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大街的人流廣告,卻沒有人教你用避孕套

前幾天看完夜場電影回家,發現廣州某大道上躺著很多粉粉的小卡片,好奇寶寶如我,貓下腰在斑駁的路燈下看到,是各種重金求子和無痛人流小廣告。

我還以為這種廣告只在三四線城市的小鎮才有,上次見,還是童年時在馬路的電線杆上。

想起知乎上的幾個話題,“為什麼在中國見到的人流廣告要遠遠多於避孕套廣告”、“在中國,為什麼滿大街的人流廣告,卻沒有避孕套廣告?”

對性總是諱莫如深,滿大街的人流廣告,卻說小學教材性教育尺度太大?



滿大街的莆田系人流廣告

卻沒有安全套廣告


記得我小時候,爸媽那一輩,生完孩子都要去“上環”,長大後才知道,那是參與計劃生育的節育操作。

選中一次,回味一生,這種結紮手術,還可能附送出血、脫落、損傷等副作用,為什麼就偏不戴套呢?我當時是這麼想的。

滿大街的人流廣告,卻沒有人教你用避孕套

其實安全套從來就沒有被擺上檯面。1989年,《關於嚴禁刊播有關性生活產品廣告的規定》出臺了。

然後,在接近千禧年的1998,傑士邦“無憂無慮的愛”slogan廣告登上了廣州80輛公交車,算是喜大普奔的中國首個安全套廣告了,可是還沒存活夠24小時,因為“影響不好”被強制撤下了。

之後,安全套被劃分為與性生活有關的產品。

1999年,央視有個安全套和艾滋的公益廣告,用一個我們三觀裡可愛又溫和安全套卡通形象,表現它與艾滋病毒鬥智鬥勇的故事。但沒登夠一天,又是被強制停播撤下了,說是違反了廣告法。

滿大街的人流廣告,卻沒有人教你用避孕套

後來安全套廣告就開始涼了。

印象中,童年看的電視,有阿朵的“一穿就挺,越穿越挺”,但就是沒有杜蕾斯小雨衣。

人流,被劃分為醫學範疇,和腳臭、痔瘡一樣名正言順,容易和“醫療事業”聯想起來。相比之下,安全套總是讓人浮想聯翩,和“X生活”三個字聯想起來。

剛好莆田系遊醫們打游擊戰的經驗,應用到了開私立醫院並組隊抱團上,雖然各種“無痛人流、性病”宣傳逃不了監管,但滿大街的小廣告,總是死灰復燃。

滿大街的人流廣告,卻沒有人教你用避孕套

現在又發展到無痛的階段,即使單純作為炫技,招搖地敞開門做生意也完全OK。

那部封殺安全套的禁令,在2004年終於解禁了。

只是,十幾年過去了,推廣安全套公益廣告的支持性政策、規定仍然未出臺,全民意識沒跟上,廣告商也只有文案妖汙王杜蕾斯,戴著文藝發騷的面具傳播著正能量,想想還是挺偉大的?

有各種可愛網友們的“野雞式”解答,說安全套是男性用的,人流是女性用的,說到底還是男權社會。或者說一次消滅一個人,比一次消滅一億人要容易。

先不談墮胎道德層面的意義,單“墮胎”對女生身體的傷害,就遠比戴套來得大吧。

人流不該被看成是一種避孕方式,只能作為一種補救措施。

滿大街的人流廣告,卻沒有人教你用避孕套

到現在,我們也只能在微信看看杜蕾斯的文案,連轉發都不忘在正文寫幾個無意義的哈哈哈哈哈,或者文案界老司機,努力營造出是欣賞人家文案寫得好,好怕被誤會“原來你看杜蕾斯”。

