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縮型城市的三點警示,沒有人口和產業注入的新區,最需要警惕。

收縮型城市的三點警示

人口在流失,產業在衰退,城市空間和公共設施在閒置,城市發展自然會受到影響。

其一,城市收縮,規劃不會再允許擴張。在過去,大小城市,普遍鍾情於攤大餅式建設。如果收縮成為事實,那麼土地指標、公共建設指標必然要隨之收縮。

發改委明確指出,未來要神話“人地錢掛鉤”等政策,人口流失,土地指標和財政補貼必然要隨之減少,收縮城市想要再玩大建新區和土地財政的遊戲,恐怕行不通了。

同時,根據發改委文件,要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所以,在收縮型的中小城市,沒有人口和產業注入的新區,最需要警惕

其二,收縮型城市,難以支撐起大規模的公共設施建設。無論是公共設施建設,還是地鐵建設,都需要龐大的人口規模作為前提。人口越多越聚集,規模效應就越突出,地鐵建設的人均成本就越低。

北上廣深的地鐵能開往幾十公里之外的遠郊,就是人口規模帶來的利好。

如果城市收縮,人口減少,產業衰退,那麼許多公共設施就無從支撐。以地鐵為例,不是每個城市都有資格建設地鐵。按照規定,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如果城市不斷收縮,這些公共設施顯然無法上馬。

其三,城市收縮,房價等資產價格同樣無法維持。房地產的根本支撐在於經濟和人口,經濟衰退,產業衰退,人口外流,那麼原來的房地產價格自然難以維持。

國家發改委發佈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提到,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

收縮型城市的三點警示,沒有人口和產業注入的新區,最需要警惕。

收縮型城市,人口形勢嚴峻

"收縮型城市"是國外引入的概念,包括德國魯爾、法國洛林和美國休斯頓等地區,都經歷過城市收縮的階段。其主要體現在人口流失、產業衰退,城市空間和公共設施閒置等三個方面。而在我國,還有一種特有的城市收縮現象,即常住人口少於戶籍人口的"戶口倒掛"現象。

在2000年到2010年間,中國有180個城市的人口在流失。這也是國內第一次在文件中承認,一部分中小城市要收縮了,其根本原因,還是人口。美國底特律一度是美國房價最高的城市之一,後來由於經濟危機,汽車產業全面衰退,市區大量房子被空置,房價自然一落千丈。

在不遠的未來,恐怕國內有不少收縮型城市,房價將會複製底特律的命運。

收縮型城市的三點警示,沒有人口和產業注入的新區,最需要警惕。
收縮型城市的三點警示,沒有人口和產業注入的新區,最需要警惕。
收縮型城市的三點警示,沒有人口和產業注入的新區,最需要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