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優化居住條件 共建幸福西昌

【時政】優化居住條件 共建幸福西昌

本期導讀:

1.西昌市召開海河南山片區西郊鄉北門村暨張家屯村棚戶區改造項目徵拆動員會

2.市領導調研西昌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西昌市召開海河南山片區西郊鄉北門村暨張家屯村棚戶區改造項目徵拆動員會

從“一辦三創”開始,在西昌這塊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土地上,隨著一片片土地的徵用,一個個村莊的拆遷,換來了西昌社會經濟的大發展,城鄉面貌的大變遷。

徵地難,拆遷更難,但作為拓展城市發展的新機遇,必須做到拆除一處,建設一處,處處為民。要借力拆遷工作,持續改善市民居住條件,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4月19日,西昌市召開海河南山片區西郊鄉北門村暨張家屯村棚戶區改造項目徵拆動員會。據瞭解,此次徵地拆遷涉及598戶,共1837人。

【時政】優化居住條件 共建幸福西昌

西昌市委書記李俊主持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馬廷貴作動員講話。

李俊指出,思想要再統一,認識必須再提高。黨中央對於涼山、西昌的發展寄予厚望,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涼山時對西昌提出“兩個整體提升”工作指示:即整體提升城鄉規劃建設水平、整體提升城鄉居民素質。要充分認識到實施棚改項目對優化居住環境、擴寬城市空間的重要意義,實施棚改項目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具有重要意義。

李俊強調,重點要再明確,措施必須再強化。要講清楚為什麼要拆遷,以及拆遷給發展和老百姓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和變化;要講清楚具體的拆遷政策,讓老百姓算得清楚賬,明明白白拆遷;要講清楚藉機惡意煽動鬧事甚至阻撓其他群眾配合支持拆遷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和違法成本,讓心存僥倖者自覺自願收手,真正將個人的發家致富與國家、集體的整體利益協調一致起來。

要通過學懂吃透政策、摸透理清底數、耐心細緻動員、嚴格標準調查、及時回訪釋疑、分清難易推進、整合力量攻堅、包戶服務到底八個工作步驟,將徵地拆遷工作標準化、規範化,堅決保障拆遷群眾合法權益,堅決守住不可逾越的原則和底線。通過過細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紮實的工作作風,贏得百姓理解,獲得群眾支持,確保徵地拆遷工作經得起時間歷史檢驗。

【時政】優化居住條件 共建幸福西昌

李俊要求,領導要再加強,督導必須嚴格。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進一步周密部署、嚴明紀律,一步一個腳印抓好落實。市級分管領導要親自督導、親自過問,主動協調難題,主動化解矛盾;海河南山片區指揮部要發揮好綜合協調作用,及時報告重要問題,及時通報工作進度;責任單位和測繪單位要嚴格按照方案,迅速開展拆遷人口、地面建構物、附著物調查登記等工作,確保徵地拆遷工作環環相扣,不出遺漏、不出差錯。

西昌市委常委、總工會主席宋程凡,副市長、公安局長李舜,副市長冉洪全,拆遷責任單位、職能組、拆遷辦,涉及拆遷的西郊鄉、村、組幹部和部分村民代表參加會議。

(記者:張鵬 嚴雲)

市領導調研西昌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4月22日,市領導調研西昌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工作進展情況。

【時政】優化居住條件 共建幸福西昌

市委副書記、市長馬廷貴,副市長劉宇翼及市級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行在位於月海路中所安置新村經營性用房的園址內,詳細聽取園區負責人就目前工作開展的情況彙報,並與已入駐的園區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

據瞭解,截止目前,已有19家企業完成入園協議的簽訂,包括58速聘、廣州途客、好醫生等一批知名企業,預計五月初全部企業將入駐產業園辦公。到三月底,各企業已實現6400萬元的產值,2019年預計可達45億元。

【時政】優化居住條件 共建幸福西昌

馬廷貴在調研中強調,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建成啟用,將有力擴大我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集聚發展和產業鏈延伸,進一步推動我市人力資源服務業快速發展,實現充分就業和優化配置人力資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人力資源服務保障,因此市級相關部門要切實提高重視,全力推進,及時確保企業能夠如期入駐,形成產值。

馬廷貴指出,要進一步就完善園區各功能分區進行高標準規劃,為企業創建更加宜業的辦公環境;要嚴格落實我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實施意見中所規定的租金補貼、財政獎補、稅收返還等相關扶持政策,解除企業的後顧之憂;各相關部門要在嚴格遵守相關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加大扶持力度,力爭建成民族地區“人才產業基地、人才培訓基地、服務外包基地、就業創業基地”產業園。

(記者:汪淵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