反正,欲蓋彌彰,遮遮掩掩的事情,用高中學的那句“符合特殊國情”,也只有這樣能自我圓場了。



中國性教育有多匱乏


中國少男少女們的性教育知識多匱乏,問一句你如何獲得性知識的,就知道了。

很難回憶 ,但我的,是在難得的開明初中生物老師口中,和從小到大課桌周圍那圈男生們的段子中零散學習的。

求知慾好奇心爆棚的我們,每次想探索這個世界多一點,問起爸你媽“我是怎麼來的”時,放心,永遠不是親生的,不是垃圾桶撿來的,就是充話費送的。

隔壁班男生在生物課大膽發問“老師,卵子和精子是在什麼地方會合的”,得到是都是老師石化而呆滯的臉。

滿大街的人流廣告,卻沒有人教你用避孕套

逛了各知識分享社區,問過一大圈朋友圈,大家的性知識,要麼貓片中學的,要麼各種小段子學的、實戰出經驗……

滿大街的人流廣告,卻沒有人教你用避孕套

連小學生正經性教育教材,都能被吃瓜群眾說“尺度太大”,難道血淋淋的少女墮胎現場尺度就不大了?

滿大街的人流廣告,卻沒有人教你用避孕套

每天打開瀏覽器,各種未成年人懷孕當媽、少女廁所產子、幼童被侵犯、打車被性侵的UC風文章,捫心自問,心裡就不會有那麼一點波瀾?

中國少男少女對自身身體的認識和性知識專業的認知,真的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完全。

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中,青少年的初夜平均年齡是15.9歲,過程採取避孕措施的只有53.2%,曾懷孕的比例,也有25%。

滿大街的人流廣告,卻沒有人教你用避孕套

關於中國安全套使用率,目前也只能搜索到2015年的數據——5%,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和非洲艾滋傳播率高的國家。

在所有避孕方法的選擇上,男性避孕只佔了13.1%,女性承擔著80%-90%的避孕責任。

滿大街的人流廣告,卻沒有人教你用避孕套

而2017年世界避孕日的數據表示,每年約有1300萬例人工流產,3成受訪女性有人流經歷。

參與人流後關愛項目(PAC)醫院數據顯示,60%以上人流女性年齡小於30歲。選擇低效避孕方式(如安全期、體外射等)的佔68%。

在看到各類人流手術操作gif之前,我也不覺得“墮胎”、“人流”可怕,在看到網約後得艾滋的真人分享後,才知道,AIDS,可以離你這麼近。



大部分時候

我們需要自己關愛自己


婦女節的誕生的初衷,是為了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社會等領域所作出的貢獻,去表達對女性的欣賞、尊敬,從底子裡承認女性的獨立,而不是把女生當成男生的對立面,是弱小、傲嬌、需要被照顧的。

滿大街的人流廣告,卻沒有人教你用避孕套

各種“女神”、“女王”、“仙女”等頭銜,看起來是把女性捧上了偉大獨立的神壇,但其實和毒雞湯女性情感文裡寫的“女人,對自己好一點,要捨得投資自己”、“別低頭,皇冠會掉,渣男會笑”是差不多的。

立著關愛女性的flag,用假惺惺的姿態哄騙你,等過完3月9日,一切恢復如初,好像當時就沒說過那番話似的。

天天都有人哄你愛自己,卻沒有人親身關愛你。

外面的世界也不會因為你還不懂就停止傷害你,大部分時候,我們都需要主動關愛自己。

滿大街的人流廣告,卻沒有人教你用避孕套

記得ladygaga講過,建議女生出門自帶安全套,因為不是每一個男生都會想起保護你這事。無法更同意了,永遠不要指望別人來保護你,那是一種自棄式的自我保護。

記得,在任何時候,你的健康、生命才是至高的。

先自愛,然後才能學會愛人。

一個朋友,有次在我晚上打車的時候,調侃著說“要是對方非要侵犯你,你就從了吧,保命要緊”。雖然是一句玩笑話,冷酷無情,但實用。

正視慾望,瞭解自己的身體,最大程度地認知自我,包括你的需求、偏好、甚至對性取向的探索……種種無聊的自我探索,有時候會讓你在取捨和判斷的時候更加果斷。

結束語請自行選擇:

A.希望所有女孩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B.祝大家出!入!平!安!

轉自:假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