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精選:4股獲機構強烈推薦

泰和新材:受益於芳綸量價齊升,業績穩健增長

公司發佈2018年年報,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1.72億元,同比增長39.72%;歸母淨利潤1.56億元,同比增長56.25%;基本每股收益0.26元/股,同比增長62.50%。2018Q4實現營業收入6.02億元,同比增長102.64%,環比增長4.88%;歸母淨利潤0.15億元,同比下降50.87%,環比下降63.41%。公司發佈2019Q1季報,實現營業收入6.56億元,同比增長49.86%,環比8.97%;歸母淨利潤0.41億元,同比增長14.75%,環比增長173.33%。

氨綸行業仍在整合,有望底部復甦,公司差別化和園區化發展迎來新契機。當前我國氨綸行業整體偏過剩,根據公司年報數據,2018年全國氨綸總產能達到78.6萬噸,同比增長約11%;而國內氨綸表觀需求量僅58.5萬噸,同比增長10%。新增產能多於退出的落後產能,供過於求的問題依然突出,行業利潤較同期相比出現下降趨勢。2019年,預計國內氨綸產能達到86萬噸,表觀需求量約64萬噸,短期內仍將維持供過於求的局面。但隨著環保和園區化政策的不斷推進,部分小產能有望加速退出,行業供需趨向平衡。2018年公司氨綸業務帶來營收12.38億元,同比增長30.59%,約佔總營收57.00%;但毛利率由2017年10.93%下滑至2.21%,主要是原材料價格漲幅較大以及寧夏越華處於試生產,長調試周期帶來高成本,導致2018年公司的氨綸業務出現虧損。公司本部現有氨綸產能4.5萬噸/年,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推行雙基地建設,規劃在煙臺開發區化工園建設3萬噸高附加值的差別化氨綸項目,目前一期1.5萬噸/年產能正在建設中;同時,在生產要素價格相對較低的寧夏地區實施低成本擴張策略,積極參與行業重整,規劃形成氨綸產能6萬噸/年。新園區建設完畢後,公司將關停本部現有4.5萬噸/年產能,實現退城入園。預計2019年氨綸原料價格同比有一定的下降,且寧夏越華達產,公司氨綸業務有望實現扭虧為盈。

芳綸下游需求旺盛,未來市場空間廣闊,公司作為國內芳綸產業龍頭,成功推動業務轉型,業績發展進入快車道。芳綸產品主要應用於防護服裝、航空航天、光纖增強、汽車工業等領域。近年來公司逐步拓展下游渠道,在森林防火服、士兵作訓服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進展。目前國內芳綸產能投放有限,且下游需求持續增加,產品供不應求,銷售價格呈上漲態勢,芳綸市場仍具有廣闊的增長空間。公司是國內首家實現芳綸量產的企業,擁有間位芳綸年產能7000噸、對位芳綸年產能1500噸,芳綸產能居全國第一。受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芳綸行業供需緊張影響,公司芳綸銷售價格持續上漲,生產線滿負荷運行,產量、銷量、盈利水平同比大幅增長。2018年公司芳綸業務帶來營收9.18億元,同比增長56.12%;佔總營收的比例達到42.27%,較同期增長約4.5個百分點;毛利率高達37.41%,較同期增長約11.9個百分點,成為公司貢獻利潤的主要業務,公司成功推動業務轉型業績發展進入快車道。

公司芳綸產能將持續擴增,加速國產化替代進程。目前,國內芳綸需求仍較多依賴進口,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材料,芳綸的國產化迫在眉睫。泰和新材(002254)發佈《未來五年發展規劃》,將在規劃期內擴建間位芳綸、對位芳綸年產能各1.2萬噸,實現間位芳綸、對位芳綸國際市場佔有率25%、10%,國內市場佔有率60%、40%,發展成為全球芳綸龍頭企業之一。2018年7月21日,泰和新材在寧夏啟動3000噸/年產能高性能對位芳綸工程建設,預計將於2020年一季度投入試生產,目前基礎工程已建設完畢。另外2019年公司將推進煙臺8000噸/年間位芳綸項目,預計2020年投產。屆時公司間位芳綸產能將達1.5萬噸/年,對位芳綸產能將達4500噸/年,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公司作為芳綸龍頭企業,將持續受益於芳綸產業高增長和進口替代趨勢;公司氨綸和芳綸在建項目穩步推進,但產能投放後移,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06/2.56/5.43億元,EPS分別為0.34/0.42/0.89元/股,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低於預期;產品市場競爭力低於預期;氨綸行業復甦低於預期;項目建設進度低於預期;公司產品價格下行風險。

