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英語不好,如何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

四維山人


我家老大小的時候,沒有做英語啟蒙,是因為我口語不好,擔心把孩子的發音帶歪了。

後來讀到一本書,說口語不好也可以教孩子學英語,只要多聽錄音就行。書中還講到,早些教孩子英語,可以讓孩子把英語當母語來學,還能培養孩子英語思維的能力。我認為她說的特別有道理。

老二出生後,沒多久我就開始讀英語繪本給她聽。買繪本給時候,儘量要求有原版錄音的。如果沒有,就在網上找,喜馬拉雅FM一般會有的。

還有,在讀英文繪本時,如果遇到發音有疑慮的單詞,一定要用手機去查。我用有道詞典,自己跟讀,孩子也跟讀,爭取做到孩子第一遍聽到的是準確發音。

現在老二兩歲多了,長時間的多讀多聽,她現在可以跟讀一些簡單的句子了,跟讀英語單詞,對她來說很輕鬆。


小寧大遠


首先,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在孩子學習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英語學習也一樣,如果家長都不能理解英語學習的真正目的和思路的話,怎能要求孩子做的到呢?

所以,家長要對孩子進行英語教育啟蒙,首要做的就是對英語學習的理解,英語學習並不是簡單的讀和背,而是一門語言,是一種用以溝通和表達的方式,除了詞彙積累和閱讀之外,更應該鍛鍊孩子英式思維能力,如何總結和表達自己的思想,比如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

當家長的英語學習意識提升了,不以“應試”為目的地教導孩子,孩子的英語學習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當然,家長的自我學習意識提升,不是說家長要先學的多麼好,最起碼家長要站在一個“教育理念”的高點,懂得教育的意義和方法,這樣才能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方式。


對英語教育有一定理解之後,下面是一些方法供家長參考:

第一,閱讀。近些年有一套很流行的書——《書蟲》。這套書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都有一系列分階梯的讀物,可以拿來給孩子進行英語的學習;當然,除了這套書之外,新足跡也推薦了不少英文原著,可以買給適齡的孩子看。

第二,如果條件不錯的,可以給孩子請個專業的美籍外教,不管是知識背景,還是文化水平,都有一定層次,關鍵是教學經驗豐富,能熟悉孩子內心所想。讓外教來系統的教孩子怎麼用美國人的思路去閱讀,教孩子怎麼用批判性思維去寫文章。

其實,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包括國際學校的學生,最難的兩個部分就是輸出:孩子能不能自主說話公眾演講,孩子能不能自主寫作。

所以,從小要培養孩子寫作和說話的能力,英語寫作比說話要難得多。說是對話,有人和你聊,寫作則是把精華的部分總結出來,還要有邏輯支撐。所以,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允許的話,讓孩子從小練習寫作很關鍵。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督促他寫週記,當然不要強制而是要引導他去寫。比如一家人出去玩,你就可以告訴孩子今天去玩的體驗和想法,讓他把自己原始的想法記錄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寫的東西會越來越長、越來越有內容。這也是堅持的意義。


<strong>


曾敏敏老師


我家孩子,英語被認為像母語一樣,老師說她有語言天分。去年還在一個全國性英語比賽中獲得總冠軍。但我們夫妻也是啞巴英語,我們也沒有能力教她。

我們後來看了一些書,感覺與其說她有語言天分,不如說從小奶奶姥姥輪流帶,兩種方言的滋潤下,對語言有點感覺。但這不是她學好英語的關鍵,我們總結髮現,每週至少20個小時的純英語環境的浸泡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總結:好的幼兒園+動畫片+繪本。是她後來小學英語水平爆發的關鍵。


如何選好的幼兒園

我們的絕招是看老師表情。當時的高中低檔幼兒園,我們都調研了一下,慢慢我們知道,老師們其實挺累的。但老師們是不是熱愛這份工作,是不是對孩子有起碼的教學熱情,家長就要仔細觀察了。

