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生活我們年輕人都選擇了來城市裡打工,總感覺愧對孩子,你們怎麼看這個問題?

瑩瑤寶貝愛你們


看過我評論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不贊成父母也孩子長時間分離的,尤其是在幼年時期。

你生了孩子,只是因為家裡有老人給你看,所以你就可以當甩手掌櫃,假如沒有人給看孩子,你是不是就要自己帶了,所以,並不是說你自己帶孩子是不可能的。

你說,我出來打工,都是為了孩子將來,說實話,什麼的將來,太遙遠,也不好預測,而眼前,現在,孩子正是最需要你的時候,你缺位了。孩子的眼裡,雖然你是生他們的人,但是和陌生人感覺差不多,沒有那種親密的感情,孩子不會裝,很容易看的。

你回去看孩子,給他們買東西,他們也開心,心想:原來他們是隻會給我買東西的人,和那個什麼親戚、客人沒有什麼兩樣。

他們需要的不是這些物質的東西,他們更需要的是陪伴,精神上的滿足。你們可以換個能照顧到家庭的工作,錢可以慢慢掙。

天天看新聞的都知道,現在孩子難管,說什麼都不聽,小時候都不照顧他,現在才來管他,他能聽你的嗎?

孩子真正和父母一起的時間不多,請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更有意義的事。

感謝你的閱讀!


大魚愛吃小橙子


去城市打工可以說人數佔比例較大的還是農民據多,由於農村的經濟落後,現代社會又是經濟時代,所以農民不得不外出打工,丟下家中老小,尤其是孩子甚是可憐,我也曾是位打工者,想想當年留下三歲的大孩子在家,是多麼的無奈,但是又沒得選擇,當時家中住的還是土坯房,下雨天又出現漏水,每次下雨,家中要用大盆小盆接著,可見有多貧寒,在離開家的那一天,上車那一瞬間,我淚流滿面,不敢回頭看媽媽懷裡抱著的兒子,當汽車發動時,我已是完全失控,泣不成聲,離別之痛啊!有人會說,幹嘛不帶上孩子,我也想帶,可初次外出打工,還不知前路如何,在外邊大人可以受點罪,這麼小的孩子怎麼可以帶上一同受罪呢,家裡再不濟,總比外邊好。所以我們當時的這種境況,要錢沒錢,還住的是漏雨的土房子,人生有時無奈,就與這無異。不明說,都知道,趕緊外出打工,解決眼前的房子問題,建房子也不是幾千幾萬就可以修起來的,所以我夫妻倆在外省吃儉用,在孩子八歲時才攢了點錢,建房子,之後都興建樓房了,錢是不夠的,但老房子已面臨倒塌的危險,迫不得已,只好貸款,再向親戚借,外債二十萬左右,才開始修建房子,孩子這時候八歲,爺爺奶奶說也管不住了,雖說我們當時外債一大堆,想想孩子,我們有些愧疚,所以房子剛建完,就帶上孩子一起外出,離開的幾年裡,確實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傷害,孩子不聽話,不想讀書等等,一系列問題出現,當時很是讓我頭痛,我知道這是我們做父母的長年離開對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心理陰影,從那時開始,我從網絡上,書店裡查閱各種關於教育孩子的書籍,重點閱讀心理教育方面的。從最初的老公常暴打孩子到我的說服教育,再到我完全阻止對孩子實施暴力,感覺走的好艱難,不過在孩子上六年輕時,完全停止對兒子的暴打。還好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最終兒子身上的壞習氣,改掉了一大半,以後我繼續努力。如今兒子已經上高二了,很懂事,也很聽話,是別人羨慕的那種,老公繼續在外打工,我完完全全的呆在家中,照顧兒子,照顧老人。我的經歷可能是大多數打工者所正面臨的問題,在家照顧了孩子,經濟上困難,給不了孩子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外出打工可以掙錢,但離開了家,離開了孩子。不是我們想離開孩子,而是現實生活的無奈,要做到兩全其美,對於我們打工者來說,難,太難了。一家人不可能在一起的,像我現在,一位留守婦女,夫妻相隔千里,如同當年與孩子分離時的感受又有何不同,不過大人們這點苦不算啥,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我經歷過,所以我覺得有條件時可以把孩子帶在身邊,無條件時,覺得家裡經濟上能過得去,像我一樣外債還清了,老公掙的夠家裡開銷了,我就留下完全照顧孩子。因為現在的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如:厭學、通宵上網、打架……,在走上歧途的那一刻,做父母的心應該是刀割一般。所以為什麼要等到那一刻,父母才後悔呢?為何不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下。因此雖說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金錢又不是萬能的,它買不回來孩子的一生。受現代網絡的影響,孩子的教育已是一道難題,更何況是留守的孩子,爺爺奶奶已沒有那個能力管教了。所以針對留守的孩子,那些父母長年在外漂泊的,應該關注下孩子,在他們小的時候,需要父母的呵護,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他們像一顆顆小樹苗,難道你不想讓它們成材嗎?不是的,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孩子成才,那你的付出在哪裡。俗話說的好,欠你的終有一天會還給你,你付出了還給你的是甜蜜,你零付出,對不起還給你的是一把辛酸淚!