立訊精密:中報指引持續高增長,5G和智能穿戴提供全年業績保障

公告:公司公告2019年一季報,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90.19億元,同比增長66.9%;歸母淨利潤6.16億元,同比增長85.04%,接近預告上限。同時公司公告1-6月歸母淨利潤14-15.7億,同比增長70%-90%,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受益智能穿戴行業高景氣,業績持續高速增長:Q1為消費電子淡季,公司收入同比增長67%、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85%,雙雙實現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1)智能穿戴行業高景氣,我們預計公司一季度AirPods出貨量快速增長,利潤率同比大幅改善;2)18年下半年公司切入大客戶多款新品,19Q1同比快速增長;3)基站、數據中心業務品類、份額都有擴張。

費率改善顯著,盈利能力同比提升:公司一季度毛利率18.89%,盈利能力保持穩定。公司精密製造實力強勁,新品導入之後,通過管理的優化和產品良率、生產效率的提升,快速提升產品的獲利能力。費用方面,公司一季度銷售、管理、財務費率分別改善0.44、0.59、1.33個百分點,研發費率保持穩定,帶動淨利率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達到7.04%。?中報繼續高增長,5G和智能穿戴提供全年業績保障:公司展望上半年歸母淨利潤14-15.7億,同比增長70%-90%,對應Q2單季度增速為60%-93%,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我們判斷增量依舊來自於AirPods和18年下半年導入的新品。展望全年,我們預計AirPods全年出貨量有望超過3000萬,提供全年業績保障。隨著5G逐漸到來,公司圍繞基站和數據中心佈局的基站天線、濾波器及數據中心互聯產品也將具備充分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公司汽車連接器產品持續突破整車廠和Tier1客戶,未來也將提供穩定的增長。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預計19-21年公司淨利潤至40.2、53.3、66.8億元,對應EPS為0.98、1.3、1.62元,對應PE為26.7、20.1、16倍。基於公司近兩年較快的業績增長預期,19年估值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新品爬坡緩慢;大客戶銷量不及預期。

安井食品:收入利潤穩健增長,成本控制優勢凸顯

公司公佈2018年年報,實現收入42.59億元、歸母淨利潤2.7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25%、33.50%。EPS為1.25元/股,10股派3.76元(含稅)。單四季度收入13.19億元、歸母淨利潤0.7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6.11%、16.55%。

火鍋料和麵米保持20%左右增速,針對餐飲渠道的菜餚製品成為新的增長極:2018年公司整體產量43.19萬噸、銷量41.34萬噸,分別同比增長22.83%、20.70%,噸價10302元,同增1.3%。18年產量增加8萬噸,火鍋料增加4.4萬噸、增量主要來自於泰州二期和遼寧一期,麵點增加1.8萬噸、增量主要來自於廈門二廠五車間和遼寧幾條生產線的內生增長,菜餚類增加1.8萬噸。

分產品看,18年公司實現面米制品10.98億、肉製品11.95億、魚糜製品15.67億、菜餚製品3.95億(原速凍其他製品升級擴充),分別同比增長18.64%、20.71%、21.29%、45.86%。面米類增速不及平均主要由於產能受限。18年確立並執行“三劍合璧、餐飲發力”的經營策略,將其他製品分類升級後,適應和針對餐飲渠道特點發力的品類歸為菜餚製品,產銷管理更為清晰,菜餚製品成為新的增長極,佔比提升1.62個點至9.28%。

漲價平抑成本上漲,規模效應帶動銷售費用率下降,淨利率穩步上升18年上半年尤其Q2豬價下降明顯,下半年豬價環比持續回升、同比下滑幅度大幅放緩,雞肉價格繼續同比上漲,公司採購成本出現明顯上漲。公司通過一方面加大原料提前採購量、鎖定低價原料,另一方面在9月、12月下旬兩次針對原料上漲較多的產品進行間接提價、減少促銷力度。9月提價效應主要體現在18Q4,12月提價體現在19年。可以看到原料採購單價魚糜類、肉類同比增長6.31%、2.67%,速凍肉製品和速凍魚糜製品毛利率分別為26.7%、25.88%,同增2.24、1.18個百分點,提價平抑了成本的上漲的同時帶動毛利率上漲。面米類毛利率18.64%、略下降0.76個百分點,菜餚製品29.72%、減少9個點,主要是加大千夜豆腐促銷力度、利用最高毛利率產品去搶佔餐飲市場的策略導致。

全年綜合毛利率26.5%同增0.2個點,稅金比例0.85%、同降0.1個點。規模效應帶動銷售費用率同降0.6個點至13.43%。受人員工資上漲的影響,管理費用率(含研發)同增0.03個點至4.39%。受短期借款利息、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增加影響,財務費用率0.38%、同增0.3個點。全年淨利率6.34%,同增0.5個點。

