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个脸熟有多重要?

混个脸熟有多重要?

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第一次见某人觉得其其貌不扬,但是多看几眼之后好像又觉得他没那么难看了;

第一次听某歌时感觉很奇怪,多听几次好像又觉得挺好听的;

第一次别人推荐某产品很反感,但是多次见到那款产品后可能会主动购买;

第一次见到某新款服装觉得奇丑,流行一阵后自己也会买一件来穿。

这在心理学上叫曝光效应,又谓多看效应,暴露效应,接触效应等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熟悉定律,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01

两个新人一起进入职场。

如果他们能力都差不多,一段时间后,如果公司要提拔新人,谁更可能胜出呢?

答案是更多和领导接触的人。

有的人在一个公司做了一年了,公司的同事名字都叫不全,见到领导如老鼠见了猫一样,赶紧躲开,哪怕工作做得再好,想要升职简直太难了。

而另外一个同事和你能力差不多,工作做得也差不多,但是他经常和同事聊天,和领导打招呼,汇报工作,哪怕只是混个脸熟,只要机会来临,就可能得到提升。

这里面就有曝光效应的所产生的影响。

很简单,如果你是领导,你有几个下属,有一个人哪怕每天见到你都只是和你打声招呼。而其他的几个人见到你了都躲着走,绕道走。

到了需要提拔人的时候,你根本都不知道那几个很少露脸的人叫什么名字,而对那个主动向你问候的人产生了好感。


混个脸熟有多重要?

02

电视剧里经常见到男女主角一见面就互掐,最后竟然成了欢喜冤家的故事。

这里面也有曝光效应起作用。

《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和贺涵一见面也是互掐的。

结果呢?

离婚后的罗子君多次找贺涵帮忙,原本贺涵也是不屑去帮她的,但是罗子君有闺蜜唐晶从中调和,也迫使贺涵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也不得不帮她。

一来二去,两人的感情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罗子君对贺涵心存感激,贺涵觉得一个离婚女人也不容易,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时间越长,双方的感情越不可控制。

然后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在唐晶去了香港再回来的时候,两人居然由刚开始的厌恶彼此,变成了男人想要娶,而女人也想嫁的情况。

若不是念在闺蜜之情,罗子君早就毫不犹豫和贺涵在一起了。

所谓日久生情大概也是如此。


03

有个女孩,只有初中文化,来到一线城市后只能进工厂做流水线。

做了几年后,因为经济不景气,工资经常拖着不发,而且订单减少,每个月都经常放假,所以收入也大幅减少。

很多人都离开了,剩下的百来号人被称为“老弱病残”,不是年纪大的就是干活比别人慢,反应不如别人快的。

这个女孩也是这百来号人的一员。因为视力不好,又不善言辞,在这里做工都做不过别人,更害怕找工作。

但是看着眼前的状况,再不想办法就没有退路了。

看到一个知名的大厂在招工,她也排队去应聘。第一次被刷下来了。

半个月后,第二次又看到招工,又去排队,仍旧失败。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人家都不要她,嫌弃她视力不好。

她苦苦哀求别人留下她,随便什么岗位都可以。

最终她得到了那份工作,做保安。

后来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去了品检部,后来又被调去市场部,现在还是个小领导了,收入也提高了不少。

一个人起点很低的时候,想要个机会都不容易。曝光效应会在你一次又一次刷脸的时候,让别人对你产生好印象。


混个脸熟有多重要?

04

一个朋友以前是不吃辣的,但是身边的其他人却是无辣不欢。

每次大家在一起玩,吃饭的时候,多数人都要吃辣,她不得已跟着吃。

吃了几次之后慢慢竟然喜欢上了。

以后就算自己独自吃饭,也会偏向点辣的,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口味也会改变?口味确实可以改变的。

最典型的如南方妻子和北方丈夫在一起生活久了之后,南方的妻子也爱吃水饺面食,北方的丈夫也会钟爱米饭点心。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不会改变,钟情某一样事物会一直情有独钟,而事实是,只要接触得多,你就可能被影响。


05

这也就是为什么多数公司推出新品,只要消费群体是大众,一般都会大量投入广告。

不断的广告植入,不断的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或许当时别人很反感,但是只要他有真正的购买需求,很多人会主动选择经常出现在脑海中的那个品牌。

曝光效应,很多时候让选择者在选择的时候,自己都无法意识到,只是因为多看了几眼而产生的好感。

很多销售员也是一样,拜访客户遭到拒绝就放弃了。

只有那些坚持不懈的销售员,能找到各种理由反复去见客户,最终赢得了客户的青睐,签下了订单。


06

当然,曝光效应也有特殊情况。

一是原本就特别讨厌的事物,很难改变印象;

二是两人性格不合或者有过冲突,曝光只会更反感;

三是过度曝光。

所以,混个脸熟有多重要?

其实很多时候还真的是能靠“脸”吃饭的。

多出现几次,就可能让人生出现转机的小心机,越早知道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