我們一共看了十幾個幼兒園,哎,老婆夠用心,我陪同。我們選平時上課的日子去參觀,一般老婆去和園長媽媽聊天,我去各個教室外面轉轉,記憶中有個別墅區的高檔幼兒園,老師面無表情的拖一個小孩子學滑冰,給我印象太深刻了。而另外一個幼兒園,孩子們自然的玩耍,老師引導下的孩子們展示出來的創造力也給了我深刻的印象。最後當然是選了這個學校。現在想來,英語老師太活潑了,對我家孩子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影響吧。——嗯,沒選那個別墅區的幼兒園,錢包不夠厚也是主要原因。


外版動畫片

外版動畫片是浸入純英語環境,培養語感的最佳方式。我們從小就平均每天兩集吧,從天線寶寶開始,然後那種一集只有幾個單詞的簡單動畫片,叫什麼名字我忘了,請關注我,回頭我列表發出來我們看過的,我家孩子看的動畫片太多了,都在我家裡的電腦裡。後來是小馬寶莉等迪斯尼的各種動畫片,到現在都沒有斷過,當然上小學後看得少了。

看動畫片多了的結果就是自然磨練了耳朵,語感非常好,時間久了,自己就模仿裡面的人物說英語,一口地道的動畫片版英語,所以人家以為她是北美生活過幾年的。


英文繪本

這個我在另外一個回答裡說過,從小就有大量的純英文繪本翻看,先看圖畫,少量幾個單詞的,然後開始一兩行句子的,然後逐步提升。因為是繪本嘛,不認識的單詞,自己根據圖畫,也能猜個七七八八的意思,實在不行了,拼讀一下,“哦,我看動畫片的時候,接觸過這個單詞呀。原來長這樣。”

對了,當時發現了她這點後,我就給她推薦了一個叫“starfall”的app,沒事她就去裡面自己練習拼讀能力。完全不用家長教。

嗯,其實我當時給她找了好幾個同類App,這個她好像用得最多而已。可見,只要家長用心了,規劃好了,你和我一樣英語基本不會,啞巴英語,還不是可以教好孩子的。


最近開始在整理我家孩子的英語學習經驗,有需要的家長可以關注一下我,回頭我慢慢發出來。大家交流交流,不然在網上一個人聊天,就太寂寞了。沒有分享的動力了。

我已經回答了50個問題,其實已經總結了不少,您可以先看看,內容基本覆蓋從幼升小到小學6年我們一些家教經驗,供參考啊。


對了,家長不要過於急功近利,我們家小孩子開始學英語的時候,有一次說外教老師可有意思的了,教給我們一箇中文的順口溜,然後天天在家裡唱。我們夫妻樂不可支,一點沒有介意。後來聽別的家長反饋才知道……其實沒有關係的啦,外教都不怎麼會中文,孩子能認真聽外教的課,能和外教做好朋友,能多和外教互動交流,孩子英語差不了。


加加爸爸2019


我就是題主所說的家長英語不好的人,唸書的時候學的是啞巴英語、應試英語,畢業後又不怎麼用,於是都還給了老師,而久不開口就越來越不敢開口,覺得自己從發音到英語用法都一無是處,這也是我遲遲不敢給我家老大進行英語啟蒙的原因,就怕自己帶拐了他。但事實證明,因為怕自己英語不好,就放棄給孩子英語啟蒙這個做法簡直是大錯特錯。

我害怕發音影響老大的英語發音,於是把英語啟蒙全部交給了幼兒園和英語培訓機構,老大兩歲上雙語幼兒園,四歲半上課外英語培訓機構,可以說在英語的投入上算是比較大的,但是由於他個性謹慎的緣故,他對這種不是每天都說都用的語言掌握的並不很好,而他又是不十拿九穩的就不開口的性子,所以他沒有自信,不喜歡說。而我清楚的知道英語是習得,必須常用常說,於是我下定決心陪孩子一起從頭開始學英語,去年9月開始我報名參加了一系列教家長怎麼給孩子讀繪本的課程,從自己做起,從敢開口做起,學習怎麼讀繪本,然後開始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英語繪本。家中購置大量英語啟蒙繪本和分級閱讀繪本,像牛津樹、蘭登、彩虹堂、培生等等,每天從聽音頻開始,一遍一遍的聽,然後跟讀。開始我們的進展都很慢,孩子的發音比我好,但他完全就是聽背讀,不知道每個單詞讀音,純粹是靠記憶背下來的。我更是不停的有道詞典查發音,覺得哪個單詞都讀不準。可是慢慢地,我們都有了進步,孩子從量變到質變,讀著讀著就掌握了自然拼讀,開始拼讀認識單詞,不用聽就可以讀出來,認識了大量的高頻詞,會自主拼讀。而我的口語也越來越好了,甚至看原文電影都聽得懂大半了。