針對非瘟和成本上漲、公司推出全套應對方案。針對1月查出的含有非瘟陽性病毒肉丸批次產品,18年報計提存貨跌價581萬元,包含了對19Q1的潛在影響。去年針對行業發現的問題,公司從18年10月開始陸續採購進口豬肉對國產肉進行替代,採購檢測設備,截止到目前為止,原料豬肉以進口為主,各個工廠也具備檢測能力。今明兩年豬價上漲帶來成本壓力較大,進口豬肉較國產更貴一些。面對此種情況,公司採用提前採購低價原料、鎖定一部分成本,未來或將通過再次提價的方式應對。

盈利預測與評級:公司根據市場需求的緩急,調整可轉債項目,將原募集4.87億全部投向四川15萬噸的計劃,變更為2.5億投向無錫民生7萬噸面米制品,2.37億繼續投向四川基地,無錫民生預計2020年上半年達產,以解決面米制品的市場需求缺口。預計2020年上半年投產的還有河南和湖北工廠。

我們預計19年四川工廠先期釋放2萬噸產能,泰州釋放3萬噸,遼寧內生技改提量1萬噸,共增加6萬噸。考慮到18年9月12月兩次提價,價格貢獻在個位數。預計19年收入增速在18%,利潤端考慮到成本上漲承壓,規模效應繼續降低費用率,增值稅下調利好公司流通渠道部分增厚盈利,進項稅和銷項稅的稅率差下降1個點,預計增速略超收入。預計2019~2021年收入增速18%、23%、20%,EPS為1.50、1.88、2.31元/股,我們看好公司長期發展以及成為速凍行業龍頭大型食品企業的潛力,給予今年35倍PE,目標價52.5元,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銷售不達預期,豬肉等成本上漲幅度超預期

劍橋科技:ICT終端重要廠商,光模塊5G小基站新星

公司核心團隊海外技術和市場積累深厚,憑藉對行業需求深刻的前瞻判斷,成長為重要ICT終端設備廠商。

公司創始人有多年海外運營商、設備商工作經驗,核心技術團隊實力雄厚,利益綁定完善。憑藉公司核心團隊的前瞻判斷,公司選定GPON及BOB技術路線,契合行業發展趨勢和下游客戶需求,迅速成長為全球重要ICT終端設備廠商,與主要設備商形成JDM/ODM等緊密合作方式,是電信接入終端產品市場重要廠商。

受益流量增長和寬帶提速,公司傳統主業有望實現穩步增長,智能化集成化大趨勢有望增加產品價值量。公司在自動化和精益化生產領域積累深厚,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加強。工信部、發改委發佈的《信息消費升級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城鎮地區2020年實現千兆寬帶接入能力,運營商近期接入網設備集採中高速的10GPON產品佔比快速提升,行業有望進入升級換代週期。同時,接入產品集成化智能化趨勢明顯,有望進一步提升產品價值量。受電子原材料漲價影響公司短期利潤率承壓,但公司在自動化和精益化生產持續投入,成本優化能力突出,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加強。

公司完成對全球領先光模塊企業收購,掌握數通及電信高端高速光模塊技術,疊加公司自身生產成本優化管控能力,有望長期受益雲計算+5G需求拉動,形成重要業績增長驅動力。

公司已經完成MACOM和OCLARO日本資產的收購,研發、銷售人員整合順利,生產設備和核心技術交割完成。公司逐步將產能轉移到上海生產中心,結合自身光模塊研發和生產技術和產能儲備,有望融合全球領先的光模塊技術、整合數據中心和電信大客戶渠道,疊加公司成本管控和優化能力,切入數據中心和5G高端光模塊市場,受益網絡流量持續增長以及新一代網絡技術的需求,助力公司長期業績增長。

公司在無線網絡設備領域佈局很早,5G小基站產品研發儲備豐富,有望逐步開始實現對設備商的出貨,長期受益5G深度覆蓋建設的需求。

公司2014年開始拓展無線網絡設備,前瞻性佈局5G小基站產品研發,預計於2018年四季度開始向諾基亞實現4G/5G室內小基站出貨,對公司產品技術和質量形成有力背書,有望長期受益5G深度覆蓋建設需求,成為公司另一長期增長驅動力。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公司ICT終端業務穩步成長,光模塊、小基站等新產品有望對公司帶來長期業績貢獻。預計公司19-21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41、2.12、3.03億元,對應19年市盈率36倍、20年市盈率24倍,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參考行業19年平均37.4倍PE,給予公司“增持”評級,目標價41.14元。

風險提示:運營商資本開支低於預期,技術研發風險,整合進度低於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