遠離塵世間


沒有什麼愧對不愧對,現實在那裡擺著,只能舍其一。自己的孩子,誰不想天天陪著,也有益於孩子的成長,道理誰都懂,現實允許嗎?


這樣做,也有可能激發孩子的鬥志,當然不是絕對的。總之我們要面對現實,若溫飽都解決不了,拿什麼去教育孩子去培養孩子?吃了上頓沒下頓,給孩子講一些勵志的故事,關於好好學習的事蹟,這不僅僅是搞笑吧,應是悲劇!


再則,古語有云:子孫自有子孫福,不必為子孫做馬牛。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無論你如何去做,多麼用心,總免不了有利有弊。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魚熊不可兼得。

若有條件,都會在家陪著孩子,孝順老人,一家人其樂融融,多麼和諧的一幅畫面啊。但這幅畫面,針對某些人來說,遙不可及。


輕舟疾發


愧對孩子的不是來城市裡打工,而是沒有好好的處理好這些問題,如果多給家裡打去幾個電話,多同一下視頻,多寄點東西會去,這樣我想孩子們至少會得到那麼一刻的安慰

哪怕就是如此也能夠安撫一下孩子的情緒,不至於那麼的生疏,年輕人外出打工是一件逼不得已的事情,沒有誰想背井離鄉,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我想大家都願意在家裡陪伴著孩子一起成長,可是生活的壓力不允許我們這樣。

我們必須更加的努力才能夠讓自己覺得對得起家裡人,只有這樣才能不負自己出來時的初衷。才能夠讓我們在將來的某一天回家多陪伴孩子成為可能。

因為愛你們,所以我選擇外出打拼,可我不能陪伴你們,孩子,希望你們能夠理解。


好咖網


生活不僅僅是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當我們想要去遠方,就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困難。我們這一代,是在父母工作,無人管的時代過來的,所以我們明白父母不在身邊對孩子的虧欠,為了孩子,我們要早起晚睡。為了父母,我們要抗住壓力。為了家庭,我們都在忍著自己。當生活把你壓在地上摩擦的時候,我們何嘗不想把生活按在地上摩擦呢?對孩子的虧欠,是我們這一代普遍的現象,也就無形中導致兩級分化,一部分孩子更加的成熟懂事,上進,懂得去適應生活。而剩下的一部分則會墮落,懶惰,進一步跌入犯罪以及無能的循環中。這些孩子就像是中藥的藥渣一樣。當社會把他們僅有的愛從他們身邊奪走。那麼他們也就毫無用處,自然也就被無情的社會所拋棄。我們覺得對孩子的虧欠,更多的其實是害怕他們被社會所淘汰。但是這是一部分原因。也有著家庭非常富裕,而兒女非常墮落的。這就是社會的叢林法則。沒有人能夠改變弱肉強食的法則。


PL小師傅


我也是農村的留守兒童,在我六個月的時候爸媽就為了賺錢養家餬口去了城市,父母本想著通過城市打工奮鬥,儘可能給我們創造好的生活條件和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們不要走他們的老路,可是矛盾來了,當你們外出打工的時候,你們是收穫了你們所需的,只是逢年過節的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孩子,買幾件新衣服新玩具,雖然孩子很高興,但是你外出工作給他帶來的心靈上的創傷真的能彌補好嗎?雖然你們外出是為了解決孩子的問題,但是孩子確是因為你們的外出而成為問題。


泡果奶茶MM


這是社會大環境造成的。當然 ,個人由於文化知識上欠缺(主要指學歷、職稱等),難以在更廣闊的領域有所作為,不得不為了家庭而打工掙錢,作為一個農民,已經盡力了,應該問心無愧。想給下一代更好的生活,是每個愛家庭負責任的父母都想去做的。但是現實很殘酷,你沒有背景、沒有資金、沒有靠山或可以拉自己一把的朋友,只能靠一些基本的技能來維持生活,前途也很渺茫。但是,一定要儘自己的力量,讓孩子讀書成長,成為一個有用之才。穿新鞋走老路是不可取的,不能讓下一代重新淪為普通打工仔。


竹林隱者1


這是大勢所趨。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必由之路。最終大部分人口都要走向工業文明,也就是城市化。好好努力吧。擼起袖子加油幹。到城市創造一片自己的藍天,把老婆和孩子都接到自己的身邊,享受改革開放和我們國家的富強給你帶來的紅利,為你鼓掌了!


學詩以言29654876


停頓和放慢對孩子的啟蒙,教育,父母親人都有責任,現在流行一人讀書,全家憂忙。


user2787251952304


這個是事實,就是希望你多想家而努力,為什麼因為你孩子在家必須是父母的辛苦看孫當晚仔,你說是誰的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