而在這個輔導老大的過程中,我家老二的英語啟蒙就水到渠成了。因為家裡有大量的英語繪本,還經常放英語音頻和英語兒歌,老二也纏著我給他讀英語繪本,而他的漢語還說不利索,也就是他的漢語並沒有佔據強勢地位,這個時候進行英語啟蒙是最好的時機。我給他讀英語繪本,從來不解釋,他看著圖自然就懂了。每天他讀5本中午繪本,就要讀5本英文繪本,兩者齊頭並進,他的英語水平輸入來的多,輸出自然而然就來了,很多單詞沒人教過他,聽多了他就會了,經常給我們說“no”,說水果動物的英文,還會哼唱英語兒歌。


所以家長不要害怕自己的英語不好,英語一定要有環境,要在家裡給孩子多聽多說。覺得自己發音不準,就給孩子聽原版音頻,自己也完全可以一起學習,要知道學習什麼時候都不嫌晚的。我認為英語繪本是最好的啟蒙方式,故事性強,有圖畫,孩子利於接受。


倌倌


說說我身邊朋友的做法吧,因為我處在一個七八線城市,教育遠沒有一二線城市那麼發達,在我這裡一年也很少能看到一個老外。而與我同齡同代的家長們的英語就更不用說了,也就初一水平,說的最多的就是HELLO。基本上就是英語不好的那種吧。

我身邊朋友們的做法說給大家聽聽,僅供參考。

1,我們當地的英語補習學校有幾個,僱了個黑人,每月上一節所謂的外教課,但他們的教學模式比較吸引孩子,一邊玩一邊學,小學階段主要就是單詞,語感,我也聽過一些學校英語老師的補習班課,存粹的應試教育提成績的方法,我不是很喜歡,因為我覺得小學孩子剛接觸英語沒必要用初中的那套方法,如果剛接觸就把孩子弄厭學了,到不如不學,所以我送到了前邊說的那個有外教的學校。



2,現在教育手段這麼先進,每天讓孩子完成一個趣配音,逐步提高孩子的口語能力,朗誦的語感。我們還有的同事用一個什麼軟件,名字我忘記了,可以在電腦上與國外的小朋友視頻交流,可以讓國外的英語老師輔導,我覺得這個不錯。


3,和孩子一起看國外的一些動畫電影,可以聽英語原音,看字幕,聽到一些會的,學過的單詞語法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

4,當孩子有一點英語基礎後,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英語繪本。


備孕寶媽


我也是個英語不好的媽媽,當年在學校學的半吊子啞巴英語因為多年不用早就還給老師了。

我家孩子幼兒園開始學英語,跟老師也學得不倫不類的,後來我幾個同學都給孩子看英文繪本,看英文的動畫片。我也跟著試了試,效果還不錯。

推薦一個叫做:嘰裡呱啦學英語的手機APP,最喜歡裡面的跟讀,很簡單的單位和句子跟讀,每天兩三句,還會評分。孩子每天都要讀,直到評分超過八十。另外還有英文繪本講解,我按照上面的給孩子買了一些英文繪本,一邊放視頻一邊翻書看,後來,孩子就能不看視頻講給我聽了。

很多人都說不要糾結孩子的英文發音,只要讓他接受語感就行。我覺得也有道理,就把一些英文兒歌和故事下載到車載u盤裡,坐車的時候放給他聽,大概一個月,孩子就能跟著哼了。

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聽幾次就能比著葫蘆畫瓢了。媽媽們可以繼續開發,發現更好的學習方法。


