坦尼克號的設計來說,即便失去了4個隔艙泰坦尼克也不會沉,但這次是5個。

而且沉船事故中還有一個最致命的問題——泰坦尼克的水密隔艙並不是封閉的,上部開放,這樣一旦水越過了水密隔艙上面,則會侵襲到其他隔艙,這個設計直接導致了泰坦尼克號在進水後期下沉速度指數級的加快。

這就是現代軍艦的水密隔艙設計的不同了,

現代軍艦中大部分使用的是封閉式水密隔艙,只要關了門,那麼問題是可以很快得到控制的。

同時軍艦的損管還和訓練有關,損管訓練基本上也就成了軍艦的基本訓練內容

所以一艘5萬噸級的現代軍艦如果遇到了和泰坦尼克基本相似損害生存下來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