康恩媽媽111


我就是這種人,學生時代是啞巴英語,出社會後早還給老師了。雖如此,但對親子英語啟蒙還是有話要說。

首先孩子出生後,我常用音響給孩子放英文兒歌。我是想著孩子的接受能力那麼強,從小讓他感知韻律,讓他知道還有另一語言的存在,在他以後學習中會更有熟悉感。

其次我自己也重新拿起英語,用蹩腳的口語與孩子玩童謠讀繪本。很多人怕自己的口語不好把孩子帶進溝裡,我之前也有困惑,後來認識了這方面的博士,她讓我放心地跟孩子玩,注重的是過程中的親子交流,更何況媽媽的英語對孩子來說不是唯一的輸入,孩子自己的修復機制也能慢慢轉變過來,再者語言就是用來交流的,只要大家能聽懂就ok。所以基本上我會的童瑤baby也都會,他學的也比我快。



三是孩子兩週半後,開始看英文動畫片peppa pig,由孩子自己挑選看哪幾集,我發現孩子挑重複的比較多。還有很多的英文歌曲視頻,孩子也特愛看。孩子雖然不一定聽得懂,但是他絕對看得懂畫面。

四是藉助寓教於樂的輔導班。我給baby報了個運動課外班,是用雙語教學的,一個老師全程講英文,一個老師全程中文。我一直覺得在玩中學,潛移默化是最好的教學。也沒想著孩子能學多少,主要是玩主要是薰陶。


雖然很多時候也是各種瞎折騰,但當媽媽關注的點是什麼後,孩子多多少少也會往這方面關注。我們孩子對英語不排斥甚至比較感興趣,平常也會蹦幾個英語出來,而我覺得這就足夠了。


baby的童年足跡



我就是一個英語不好的家長,所以從別人家跟兒子同齡的孩子開始學英語開始,我就在一直探索該怎麼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呢?想想自己走過的路,希望能對其他類似的家長有所幫助!

第一,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那時候聽兒歌我就給他買了英語版兒歌VCD碟片,即便孩子聽不懂更不會說,但因為其中有孩子喜歡的動畫效果,所以孩子還是很喜歡看的,那時候也就是培養孩子語境吧,讓他提前適應。


第二,上了學前班以後,學習了26個漢語拼音字母,接著還讓他也接觸了英語的讀法,那時候純粹就是讓孩子有那個記憶!英語一個唱法,漢語一個唱法,同是26個字母,有著的變化讓孩子覺得很新奇,也就有了雙語的概念。

第三,上了小學,那就是跟孩子多看外國電影,特別是那種沒翻譯,帶外語音的,讓他逐漸的適應,他也就是做到不煩就好!

基於上面幾點,我兒子英語還算接受起來比較容易的,成績也還可以,這是我最欣慰的!


傾城秀


我認為,孩子英語啟蒙主要是營造語言氛圍,如果從小給孩子扔到國外,相信孩子一定能練就一口流利的外語。所以我從寶寶一歲開始就給孩子聽英語兒歌,英語原聲動畫,孩子肯定一開始就是聽個熱鬧,但是最起碼有個印象。現在孩子4歲,因為自己英語實在教不了孩子,所以正在打算把孩子送到早教學校去。


對了之前還買過一些英語啟蒙繪本,孩子也是滿願意看得,但是我也是不敢給讀,還是讓孩子聽音頻。



炒菜一定要放鹽


雖然我們讀書的時候學了英語,但是這麼久不用,也早就忘記得超不多了。對於孩子英語啟蒙,我想起了我大學實習的時候,曾經客串過一個月的幼兒英語老師,其中的方法可以用一用:

1、從身邊學起。啟蒙不一定要學到什麼程度,而是讓孩子對英語有一個基礎的認識,那麼可以把家裡的日用品標上英文貼上,沒事就讀一讀念一念。

2、從遊戲中學。和孩子一起做遊戲,可以學到一些單詞和簡單的句子,一家人都可以參加,又學了英語,又做了遊戲,非常快樂哈。

3、藉助工具學。現在學英語的APP、動畫片、音頻都非常多,找到適合自己的,平時安排時間讓孩子聽一聽,看一看,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